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越久故乡越美,苏轼用诗歌深情回忆四川淳朴风俗

(本文是沉香读苏轼的第14期)

自从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十月离开四川眉山后,直到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在凤翔任职,苏轼三年间没有回过一次故乡。

对于此时的苏轼来说,他的心中有三个家,一个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四川眉山,一个是父亲和弟弟所在的京师,还有一个是妻儿陪伴的凤翔。

有了妻儿的陪伴和弟弟的鸿雁传书,苏轼的生活不至于太过孤单,而当嘉祐七年的岁暮临近时,远在眉山的那个故乡却越发的清晰。

年末岁初,是农村最为重要的节日,看着凤翔人兴高采烈的辞旧迎新,苏轼也不由得回想起四川的旧风俗,他将回忆写进诗里,寄给了弟弟。

诗的题目很长,相当于一段小序,曰《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不妨逐一品味。

《馈岁》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

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

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

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

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辛苦了一年,每家每户都有了不小的收获,淳朴的乡民互相赠送,是为馈岁。赠送的礼物不在贵贱,不在多少,只为增添节日气氛,增进邻里感情。

富贵人家互相赠送巨鲤、笼兔,穷苦人家只能赠送舂磨的五谷,但对于收到礼物的人来说,都是满心的欢喜,也感受到了喜悦和祝福。

独在异乡的苏轼回想起这些淳朴的习俗,嘴角半挂着笑意,又暗藏着一丝落寞,游宦他乡,故人稀少,想与人举杯共饮、和酒而歌却不可得。

《别岁》

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

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

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

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

东邻酒初熟,西舍豕亦肥。

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

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

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

故人分别,临行之时尚且依依不舍,何况是这一去不复返的光阴。从我们指尖悄然溜走的时光去了哪里呢?它远在天边,犹如东流之水,一旦汇入大海,了无踪迹。

伤感徒劳无益,何不趁着这一年中的最后时光小聚一番,酒已温,肉已熟,大家围坐一起,举杯畅饮,一年的悲与苦就随这旧日的时光烟消云散吧。

最后四句,苏轼进一步感慨道,今年就这么猝不及防的过完了,明年还不是如此匆忙?就在这年复一年的辞旧迎新中,我们终将衰老,终将消失在岁月里。

《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讙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守岁是一年中最为温馨的场景,一家人团团围坐一起,静候新年的到来。但苏轼却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先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守岁的无意义。

守岁就像是抓住一条即将钻入石缝的蛇的尾巴,终究是没法将其拉回的。对于瞌睡多的小孩子来说,这个过程也未免过于难熬,强自支撑着,只为新年到来时的鞭炮齐鸣。

在满心的盼望中,新年终于到来了,鞭炮声中,连鸡都被吵醒了,加入了这场大合奏。最后四句是苏轼对弟弟的勉励,努力过好当下,因为我们也还是少年呢!

这三首诗虽是联章,却采用了不同的写法,第一首以赋体为主,铺写家乡回忆;第二首用纪晓岚的话说“气息特古”,古意盎然;第三首最为矫健,结尾积极奋发,收束全篇。

不管在何时何地,苏轼都是有温度的,无论是亲人的陪伴,还是朋友的相知,亦或是思乡的衷肠,都丰富了他的生命,滋养了他的灵魂,也让他可亲可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