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介研究资料汇编附录目录
附录目录:
《徂徕集》出书概述
祭祀石介等先贤祠堂综述
北宋真宗天圣八年(1030)科第进士名录
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目录
《徂徕集》出书概述
石介 (1005—1045),北宋初思想家、教育家、经学家、文学家、儒家学者、理学先驱。因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世称徂徕先生,诗文以《徂徕集》名。
关于石介的著述,按欧阳修《读徂徕集》、《重读徂徕集》,可知在石介生前已自编《徂徕集》二十卷成。
今人陈植锷教授在《石介事迹著作编年》中说:复考《徂徕集》各卷诗文之撰写年月,以作于庆历三年四月的《庆历圣德颂》为最晚。可知,《徂徕集》成于庆历三年。
苏轼的弟弟苏辙于熙宁六年(1073)至九年(1076)任齐州(后升格为济南府)掌书记时,与石介的女婿徐正权(名遁,济南名医)私交甚笃,写下《题徐正权秀才城西溪亭》一诗。诗中写道:“不识徂徕石夫子,兼因女婿觅遗书”,应该说最迟在1076年即石介逝世后30年里,《徂徕集》已经抄录成书。
北宋佚名编《圣宋文选》三十二卷中所收石介文目编为三卷。其中卷一五收有《中国论》等论16篇。卷一六收有《上(颍州)蔡侍郎书》等书10篇,卷一七收有《唐鉴序》、《祥符诏书记》等序与记9篇,合计35篇。因是文选,诗未收。
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一九著录有《徂徕集》二十卷。撰有《徂徕集提要》一文。
宋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著录有《徂徕集》二十卷。录有晁公武撰《徂徕集提要》一文。
清人山东日照丁艮善考证说:“吾友张次陶(即张昭潜(1829—1907),次陶为其字,清末史学家,潍城区东关人)家藏二十卷原本,盖前明时影写也,卷首有总目而无序,每卷首行题‘新雕徂徕石先生文集’,文内‘构’字必阙,注以‘字犯御名’,是原本为南宋高宗时所刻无疑”。
清初王士禛撰《徂徕集跋》谓:宋石介守道《徂徕集》二十卷,诗(四)卷,辨、说、原、释、传、录——杂著五卷,论二卷,书六卷,序一卷,记一卷,启表一卷,石门吴孟举(之振)所贻宋刻也。
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经学家孙星衍鉴定宋本影写《徂徕文集》二十卷后,撰《徂徕文集跋》一文。
可知南宋初曾有雕本《徂徕石先生文集》二十卷。
清人王之翰《新雕徂徕石先生文集序》云“甲申来历下,适及门张君次陶藏有明人影钞本”,现存有曹楝亭藏明钞本。可见,明代时有依据南宋初雕本的影钞本《徂徕集》二十卷。
清康熙二年(1663)夏至康熙十年(1671)秋,吕留良、吴之振等合编《宋诗钞》收有《徂徕诗钞》并撰序一文。今存有清康熙十年鉴古堂精写刻本石介撰《徂徕詩钞》一册。
清康熙年间,徐肇显任泰安知州,石介公“十九代孙维岩来谒,出所藏旧集两卷示予”,“因命长子祖望考校次第,正其鲁鱼亥豕之譌,锓而存之,以示来学”,付姑苏正谊堂出版《石徂徕集》,并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正月撰《重刻徂徕先生集序》一篇。同年孟夏,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张伯行(1651—1725)“因裒其全集,付之剞劂”,撰《石徂徕集序》一文。现存有清康熙四十九年徐肇显刻本。
康熙五十五年,石键时任泰安知州,“(石介)先生十九世奉祀孙维岩,捧前守徐公所刻徂徕诗文二册进见,且言有全集二十卷,得之渔阳(即王士禛,其字子真,号渔洋山人)书库者,徐公方谋剞劂,会内迁,遂不果。予亟索观,较徐刻数倍之……因割俸授梓以广其传”。石键并于是夏四月撰《徂徕先生全集序》一文。石维岩撰《重刻徂徕先生集序》一文。钱塘人丁詠淇撰参与校订,撰《徂徕石先生全集跋》一文。现存有清康熙五十六年锡庆堂燕山石氏刻本。
乾隆中期,有泰安人聂剑光(1711年—1796)聂氏杏雨山堂刻一卷本。
乾隆年间,纪昀(1724—1805)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徂徕集提要》一文。现存有《四库全书》本。
