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疾病最爱在“夜间发作”,但它们都怕你多喝水……

有时候看似美好的夜晚,却成为了一天中比较危险的时候。
因为不少疾病喜欢趁着人睡着后开始“作妖”,伤害身体,甚至威胁到性命。
3种疾病到了晚上很危险

1、 痛风 

很多人都知道,痛风主要是体内过多的尿酸沉积生成结晶,从而导致关节炎。它是一种十分折磨人的病,平常不发作和普通人一样蹦蹦跳跳,一旦发病就疼痛难忍。

尤其到了夜间,痛风发作的概率是白天的两倍。

痛风喜欢在夜间发作是这3个原因:

体温低

睡眠时人的心率、血压、体温会有所下降,血流变得缓慢,尿酸盐的饱和度也会随着降低。当尿酸在局部聚集,达到一定浓度就会沉淀下来,诱发痛风发作。

激素水平下降

体内糖皮质激素有助于促进尿酸的排出,起到消炎和缓解疼痛的作用,同时还能预防痛风。

一般来说,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在中午达到顶峰,到了午夜会急速下降,在黎明前达到最低值,所以这时候容易引发痛风。

机体相对脱水

晚上睡觉时,身体会处于相对缺水的状态,血液变得更加黏稠,从而升高尿酸的浓度,引起尿酸盐结晶堆积,最后诱发痛风。

▲应对方法:

喝水

白天一定要多喝水,建议每天至少要喝2000毫升以上的水。因为多喝水就会多排尿,尿酸随着尿液排泄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尿酸。

喝水时要记得小口喝、慢慢喝、勤喝、多喝,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起要喝。

忌吃:①忌吃海鲜,②忌吃内脏,③少吃豆制品,④忌大量钠盐摄入,⑤忌喝酒。

2、 夜间高血压  

在中国,35~75岁的人群中,高血压比例接近50%,其中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达到11%。

血压数值并不是一成不变,按照正常的生理节律,血压符合“白天高夜晚低”的特点。

但对于一些高血压患者来说,白天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然而到了夜晚,血压不降反而会大幅度飙升。

夜间高血压危害很大,当血压每增加20mmHg时,心血管病风险升高18%,心力衰竭风险增加25%。

▲应对方法:

1

睡前喝水
原发性的高血压是身体因为水量不足而进行自我调整的结果。全身的动脉系统为了适应血液量的损失,有选择地关闭了某些内腔,血液量损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身体水分的流失,或者缺水探测机制不敏感造成的水供应量不足。
当然,饮水不能替代药物,我们建议针对高血压患者在服药同时适当增加饮水量。
多喝水有益健康,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喝水要做到科学、健康,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
一般情况下,每日需饮水2000毫升以上。原则:少量多次。建议饮水温度40~45摄氏度左右。尤其在睡前要喝200毫升左右的水。

2

睡前服药

由于夜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峰值出现在夜间,所以服药时间应该进行调整,最好在睡前服用降压药,这样可以将伤害风险降低到45%。

3、 心源性猝死

猝死这一词并不陌生,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心源性猝死大部分都是患有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晚上更为危险,所以在夜间睡眠时更应保持警惕。

3个时间段是心血管病人的危险时刻

夜间12点

午夜是猝死的高危时段,由于人处于平卧状态,血液会加速流到心脏,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出现心绞痛。

相对于正常人,心血管患者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凌晨3~6点

此时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候,身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会导致冠状动脉会收缩,从而出现变异型心绞痛,猝死风险大大增加。

 凌晨到上午9点

医学研究发现:血液在半夜至上午9点时是一天中最粘稠的状态;这属于人体生物钟的自然规律。

▲应对方法:

1、注意保暖

到了夜间,气温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可穿上保暖内衣和袜子睡觉,预防变异性心绞痛。

2、足量饮水

血管老化、血管壁受损、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产生的凝血激酶增多,促进凝血酶形成,凝血黄素A2也增多,同时制造抗凝物质前列环素减少,易诱发血栓形成。

而足量喝水对于血栓预防是一个好办法,特别是在起床后、睡觉前等比较特殊的时间段,更要注意饮水。

有人进行了统计:晚上睡前喝水跟早晨起来空腹喝水,可使心源性的猝死明显下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