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刚 || 怀念党学昌先生
(图片来自网络,非党学昌先生)
怀念党学昌先生
文/董刚
党学昌先生去了好些年头了,着实令人怀念。
他去的时候我刚参加工作不久,请假不得,心里还是有些许的难受。
他是残疾人,腿脚不便,但他是豪爽的人,很自信,说话语调高亢,铿锵有力。
或许因为他是教师出身的缘故。他上课很受学生欢迎,没有人敢捣蛋,学生都很尊重他。坐着轮椅讲课,学生听讲专心致志,不时还会发出赞许的声音。他不打学生,他以自己的学识令学生不得不佩服、敬仰。他创造了一个百中神话——学生真的不服管教,一个残疾人能管得住吗?
(图片来自网络,非党学昌先生)
他到我家来,从不把自己当外人。他哈哈大笑,夸我母亲:你做的扯面好吃的太太,哥就最爱吃你做的扯面了!我母亲就赶紧给他做扯面。
他对我父亲说,你的那一对茶杯太好了,哥喜欢得很。我父亲就送了他一只。那是做工特别精致的景德镇瓷器,上面有仕女图,剩下的那一只还在家里收藏着,盖子上的嘴(把)不小心打掉了。
他身残志坚,刚毅坚忍,有智谋,有主意,能为人断大事。家里有难解决的事,我至今记得他斩钉截铁的语气:这个事情就这么办!不用多考虑!
老屋的厨房,印象里最早是做卧室兼客厅,阴阳先生认为应该做厨房,后来换掉了。炕上的墙面有暗柜,他来了就笑着拉开,看里面藏什么好东西了没。他应该是喝酒的,他坐在炕上喝酒时的嗓门很大,就像在吵架。
他给我祖父遗像所作的诗(由吕孝民先生所书),写的是极好了,我时常诵读:瞻君刚毅容,思君欲诉陈。赤心质天日,碧血洒白银。硝烟染华发,风沙刻皱纹。胸怀振兴志,眸含沉冤愤。忠魂垂千秋,口碑胜刻文。
特殊的年代刚刚过去,我祖父当时还沉冤未洗。他敢写“眸含沉冤愤”“忠魂垂千秋”,是需要勇气的。
(党学昌先生诗作,吕孝民先生所书)
他曾给我作过预言,竟然一一灵验,不得不佩服他的先见之明。那时我才十五岁,他就指着我说:你将来会写作;你会写农村,写上学时候的事;你会写女人,农村女人——尤其是那些寡妇,为了生计,不怕村里人的闲言碎语,把孩子拉扯大。咱们这儿人不理解,你一定会懂,那都是些伟大的女性,不应该湮没,你要把她们记下来。
回想我写过的东西,竟然逃脱不了这个藩篱。只有农村寡妇这个题材,笔墨较少,但我想有一天或许我会写她们。
散文《老哥》(点击阅读)里,老哥的母亲就是寡妇。长篇纪实文学《百中往事》也涉及过,兄弟争财产,嫂子把已成为寡妇的后妈四岁的幼子淹死在水缸,小说《莘国传奇录》(点击阅读)就是专门写这个事的。这些都是与他闲聊之中得知的,都是那些年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只不过我以小说的形式呈现,做了艺术加工而已。
他是百中的数学老师,但很喜欢文学,是有一定文学造诣的人,读过很多书。我小学三年级借过他的《无忧公主》(作者萧逸),《七剑下天山》《云海玉弓缘》(作者梁羽生),这都是武侠小说。
他很稀奇:你个碎怂娃,还看长篇小说!
这事给了他很深的印象,以至于上大学之后,他见了我还说,时代变了,你看看新武侠,黄易的《寻秦记》很好。
我说武侠小说看得少了,我最近在看阿来的《尘埃落定》,写得真是太好了!他不屑地说,好什么好,我看很一般,他不过是占了少数民族题材的便宜才获奖的……
他喜欢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京夫的《八里情仇》,认为语言很精彩;对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并不认可,觉得他们的语言还需要锤炼。
他是开明的人,敢于接受新事物的人。对于年轻人的穿衣打扮,他不会大惊小怪。他劝我父亲,不要老说娃,娃娃说得多了,以后长大了遇事没有主意。
他是村里的能人,有着较大影响的人。
他是一个值得怀念的人。
人都会老去,最终魂飞魄散,形体化作尘埃,但他在很长的时间里不会被人忘记。
董刚 2021年8月21日
作者简介:
董刚,陕西合阳百良镇莘村人。2002年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现为西安市东方中学高中教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陕西散文学会会员,渭南作家协会会员,西安高新作协会员,合阳作协理事。在《长江文艺》《延河》《陕西文学》《华文月刊》《西部散文选刊》《文化艺术报》《西安晚报》《教师报》等报纸杂志及《文学陕军》《中国作家网》《中国报道》等文学平台发表小说、散文、评论、诗词歌赋等二百多万字,出版个人文集《一路艰辛是寻常》。
免责声明:
此文章部分配图来自网络的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