乾隆五十七年(1792),剑舟居士沈叔埏“放棹曹溪,见席氏守朴斋插架有此集,因假归,抄出一部,将来当纂附录一卷,”因撰《徂徕文集校后记》一文。
道光十三年(1833),南通州人,泰安知县徐宗干“乃更集先生诗文之见诸志、乘者,合前徐氏本重付剞劂”,并撰有《鲁两先生合集序》一文。
同治五年(1866),左宗棠在闽访得张伯行在闽时建鳌峰书院,所收蜀诸葛亮、唐陆贽、宋石介、程朱学派代表著作及伯行自己的著作等四十四种,乃设立正谊堂书局,厘订重刊,增为六十八种五百二十五卷,于同治八年刊成,其中出版有《石徂徕集》。
光绪十年(1884)春,山东潍坊人王之翰“甲申来历下,适及门张君次陶藏有明人影钞本,尚为完书,惧其久而散失也,爰与二三同志醵金付梓。卷内行款,一仍明钞之旧,惟末增《附录》一卷。刊既成,问序于余。余披读之余,若有激发于中而不能自已者,遂为之序“,撰《新雕徂徕石先生文集序》一文。山东日照人丁艮善校雠后撰《新雕徂徕石先生文集跋》一文。临清人徐坊撰《重雕徂徕石先生文集校记》一文。光绪十年由济南尚志书院据潍县张氏所藏明人影钞完帙重雕《徂徕集》二十卷。
民国癸酉二十二年(1933),泰安著名文人徐瑞祥,又名守揆,以徐氏钟秀山房刻二卷本为底本,参校潍县张氏刻二十卷,聂氏杏雨山堂刻一卷本诸本。补入《中国论》一篇、《南山赠孙明复先生》、《寄永叔》诗二则,又《宋史》本传一篇,合为一册,撰《重印石徂徕先生集序》一文,有泰山天书观重刊本。
民国二十五年(1936)商务印书馆出版有《石徂徕集》(全二冊)。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历经12个寒暑,于1998年岁末全部出齐的72册《全宋诗》,卷268—271录石介诗四卷。
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编纂,曾枣庄、刘琳主编并联合其他著名高校专家学者参与,2006年8月出版,共360册的《全宋文》,卷618—634收石介文17卷。
今人陈植锷整理有《徂徕石先生文集》,撰有《徂徕石先生文集·前言》。书由中华书局于1983年出版。
中华民国75年(1986),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有《徂徕集》。
综上所述,石介先生的《徂徕集》为石介生前手编,成书于庆历三年。石介本人生前没有印刷出书。至南宋高宗赵构年间始有雕本《徂徕集》二十卷出现,此后,直至元代结束,没有再版,但有雕本《徂徕集》留存。至明代,有依据南宋初雕本的《徂徕集》二十卷影钞本。
出版石介文集的盛期于清朝,至少有7种以上不同版本出现:
1、清康熙十年,吕留良、吴之振等合编,鉴古堂精写刻本石介撰《徂徕诗钞》一册。
2、清康熙四十九年,徐祖望考校、钟秀山房刻,姑苏正谊堂出版的《石徂徕集》诗文二册徐肇显刻本。
3、清康熙五十六年,依据王士禛(字子真,号渔洋山人)所收藏,泰安知州石键出资印刷的《徂徕先生全集》二十卷锡庆堂燕山石氏刻本。
4、乾隆年间,泰安聂剑光的聂氏杏雨山堂刻一卷本。
5、清道光十三年(1833),泰安知县徐宗干“乃更集先生诗文之见诸志、乘者,合前徐氏本重付剞劂”的《鲁两先生合集》。
6、清同治五年(1866),福州正谊书院再版的《石徂徕集》。
7、清光绪十一年(1885),济南尚志书院据潍县张昭潜所藏明人影钞完帙重雕的《新雕徂徕石先生文集》。
民国时期,有1933—1937年间,有徐瑞祥出版的《重印石徂徕先生集》。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石徂徕集》(全二冊)
1986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有《徂徕集》。
1998年出齐的,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卷268—271录石介诗四卷。
2006年8月出版的,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编纂的《全宋文》,卷618—634收石介文17卷。
而收集资料最全,考校较精、影响力最大的,当属今人陈植锷教授整理的、中华书局于1983年出版的《徂徕石先生文集》。
