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疼痛难忍?用好这招,养关节,强肌肉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手段中,除药物、外科、物理等被动疗法外,运动康复治疗同时被列入其中,说明体育锻炼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地位已不可小觑。
今天黄闰月大夫给类友们推荐一款体育锻炼——易筋经。
易筋经是我国传统集养生与保健为一体的有氧健身运动,其功法套路简单易行,动作舒缓,不受场地限制,尤其适合中老年人。
易筋经里的”易”有变易、改换的意思,“筋”是指全身上下的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肌膜、血管等。
易筋经的锻炼能调动全身肌肉,拉伸筋骨,动作的重点在于最大程度的屈伸、外展内收、扭转以达到伸筋拔骨,使活动部位的大小肌群、筋膜、大小关节处的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结缔组织运动,从而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改善活动部位血液循环情况和软组织的营养代谢;
(2)提高肌肉、肌腱、韧带等的柔韧性;
(3)促进恢复骨骼、关节、肌肉等的活动性能。
关节肿胀、僵硬是类风湿患者最主要的疾病表现,由于关节软组织受累导致患者强烈的倦怠感。
若长期不锻炼,会助长身体关节肌肉粘连、萎缩、积液长期滞留造成炎症进一步侵蚀和骨质疏松等不良表现的增加,所以要适当进行关节肌肉的主动和被动运动是维持关节正常活动度的根本措施。
因此,平时可多进行易筋经练习:
易筋经功法第五式“倒拽九牛尾势”对上肢运动要求“以腰带肩膀,以肩带臂,前手前臂内旋,后手前臂外旋,屈肘内收,依左右势两手交替进行”,可针对韧带、骨间膜及附近肌群进行刺激干扰,缓解关节、肌肉黏连。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善炎症关节长期受到恶性细胞的侵蚀。
而“倒拽九牛尾势”的下肢运动形式,随着重心前、后移动,左、右腿交替进行屈膝负重的运动;
第八式“三盘落地势”两腿屈膝下蹲,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加大下蹲幅度的运动,以增强腰腹及下肢力量的动作,有助于保持关节活动的范围和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图源:网络)
第六式“出爪亮翅势”,双手柳叶掌心立于肩前,指尖向上,掌心想对。展肩、扩胸、松肩后,两臂缓缓前伸,并逐渐掌心向前,成荷叶掌,指尖向上,可刺激、畅通上臂经络,压迫腕部原穴,提高腕关节背伸运动范围。
“九鬼拔马刀势”上体由反外展旋体向对侧转体躬身内收,并保持转体不转髋、膝,为脊柱提供最大运动空间。要求动作对拔拉伸,尽量用力,以身体扭转、伸展的运动形式,开、合、启、闭全身真气,脏腑得以按摩,强健腰肾。
(图源:网络)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血病机贯穿于整个类风湿关节炎的发展过程。”
类风湿作为慢性关节炎疾病的一种,气血运行从根本上的改变,引发机体正气不足邪气干体。淫邪之气一旦入体,便会扰乱机体正常运作,妨碍气血输送营养物质。营养供给不足,濡养失调,经脉拘急、筋肌挛缩、血凝成淤、有害物质堆积等病理现象就会在肢体上体现出来。
因此,调和气血畅通运动是改善类风湿患者运动障碍的康复理念之一。
研究显示,易筋经功法练习能逐渐使患者气运血行得到改善,并通过经络输布于肢体、脏腑,促进患者肿痛关节软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软组织的营养代谢过程,濡养长期受损关节。从而提高肢体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动态平衡。
另外,脏腑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才能以一个健康的状态抵御外在淫邪之气、保卫机体健康。例如主四肢肌肉的脾脏器官,在运动中提高脾胃的脏腑功能,可利于水谷营养吸收并运输到周身。
因此,经常有目的的适量锻炼身体,可以促进机体气运血行、调节脏腑机能、强身健体。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
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学术传承人,广东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分会青年副主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社区卫生学会风湿康复分会副主委,岭南中医抗风湿联盟秘书长。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博士后出站,国家公派荷兰访问学者,珠江科技新星,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中医院拔尖人才,广东省卫计委青年岗位能手,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首届广州市科普名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风湿免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