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LeichiPoets'Club!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疫情之后,中国教育走向何处?近些日子,由于全国疫情的原因,一直宅在家里,响应国家号召,宅家就是贡献。闲着为社编辑些文稿,为个人写点文字,也颇有丁点收获。不想近日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曲突徙薪”的文章,深有感触。于是善于联想,因本人从事教育工作,所以自然想到这个题目,也一吐为快,供大家参考。一、疫情时段,怎样做好“停课不停学”,这就是“近忧”,特别是农村学校。疫情之大,举国之哀,痛定思痛,亦要举全国之力,拯救民生。这一点要感谢党和政府的英明指挥,感谢不畏生死的一线医务人员克时共艰,感谢各方的大力驰援,才得以控制疫情的继续蔓延。眼下,早已是开学时段,但疫情尚未过去,国家教育部也几度根据疫情防控情况调整开学时间,地方政府和教育局也下发文件,召开紧急会议,落实政策,拿出有效措施,采取各种方式,停课不停学,确保学生不耽误功课,各校也都在积极运作。
然而,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并非易事,农村尤为艰难和复杂。一是较为优秀师资和优质课件缺乏,二是农村家庭家长整体管理水平能力不高,三是无论如何农村学生作业反馈的传输不可能特别顺畅。有些地方以学校为阵地,每个教师编制教程,录制,传送。因课程进度不一致,过去电子备课培训水准也有新老不齐,各教师掌握制作电子教案水平能力有偏差,备课质量参差不齐,给学生带来不均衡传授。当然,还远远不止这些。真正做好“停课不停学”,这不是“面子”工程,更不是“走过场”。二、大疫之后,中国教育应该怎样调整好教育方向,大疫看出了真情,也看到了人性的不足,中国教育需要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已不言而喻。这就是“远虑”。
那些在问题面前不敢担当,在疫情面前不讲真实,不做调查研究,简单粗暴处理特大疫情知情人,延误了最佳防控阶段,最终导致疫情全面蔓延的这些人到底是不是人,到底有没有文化,有没有人性,有没有民族的大义和善良,到底是不是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利,这些人是不是我国培养出来的?虽然,正义永远战胜邪恶。但那些逝去的医务工作者,医学专家,那些无辜牺牲的人民百姓,他们的魂灵又趋归何处?难道我们不值得深思吗?鲁迅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们的教育是否可以考虑长远一点,就是要培养这样的民族英才。
(20200224草稿)
【作者简介】
初畔池:鲍姚买,诗歌爱好者,《雷池诗社》创刊人,望江县雷池中学教师。
《雷池诗社》是一款面向社会的媒体平台。力推原创,散文、诗歌、杂感等体裁不限;力呈精品,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刊发亮点稿文;力飨读者,精心打造平台魅力,竭力为读者服务。
图文来源若涉及版权,敬请与公众号联系
来稿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