祭祀石介等先贤祠堂综述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北宋初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者,经学家、文学家,宋理学先驱。因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理学风气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
石介病逝后,“谗诬不须辩,亦止百年间。百年后来者,憎爱不相缘(宋·欧阳修《重读徂徕集》)”。后人先后建祠祀之。
据历史记载,祭祀石介公的祠堂,主要有两处。
一个地方在嘉州(石介代父为官地,今四川乐山一带),这是有准确记载的单独祭祀石介公的祠堂,始建于南宋孝宗(1162年—1189年在位)初年,时有阳安(今四川简阳西北)人赵介任嘉州军事推官,为石介立“直介堂”,“以馆先生之象”。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唐安(今四川省崇州市)人张光祖任嘉州军事推官时,又将“徂徕石先生祠堂”修盖,南宋学者、理学家魏了翁撰《徂徕石先生祠堂记》。
另一个地方在山东泰安。主要有四处。
一处于泰安城中,称“鲁两先生祠”,清时也称“孙石两先生祠”、“二贤祠”。
金大定年间,岳祠发生火灾被烧毁。第二年,皇帝下诏重新营建岳祠,并下命更新庙学。庙学建成后,孙复与石介的后人应诸生所言,集资在泰安岳祠庙学大门之左,建“鲁两先生祠”,祀宋儒孙明复、石守道两先生。后“鲁两先生祠”被并入庙中,元朝时“鲁两先生祠”改建于资福寺间(今岱庙东南路北,泰安第六中学校址一带),不久又被寺庙所占。明初,附“鲁两先生祠”于州学。州学即泰安州学,在府治东,也称泰安府儒学。
明成化二十年(1484),泰安知州胡瑄认为鲁两先生祠“规制狭隘,祀事简率”,于州治之东南隅(今泰安军分区西侧,通天街路东),以成化二十三年八月再建“鲁两先生祠”祠。熹宗天启元年(1621),泰安知州侯应瑜重修,又为祭库神厨各二楹,以左右翼之。清顺治十四年(1657),山东学政施闰章与泰安州人侍御史赵弘文等重修。康熙三十三年(1694)至三十六年(1697)间,山东提学佥事刘谦吉再次重修。乾隆四年(1739),泰安知府蒋尚思重修二贤祠以及岱麓三贤祠。乾隆五十四年(1789),嵇公捐奉倡修二贤祠,道光年间((1821—1851),徂徕石氏合族输资倡修,可惜工程没有完成一半,集资款用尽,半途而废。宣统元年(1909)正月,孙复、石介两家后裔再次谋划重葺,先由石氏整修祠殿及神台几案,又由孙氏踵修门垣,复以官款摊修配房,将原移祠和圣祠之孙石塑像复还旧所。翌年九月工竣开光。二贤祠后毁于何时,待考。
一处于泰山凌汉峰下,先后称“仰德堂”、“三贤祠”、“五贤祠”。
明嘉靖十一年(1532),山东按察佥事卢问之在泰山上书院故址建“仰德堂”,祀宋儒孙复、石介神位。穆宗隆庆三年(1569年)山东提学邹善重修泰山“仰德堂”,增祀宋儒胡瑗,改名“三贤祠”。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 ),山东学政黄叔琳、知州徐肇显重修。乾隆二十四年(1759),宋为燮、赵起鲁、张文麟、訾秉道相与重修,清道光九年(1829)泰安知县徐宗干重修,并增祀宋焘、赵国麟,改称“五贤祠”。1976年,五贤祠被拆除,1999年重建。
千余年来,鲁两先生祠(孙石两先生祠、二贤祠)与仰德堂(三贤祠、五贤祠)经过多次修建,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祠记。主要有:
金世宗大定大定二十三年(1183),应奉翰林文字党怀英撰《鲁两先生祠记》。
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官至礼部尚书吴宽撰《鲁两先生祠记》。
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泰安知州侯应瑜撰《鲁两先生祠记》。
