所谓的中医学派——形成过程
中医学派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而产生的,各学派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长,明代王纶在《明医杂著》中就曾说:'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一以贯之,斯之大全矣。'中医的学派有明显的继承性,大的学派像医经学派、伤寒学派,能够千余年一代一代继承发展下去而不衰,甚至传到国外,例如在日本流传有伤寒学派和丹溪学派医学。一个学派群体的发展创新能力是个人能力的高倍放大,而且通过学派间的学术争论扩大了认识的广度与深度。例如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间的争论,河间学派与易水学派之间的争鸣,以及丹溪之学与宣和局方之争论等,促使各学派的认识能力进一步放大,各学派不断吸收他派之长,互相渗透交叉,此起彼伏,汇流成干,形成中医学继往开来的一条长河。
医经学派 致力于基础理论方面研究的一派。《汉书·艺文志》叙述医经家时说:'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并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汉代时曾有医经七家,其代表著作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经》,但仅有《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一书承传下来。它从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制方等方面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则等进行了系统而综合的叙述,《内经》从此成为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历代均有研究《内经》、发挥《内经》的医学家及其著作,主要有:梁代全元起著《内经训解》;唐代杨上善著《黄帝内经太素》,王冰著《素问释文》;宋代林亿等著《素问释文新校正》;元代滑寿著《读素问钞》;明代吴昆著《素问吴注》,马莳著《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与《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李中梓著《内经知要》,张景岳著《类经》;清代张志聪著《素问集注》、《灵枢集注》,沈又彭著《医经读》等。
经方学派 重视运用经验方的一派。《汉书·艺文志》说:'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中医学从用单味药物发展为组合成复方治病,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很普遍了,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即是先秦时代的经方著作。前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为了不断提高疗效,很重视经验的积累和搜集,如《孔丛子》一书所载:'夫三折股而后为良医,梁丘子遇虺毒而获瘳,虑有与同疾者,必问所以已之方焉,众人为此之故各言其方,欲售之以已人疾也,凡言其方者,称其良也,且以参据所以已方之优劣也。'《汉书·艺文志》载有经方十一家,其中包括《汤液经法》、《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妇人婴儿方》、《金创?瘛方》等,说明西汉时代,经方已成一大派别。经方学派在六朝和唐代成为主导学派,当时著名医学家都有经验方的著作。例如,六朝有陈延之的《小品方》、阮炳的《阮河南药方》、范东阳的《范汪方》、葛洪的《肘后方》、释僧深的《僧深药方》等。唐代经方家三大著作有甑权的《古今录验方》、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北宋的三大经方家有陈师文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严用和的《严氏济生方》等;因经验方的盛行,北宋徽宗也曾主持编纂《圣济总录》二百卷,所集有效方剂约2万首,其搜集之富是空前的。元代有危亦林撰著的《世医得效方》。明代有朱棣撰集的《普济方》。清代著经验方的传人仍不绝如缕。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这些人岂能和仲景相提并论,此作者实为外行。中医学派,正统一脉,唯有四圣脉,拨乱反正,回归正统。所谓的学派,看看就得了,不能认真,会误入歧途。后世中医理论,总以黄元御,是为正统,医家准绳。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
购书加好友,进群加好友
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