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绿茶被认为是有益健康的,甚至有研究表明可以延长寿命。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儿茶素类物质,特别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这两种物质属于多酚类化合物,被认为是抗氧化剂,可以抵消或防止氧自由基引起的体内氧化应激。绿茶对延长寿命的帮助就被认为是由于其含有的儿茶素类物质尤其是ECG和EGCG的抗氧化作用。
氧自由基的来源之一是新陈代谢,例如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在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时会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迄今为止,相关研究一直假设儿茶素可以中和这些氧自由基,从而防止其对细胞或DNA造成损伤。
近日,德国耶拿大学Michael Ristow、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田静等人在 Aging 期刊发表了题为:Green tea catechins EGCG and ECG enhance the fitness and lifespan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 by complex I inhibition 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证实了绿茶中的儿茶素能够延长线虫寿命、促进健康,但绿茶中的儿茶素不是抑制氧化应激,反而是促进氧化应激。具体来说,绿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实际上不是作为抗氧化剂发挥作用,而是作为促氧化剂,提高生物体的自我防御能力,类似于接种疫苗。研究团队还表示,这项研究结果可以很好地适用于人类。这项研究表明,绿茶中的这些儿茶素类物质最初会在短期内促进氧化应激,但这种促进作用随后会增加细胞和生物体的防御能力。带来的最终结果是,喂食绿茶中的儿茶素的线虫寿命更长,也更健康。
该研究的负责人 Michael Ristow 表示,这些发现意味着,绿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实际上不是作为抗氧化剂发挥作用,而是作为促氧化剂,提高生物体的自我防御能力,类似于接种疫苗。但这种防御能力的增强不是通过免疫系统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激活产生某些酶的基因,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TL),这些酶本质上是内源性抗氧化剂,正是这些酶的激活清除了氧自由基。看到是通过这种机制起作用,Michael Ristow 表示自己并不感到惊讶,因为他的研究团队早在2009年就发现,运动促进健康的原因是因为运动会在短期内增加氧化应激,从而提高身体的防御能力。而热量限制也具有相同的效果,许多动物和人体临床试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低热量饮食能够延长寿命。因此,绿茶中的儿茶素类物种以类似的方式发挥作用是有道理的。Michael Ristow 还强调,虽然这项研究是在简单的模式动物线虫中做出的,但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很好地适用于人类。因为生物体中和氧自由基的基本生化过程在进化上是保守的,从单细胞的酵母到复杂的人体,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Michael Ristow 表示,自己每天都喝会绿茶,这也是他推荐的做法。但他建议不要服用绿茶提取物或浓缩物。因为凡事过犹不及,高剂量儿茶素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线粒体,导致细胞死亡,这在肝脏中尤其危险,任何过量摄入这些物质的人都可能导致器官损伤。虽然儿茶素存在于茶叶中,但 Michael Ristow 建议喝绿茶而不是红茶,因为红茶中的儿茶素含量极低,它们在红茶的发酵制作过程中几乎被破坏殆尽了。2020年1月,顾东风院士团队在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期刊发表了题为:Tea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The China-PAR project 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对超过10万名中国人进行了长期跟踪随访,发现每周至少喝三次茶与更健康和更长的预期寿命有关。具体来说,饮用绿茶与心脏病、中风、致命性心脏病以及全因死亡的风险降低约25%有关,但未观察到与红茶有明显的联系。顾东风院士认为这与绿茶中富含的儿茶素等多酚类物质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有关。2020年9月,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朱焕章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 EMBO Reports 期刊发表了题为:PEBP1 suppresses HIV transcription and induces latency by inactivating MAPK/NF-κB signaling 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确定了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PEBP1)是一种可以诱导HIV休眠的新基因。更重要的是,研究团队还发现绿茶提取物EGCG可以诱导激活PEBP1,进而PEBP1再通过抑制HIV的转录和失活MAPK/NF-κB信号通路促使HIV继续潜伏。这项研究表明PEBP1在控制HIV病毒转录和潜伏期建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绿茶提取物EGCG或可成为未来治疗干预艾滋病潜伏期患者的新选择。1. https://www.aging-us.com/article/203597/text2. https://doi.org/10.1177/20474873198946853. https://doi.org/10.15252/embr.201949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