清顺治十五年(1658),山东学政施闰章撰《重修鲁两先生祠堂记》。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至三十六年(1697)间,山东提学佥事刘谦吉撰《重修孙石两先生祠堂记》。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山东学政黄叔琳撰《重建三贤祠碑记》。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官至甘肃按察使宋弼撰《重修三贤祠记》。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泰安府学教授王鸿中撰《重修二贤祠记》。
清道光十年(1830),泰安知县徐宗幹撰《五贤祠碑记》。
清宣统二年(1910),赐进士出身,泰安知县张学宽撰《修建二贤祠附记》,徂徕族人石芳田撰《二贤祠记略》,石宜亭撰《修建二贤祠记》。
民国二十二年(1933),爱国将领冯玉祥作序,范明枢撰《泰山五贤祠五贤事迹碑记》等。
第三处在今泰安大汶口镇卫驾庄西,有宋时建有祀宋臣胡瑗、孙复、石介、孔道辅“四贤祠”一座。据乾隆三十八年(1773),泰安学者聂剑光著《泰山道里记》载:“卫驾庄,为行宫,内有四贤祠。乾隆三十年车驾南巡,三十六年幸曲阜驻跸于此。”可知最迟至乾隆年间,仍有“四贤祠”。
第四处在泰安文庙附近,有金元时期(1115—1368)始建祀羊祜、孙复、石介、党怀英“四贤祠”一座。毁于何时,待考。
北宋真宗天圣八年(1030)科第进士名录
宋初的科举为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由于宋开宝六年(973年),下第举子徐士廉以为取士不公,击鼓自讼,宋太祖亲自升殿考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
殿试后分三甲放榜。一甲赐“进士及第”,只取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据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九载:
天圣八年庚午(1030)三月甲子,御崇政殿试礼部奏名进士。丙寅,试诸科。丁卯,赐进士王拱寿等二百人及第,四十九人同出身。
现将收集到的天圣八年进士名录(71人),整理介绍如下:
一甲:赐“进士及第”
【状元】:
王拱辰(1012—1085),字君贶,原名拱寿,仁宗赐今名。开封府咸平县(今河南省通许县)人。天圣八年中进士第一人,时年十九,初通判怀州,入集贤院,历监铁判官,修起居注。庆历元年(1041)为翰林学士,历权知开封府事、御史中丞、三司使、宣徽院北、南院使等要职。元丰八年(1085)哲宗即位,加检校太师,累武汝军节度使,徙彰德军节度使。神宗元丰八年(1085)病卒于彰德军节度使任上,终年73岁。朝廷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懿恪。著有《文集》70卷,今已散佚。
【榜眼】:
刘沆(995—1060),字冲之,号庐山,吉州永新(今江西省永新县埠前镇三门前)人。天圣八年中进士第二名,初授大理评事、舒州通判,后任知制诰。宣佑三年(1051)三月,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政和元年(1054)八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殿大学士。终知陈州。卒,诏赠左仆射兼侍中。神宗时,复赠太师、中书尚书令,追封究国公、吴国公。徽宗时,加封秦国公、谥文安。
【探花】:
孙忭(996—1064),字梦得,初名贯,字道卿。眉州眉山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天圣八年中进士第三人,初授大理评事、绛州通判,历右正言,知制诰,翰林学士,权御史中丞。嘉祐五年(1060),除枢密副使,拜参知政事(副相),进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同群牧制置使。英宗即位,为户部侍郎。告老,卒赠太子太保,谥文懿。有文集三十卷。
【进士】:
石 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北望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
