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加筋土路堤桩板墙工程应用

笔者十余年前曾采用桩板墙+加筋墙处理一高填陡坡路堤,多年来工程效果良好。

一、基本情况

该高速公路填方段为剥蚀残丘地貌,自然坡度陡,坡面多被耕地或旱地。地表耕植土厚度0.3~0.5m,下伏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砂质泥岩。其中强风化砂质泥岩呈半岩半土、岩质软,遇水软化,厚度3.2~13.4m,属Ⅲ级硬土;中风化砂质泥岩呈薄~中厚层状,裂隙发育,岩芯呈6-40cm柱状为主,RQD=50~80,岩质较软,属Ⅳ级软石。勘察期间测得钻孔稳定水位1.5~8.6m。

二、设计分析

1、高路堤设计理念

本段路基填方较高,根据地形及为了减少填方占地需要,决定对路堤一级边坡采用1:1.0的坡率,坡高10.0m,为保证该级边坡的稳定,在填土中每隔0.9m设置一道长为12.0m的土工格栅,然后在一级边坡下部采用桩间距为5.0m的桩间挂板挡墙对路堤进行收坡。考虑到坡体地下水位较浅,在路堤高填加载后必然会造成地下水位的上升,故在桩间挂板后部设置高度较大的透水性材料,有效疏排坡体中的地下水。

2、抗滑桩设计理念

抗滑桩“锚固长度”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

1)计算没有考虑地表松散的亚粘土和耕植土的侧向承载力;

2)本区强风化地层较深,其单轴抗压强度最大为0.88MPa,设计按规范要求对岩土体的侧向承载力赋于了安全系数,即进行了折减;

3)桩体位于路堤下方,为防止过大的桩体位移造成路基开裂,故桩的锚固段的桩前岩土不能出现一定的塑性区,全处于弹性区,故通过计算分析,适当加大桩体宽度;

4)由于桩前自然坡面较陡,设计按具体情况扣除了水平距离6m范围内的一定厚度桩前侧向承载力很低的“三角体”,而没有计入桩的锚固段。

3、参数选取及计算结论

根据室内试验、潜在滑面分析及有关专家经验,综合确定潜在滑面的计算参数为填土:γ=20KN/m3,C=15Kpa,φ=19.5°。

根据代表性K23+860断面分析,在设置桩间挂板墙+加筋墙路堤填方后桩位处的坡体潜在下滑力为875KN/m,作用于抗滑桩处的水平作用力为800KN/m,坡体的整体与局部安全系数最小为1.388,满足公路设计规范要求。

图1 代表性断面计算模型

图2 代表性断面工程布置图

图3 桩身内力图

该工程在结合排水进行工程支挡以下,工程效果良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