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人畏惧的人,也一定畏惧别人——《道德经》读书笔记(20.1)
0. 帛甲老子和通行本道德经对比
1. 第一部分
同一个命令,有人遵从,有人反对。
为什么呢?
“恍呵,其未央哉!”
因为发出命令的人,不在“中央”啊!
为了避免“有人唯,有人诃”,每一个政权都要建立“中央”,建立一个权威。
商朝以前的“中央”是靠“神权”维系的。
商朝在做出重大决定时,都要占卜,不说占卜准不准,会不会被人操纵,单纯这个行为就是为了让命令具有权威性。
因为神是客观的,不偏不倚,神就是“中央”,神的旨意就是权威,不容置疑。你质疑了中央,就说明你是“偏颇”的。
后来,皇权就是“中央”,圣旨就是权威,不容置疑。哪怕这个皇帝是摆设,也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用皇帝的名义发布命令。
中央不仅仅是名义上的,而是真的要把自己摆在中央的位置才有权威性。
皇权一直在平衡底层和上层的矛盾,企图达到一种平衡,如果失去平衡,皇权的权威性将丧失,皇权也就无法维系了。
纵观历史,国家的每一次分裂都是因为旧的中央权威丧失,而新的中央权威还没有建立。
一旦新的中央权威建立起来,国家就又走向统一,权威影响到哪里,就会统一到哪里。
现代的政治制度里,也是通过民主制,或民主集中制,让命令看起来“不偏不倚”正好在“中央”,才能有权威执行下去。
敌人企图分裂一个国家,也是首先攻击这个国家中央的权威。当中央丧失权威性,这个国家自然就会四分五裂。
比如苏联的解体,首先就是中央权威的丧失。
利比亚的战乱,叙利亚的战乱,都是中央权威的丧失。
所以,只有保持中央的权威性,才能消除“唯和诃”,避免分裂。
同一个事物,有人说美,有人说丑,或者这个时期说美,那个时期说丑。就像上面图里的裤子,原来这是丑的,现在成了美的。
为什么呢?
“恍呵,其未央哉!”
那是因为你的眼光偏了,不在“中央”。
如果你的眼光在中央,任何时候,那都是一条破裤子,无所谓美和丑。
如果你的眼光不随波逐流,别人再怎么忽悠,那也是一条破裤子。
如果你的眼光跟着流行走,今天走到左边了,破裤子就是美的,明天走到右边了,破裤子就是丑的。
让他人畏惧的人,一定也会畏惧别人。
为什么会有畏惧呢?
“恍呵,其未央哉!”
因为你没在不偏不倚的位置啊!
有没有一种人,别人都不畏惧他,他也不畏惧别人呢?
有这种人,那就是“婴儿”,或者像“婴儿”一样,具有赤子之心的人。
婴儿是没有畏惧的。等他知道怕了,就开始长大了。
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印度妇女把婴儿和四条眼镜蛇放在一起,婴儿也不害怕蛇,蛇也不怕婴儿,彼此相处融洽。
蛇只伤害它的食物,和让它感到危险的动物。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晚上睡醒发现蛇在身边的报道,当你睡着的时候,没有畏惧,蛇也不畏惧你,所以来到你身边,也不伤害你。当你醒了,就有了畏惧之心,反而容易引起蛇的伤害,因为它也畏惧你了。
同样,我们也听说过“狼孩”的传说。狼为啥不吃掉孩子,还把他养起来呢?
起码那一刻,狼没有把孩子当食物,并且对孩子没有畏惧之心,孩子能把狼当妈妈,也是对狼没有畏惧之心。
所以,一个让人畏惧的人,他也会畏惧别人。因为他的心里有了“畏惧”,就凭空把世界用畏惧分出了两半,一半畏惧他,一半他畏惧。
有没有只被别人畏惧而不畏惧他人的呢?肯定一个都没有!
所以,当心不在中央,偏向了“畏惧”,那么就“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了。
自卑就像是一种病毒,当你感染上它,就会产生抗体,这个抗体就是自傲,用自傲对抗自卑。
而没受到自卑感染的人,也没有了自傲,见到所有人都会不卑不亢。
人刚生下来,干干净净,没有被任何“不良”因素感染。当逐渐长大,接触不同的人,就染上了各种“不良”因素。于是,他们也成了这些不良因素的传染源。
而再想把这些不良因素赶出去,却千难万难了。
只有极少数人能通过自修达到中正平和、不偏不倚的中庸境界。
郭宗林号旅行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