天圣八年进士,出任郓州观察推官。景祐初,为南京留守推官。迁嘉州军事判官,旋以父母丧去官,躬耕徂徕山下。庆历二年(1042),服除,召为国子监直讲。拜太子中允,直集贤院。时宋仁宗推行庆历新政,进用韩琦、范仲淹、富弼等,喜而作《庆历圣德颂》诗,歌颂朝廷进贤退奸,不指名地斥权臣夏竦为大奸,其友人均谓祸从此作矣,惧祸求出。庆历四年十月,通判濮州,未赴任,次年卒于家,年四十一。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天圣八年中进士甲科第十四名。五月,授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西京留守推官。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朝,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蔡 襄(1012—1067),字君谟,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进士。历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号忠。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
赵师民,字周翰,青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生卒年均不详。天圣八年进士,后孙奭辟为诸城主簿。仁宗时,官崇正殿说书,迁宗正丞。上书陈十五事。在经筵十余年,甚见器异。三迁刑部郎中,复领宗正,卒。著有文集三十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陈希亮(999—1063),字公弼。眉州青神(今四川眉州市青神县)人,原籍京兆(今陕西西安市),天圣八年进士。曾任雩县令、宿州知府及开封府判官等职,官至太常少卿。
孙甫(998—1057),字之翰,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天圣八年进士。历任华州推官转运使、大理寺丞、知翼城县、永兴司录、秘阁校理、刑部郎中、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留为侍读,卒。
唐介(1010—1069),字子方,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天圣八年进士。历任武陵(今浙江余杭县)尉、源江(今湖南常德)令、任丘令、德州通判、监察御史里行,下贬到英州(今广东英德)、升为潭州(今长沙)通判,并转复州(今湖北沔阳)太守、升为殿中侍御史。此后,先后任扬州太守、江东转运使、度支副使、知谏院、洪州(今南昌)太守、河北都转运使、瀛洲知府、尉御史丞、龙图阁学士知太原府、三司使、拜参知政事(副宰相)。卒年六十。谥质肃。
柳拱辰,生卒年不详。武陵(湖南常德市鼎城区)人。天圣八年进士。历任鄂州、岳州通判。至和二年(1055)以尚书职方员外郎出任永州知州,创办州学,在其东侧新建柳侯(宗元)祠,并为之作记。精通《易经》、《春秋》,尤擅书法,曾题名朝阳岩、华阳岩等风景名胜。刚满60岁,齿发未落,即辞官归里,在城西白马湖青陵村(今湖南文理学院)筑庐建桥,并请唐宋八大家之—曾巩为之作记,迄今传为佳话。
郑纾(1001—1056),字武仲,先世居秦,徙安陆(今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建中子。天圣八年进士。任安州应城主簿,越州司法参军,改大理寺丞,迁殿中丞。历知兰溪、余姚、新都,迁尚书都官员外郎。从孙沔经制侬智高之乱,授职方权大理少卿,迁祠部郎中,嘉祐元年卒于官,年五十,累赠尚书礼部侍郎。事见蔡襄《尚书礼部侍郎郑君墓志铭》(《端明集》卷四)。
齐唐(997—1074),字祖之,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廓弟。天圣八年进士。知杭州富阳县,改南雄州签判,以职方员外郎致仕。神宗熙宁七年卒,年八十七。有《学苑精英》三十卷、《少微集》三十卷,已佚。事见《宝庆会稽续志》卷五,《宋史》卷三一《齐廓传》。
