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可以解释清楚吗?能!
解读《易传》比较难写,陈抟在《正易心法注》中说:羲皇易道,包括万象。须知落处,方有实用......易道不传,乃有周、孔。周孔孤行,易道复晦。说明易学在文王处就有点带偏,直至周孔写辞,就开始失去易经卦画的天衣无缝和无穷妙义。但是圣人设辞才教化民众,才能让我们进入易经的天地。儒家的传播,《周易》、《十翼》才能在易学传承上统治几千年。
”神无方,易无体“。易学悟出来的就比较精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写出来就落下乘,为了交流又不得不写。还是回到正题。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周易本义》和《周易折中》基本上都把“准“字解释成齐准或相等,”弥“字解释成弥缝、合一。”纶“字解释成选择条理和经纬的意思。我觉得这些解释离易的本旨都相去甚远。我试着来解读一下:
1、所谓的准肯定要与数相关,与天地准就是要合天地之数
我们平时说的准不准,就是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就象度量衡一样,有数有量值才能检验和校准。易从八卦起,八卦之源本就是河图、洛书之数。卦的来源就是数,有数后圣人才观象画八卦。
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共之五十有五。天地相合成河图、洛书。圣人则河图、洛书而画八卦,二十四数理贯穿天道、地道、人道,二十四数成八经卦二十四爻。
2、龙图一变,天地之数未合,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
陈抟的《龙图》亡佚,仅存《龙图序》。元代张理对龙图三变解释较合理。天地未合之数如下图
龙图未合,共数五十五,天数中于五,地数中于六,天数五组地数五组各自为图为未合,上二十五数为天数,即为一至十奇数之和,按《龙图序》的说法:中贯三五九,外包十五,尽天三天五天九并十五之位。即五位纵横见三,纵横见五,三位纵横见九,纵横见十五。下三十为地数,分五位明五之用,以六成组形地之象,六分而成四象。
3、龙图二变,天地之数已合,生数成数分上下,十数各居其位
“天数中于五,上数五在中间不动,天一居上为道之宗,地六居下为地之本,两者皆不用。上天数变生数成一、二、三、四、五,即成三天两地。下地数为成数六、七、八、九、十,成数由生数各自加五而成。天数五地数五交错配合,十数各得其位,这就成了天地已合之数。
4、天有二十四气,地有二十四向,人有二十四经脉,八经卦有二十四爻,二十四贯通天、地、人道
《龙图序》说:一六无位,又显二十四为用......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在上则一不配,形二十四;在下则六不用,亦形二十四。天地之数未合之时,上天数减一为二十四,下地数三十减六亦为二十四。
人站立只能看左右和前面,背后看不见,四方有一方不能用。四时也一样,春夏秋冬,冬不用。所以上图天南地北是一和六。一、六皆不能用。
上天数一为道之宗不用,天之气不用一则退而用十,因为十进制见十而进,这样上天数共为二十四。下地数已成形,四方有一方不能用,六为形之本而不用,十在中间不用,则地上七、八、九也成二十四数,这就是地上有二十四向的说法。
用八卦来说,每卦有三爻,代表天、地、人三才,八卦总共二十四爻,在天可推二十四气,在地一卦统三向定八方,在人可分二十四经脉。
5、龙图三变成河图、洛书,可以定四象、五行和九宫
一、二、三、四天之象,动而右旋,六、七、八、九地之形,静而正位,《易传》说错综其数,一六同居北,二七居南,三八居东,四九居西,五十居中为天地运行之枢纽,这就是河图。
在天地已合图上,天地已合之数上下相交,五居中不动,天数(奇)居四正,地数(偶)居四维则成九宫图,这就是洛书。
6、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之道
易有八卦二十四爻,上可推天之二十四气,下可定地之二十四向,中可分人体二十四经脉,易数与天地之数相符合,先天八卦可述八大自然现象,后天八卦可分五行八方。所以说”易与天地准。“
弥有弥漫的意思,纶有垂丝缠绕的意思,”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就是说易能够象天之二十四气一样充满整个天地之间,又如陈抟说的,天垂象的如贯珠,累累然如系之于缕。宇宙星球公转、自转都有圆的轨迹,互相缠绕系于万有引力而逃不开法则。所以易学是那么的空灵又有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