田况(1005—1063),字元均,其先京兆人,徙居信都(今河北冀县)。举贤良方正。天圣八年进士。补江陵推官,为太常丞。累擢知制诰,迁右谏议大夫、知成都府。至和元年(1054),充枢密副使。嘉祐三年(1058)转枢密使,次年因疾求退,以太子少傅致仕。八年卒,年五十九。谥宣简。有《金岩集》二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已佚,今存《儒林公议》二卷。事见《临川集》卷九一《田公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二有传。
尹源(1005—1054),字子渐,河南(今河南洛阳市)人。博学强记,以文学知名,世称河内先生,与其弟洙师鲁,俱有名于当世。初以祖荫补三班借职,稍迁殿直。天圣八年进士,为奉礼郎,累迁太常博士。历知芮城、河阳二县,佥署孟州判官事,又知新郑县,通判泾州、庆州,知怀州,卒,欧阳修为作《太常博士尹君墓志铭》。著有文集六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张掞(996—1074),字文裕,齐州历城王舍人庄(今山东济南)人。天圣八年进士。任益都县知县,在职期间甚有绩。不久因父丧还家,守于墓侧。明道二年(1033),被举荐为掖县知县。累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知成德军。英宗即位(1063)后,改任太常寺、司农寺判官,官至户部侍郎。熙宁七年(1074)卒。与济南名士范讽(范正辞之子)相友善。与兄张揆齐名。
刁约(994—1077),字景纯,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人。宋代诗人。少卓越刻苦学问,能文章,善书法,始应举京师,与欧阳修、富彦国声誉相高下。天圣八年进士,不治产业,宾客故人,常满其门。历官王宫教授,馆阁校勘,太常礼院集贤校理,海州通判,开封府推官,两浙转运使,扬州、宣州知府等职。神宗熙宁初判太常寺。生平事见《京口耆旧传·卷一》有传。著有《元丰类藳·东坡诗注》等传世。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以尝知安陆,人称张安陆。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北宋初年比较重要的词人之一。
韩综(1009—1053),字仲文,开封雍丘(今河南省杞县)人,韩亿次子。天圣八年进士。历开封府推官,迁三司户部判官。出知滑、许、袁州。累迁刑部员外郎、知制诰。皇祐五年卒,年四十五。《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赵咸熙,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天圣八年进士。曾祖赵晁官节度使。祖延溥官蔚州观察使。父承彬官内殿崇班。
马永伯,天圣八年进士。宝元二年(1039)至康定元年(1040)间任奉符知县。
陈动之,莆田县孝义里城郊(今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人。陈绛长子,榜眼陈睦父。天圣八年与弟说之同登进士,为甲科第八名。官至秘书丞,不幸早卒,年仅36岁。陈动之才华横溢,以文名世,欧阳修、王安石甚爱重之,各自为其写挽诗二首。
陈说之,莆田县孝义里城郊(今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人。陈绛次子。天圣八年与兄动之同登进士。本为第一名,钦点为状元,因父陈绛与当时执政者夏竦有宿怨,奏濫臣之子不可居人上,被奏请降为第六名,官至秘书丞。
李之才(?—1045),字挺之,青社人。第三甲进士。初为卫州获嘉县主簿,权共城令,再调孟州司法参军,改大理寺丞,辟泽州佥署判官,转殿中丞,丁母忧。甫除丧,暴卒于怀州守舍。
郑 条,天圣八年第三甲进士苏州人,一作蜀人,自号金斗先生。
陈偁(1015—1086),字君举,福建沙县人,天圣八年进士。秘书少监陈世卿之子,3岁成孤儿,16岁高中特奏进士;20岁得恩补太庙斋郎,历官漳州司法参军、福州罗源县知县、台州黄岩县知县、虔州安远县(今属江西省赣州市)知县,后任循州(治所在今广东省龙川县)知州,不久任蔡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汝南县)通判,又任惠州、宿州(今安徽省宿县)、开封县等州县官,治绩闻名。熙宁八年(1075)任泉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再任泉州知州,元丰五年奉旨连任,前后治泉州达8年之久。元丰八年,因病辞官居泉州,以封朝议大夫致仕,赠特进。元祐元年七月,卒于泉州。
宋 宜,同安(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人,治平中除太常少卿,熙宁初知漳州。有文行,为州里所推。及卒,朝廷遣人礼葬。见《泉州府志》卷五十二。
郑 方,惠安(今福建省泉州惠安县)人,南剑州推官。曾祖父郑希闵,唐后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崔邈榜进士。父亲郑褒(961—998),字成之,宋咸平元年(998)甲科进士。儿子郑前,字成崧,宋嘉祐八年(1063)登第,中许将榜进士,并出任连江(今福建连江县)知县、转运推官。一门五代四进士。
吴 辅,剑浦(今福建南平市)人,闽学鼻祖杨时应其次子吴仪所邀为其《文集》作序,称赞其“有高人逸士之志气,故其流风余韵足以道其子孙而化乡人。”从子吴熙、四子吴君称,熙宁三年进士;孙子吴擢,政和二年进士。自吴辅始,二百年间,南平吴氏举进士的有26名,还有封赠、荫子10余名。
刘 奕(999—1051),字象伯,一字蒙伯,闽县(今福建福州市闽县)人,若虚长子。天圣八年进士,屯田员外郎,润州通判。卒,蔡襄铭其墓。
刘 异,字成季,一字成伯,闽县(今福建福州市闽县)人,若虚次子。屯田员外郎。
刘 涣(1000—1080),字凝之,号西涧居士,筠州(今江西高安市灰埠镇钧山)人。天圣八年进士,为颍上县令,累官至屯田员外郎。刘涣志尚高洁,精于史学,刚直不善逢迎。50岁时,弃官归隐庐山之阳,欧阳修作《庐山高》以美其节。居庐山30余年卒,赠太子中允。朱熹守南康时,作《仕节亭记》,称他“高怀劲节,可以激儒律贪。”并立祠祀之。
郭申锡(998—1074),字延之,魏(今河北大名)人。天圣八年进士。历任晋陵尉、知博州、御史台推直官、濮州知事、侍御史、盐铁副使。黜知濠州,旋加直史馆。知江宁府、盐铁副使,进天章阁待制、知邓州河中。著《边鄙守御策》。以给事中致仕,卒,年七十七。《宋史》有传。
陈庸(1003—1077),字景回,陈希亮侄,眉州青衣(今四川乐山)人。天圣八年进士。历澧州推官、潭州观察判官、雅州推官、永兴军节度掌书记。嘉祐中知虞乡县。丁父忧,终丧,数年不赴銓集。久之,调歙州判官,改知光州光山县。五十三岁时罢光山任,后家居十年,神宗熙宁十年卒。事见《豫章集》卷二二《陈庸墓志铭》。
朱公绰(?—1077),字成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早年在应天府从学于范仲淹。天圣八年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景祐四年(1037)为海宁州盐官令,先后通判郓州(今山东东平),知广济军(今山东定陶),熙宁中知四川彭州,神宗熙宁八年(1075)知舒州(今安徽潜山),官至光禄寺卿。
邵景先,字伯绥,丹阳人。天圣八年进士,年四十始仕,终通判亳州。
周 铨,安仁人。官通判。
韩 丙,字寿先,福州闽县人。校书郎,梧州推官。
阎 顒(997—1061),唐安人。调永兴军推官,累迁....
李 述,字公明,福州闽县人,平子。秘书丞,知韶州。
黄孝恭,福建建安人。
邱 荷,建安人。官至侍郎。撰有《御茶亭碑》。
柳垂象,建安人。
章 资,建安人。
黄 展,建安人。
张 鉴,建安人。
章志贤,建安人。
杨仲元,建安人。
吴师服,建安人。
章 岘,字伯瞻,浦城人,岷弟。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杨 翊,浦城人。
吴 诚,崇安人。
翁 纪,崇安人。
翁 纯,崇安人。
蓝 圭,晋江人,官居太常寺丞。
蓝 丞,晋江人,与蓝圭是兄弟,历任南剑州、汀州知州。
谢伯强,晋江人,北宋著名诗人谢伯景之弟。
龚会元,邵武县人。仕至礼部郎。
黄 珀,邵武人。
陈 溥,莆田人。
林袭明,莆田人,太常卿。
林茂先,莆田人,太常卿。
游 振,莆田人。
方 峻,字景通,莆田人,元寀父。职方员外郎,赠金紫光祿大夫。
方 任,偕之弟,兴化人。
郑子庄,兴化县人。朝奉郎太常博土。
黄 注(998—1039),字梦升,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
蒲师道(1008—1053),字叔范,閬中人。
杨 玙,字器之,宣城人。知袁州,衢信二州民争水利,委玙决之。玙曰:衢上流水所自出,然衢民频泄水外河,溉不及信,争繇之起。其著令先衢而后信,讼遂平。
吕士昌(999—1060),字子弼,真州扬子县人。
毋 湜(1004—1063) ,其先河东人,徙长安,沆兄。
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目录
前言
点校说明
卷一 颂十首
宋颂九首并序 皇祖 圣神 汤汤 莫丑
金陵 圣文 六合雷声 圣武 明道 庆历圣德颂并序
卷二 古诗二十五首
汴渠 麦熟有感 读诏书 待士熙道未至
赴任嘉州嘉陵江泛舟二首 三豪诗送杜默师雄并序
南山赠孙明复先生 河决 寄永叔 南霁云
赠张绩禹功 西北 赠孙先生 寄李緼仲渊
送李生谒张侯
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师,居我东齐,济北张泂明远、楚丘李緼仲渊,皆服道就义,与介同执弟子之礼,北面受其业。因作百八十二言相勉
送路遵谒孔宣公 过魏东郊 蜀道自勉
闻子规 哀邻家 送赵泽 观棋 赠刘中都
卷三 古诗二十九首
感事 送张革从道谒千乘县田秘丞京
送范曙赴天雄李太尉辟命二首 安道登茂材异等科
寄明复熙道 诏下勉诸生 感兴 又送从道
密直杜公作镇于魏,天章李公领使于魏,明复先生客于魏,熙道宰于魏,因作诗寄之
偶作 诏罢县令举 植萱 赠李常李堂 爱日勉诸生
闲兴 过潼关 勉师愚等 寄弟会等 五月十日雨
送李堂病归 三子以食贫,困于藜藿,为诗以勉之
蜀地多山而少平田,因有云 彼县吏 蝦蟇
刘生病归 久旱 永伯、仲渊在狱,作九十二言伤之
送进士高枢拱辰 读韩文
卷四 律诗八十首
读石安仁学士诗 寄雷泽张从道 竹书筒二首
访田公不遇 苏唐询秀才晚学于予,告归,以四韵勉之
猎 大寒早行 游灵泉山寺 至日早离张村
岁晏村居 病起吟残菊 和马寺丞秋日寄明复先生
岳色 宿村舍 和奉符知县马寺丞永伯捕蝗回有作
泰山 留守待制视学六首 寄赵庶明推官
寄沛县梁子高 送张殿院还台
徂徕山齐熟寢,家童报征西府从事田集贤元均、张著作叔文、赵推官庶明书至,开缄读之,因题书后
元均首登贤良科因寄 安道再登制科
送奉符县监酒税孟执中借职
嘉州读邸报,见张叔文由御史台主簿改著作佐郎,依旧在台
予与元均、永叔、君谟同年登科,永叔寻入馆阁,元均今制策高第,君谟复磨砺元均事业,独予驽下,因寄君谟
寄元均 寄叔文
赴任嘉州,初登栈道,寄题姜潜至之读易堂
入蜀至左绵,路次水轩暂憩 左绵席上呈知郡王虞部
嘉州寄左绵王虞部 士廷评相会梓州
郑师易秀才诗奔腾遒壮,殆有石曼卿学士风骨,作四韵以勉之
送李堂伯升病归 伯升病,君逢、遵道送归 喜雨
留题敏夫隐居 访竹溪呈孟节兼有怀熙道 招张泂明还
摄相 寄孔中丞 送弟及之就彭门侍养 村居
燕支板、浣花笺寄合州徐文职方
御史台牒督光台钱牒云以凭石柱镌名,因戏书呈通判寺丞景元
送冯司理之任彭州
赴任嘉州,待阙左绵七十日,通判吕国博日相徒吟酌,至嘉阳,因成四韵寄之
颜鲁公太师二首 褚遂良仆射 阳城谏议 袁高给事
温造御史 刘栖楚拾遗 读五王传 读鲁晋二公传
李英公绩 汉成帝 文中子二首 初过潼关值雨
雨晴复赋一绝 过温汤 初过大散关马上作
过飞仙岭二首 峡中 剑门读贾公疏诗石
予自南京留守推官循资为掌书记,由将仕郎超阶至朝奉郎,得蜀嘉州友人相贺者,因答之
蜀道中念亲有作 泥溪驿中作 柳池驿中作
访栗园有感 离郓州至寿张,南村舍中有姥八十馀出拜
卷五 杂著五篇
怪说上 怪说中 怪说下 原乱 明禁
卷六 杂著五篇
是非辨 复古制 明四诛 击蛇笏铭并序 郑元传
卷七 杂著十篇
可嗟贻赵狩 画箴贻君豫 二大典 读原道 辨易
尊韩 释汝坟卒章 录蠹书鱼辞 归鲁名张生
宗儒名孟生
卷八 杂著十篇
贵谋 救说 责臣 录微者言 辨私 书淮西碑文后
责素餐 辨谤 朋友解并序 辨惑
卷九 杂著十篇
明隐 贤李 明孔 题郓州学壁 释疑
孙少傅致政小录 兵制 养说 记永康军老人说
赵延嗣传
卷十 论四篇
汉论上 汉论中 汉论下 中国论
卷十一 论八篇
季札论 伊吕论 忧勤非损寿论 牛僧孺论
周公论 王爵论 阴德论 水旱责三公论
卷十二 书五篇
上范中丞书 上郭殿院书 上赵先生书
上杜副枢书 上张兵部书
卷十三 书六篇
上蔡副枢书 上孔中丞书 上范思远书
上刘工部书 与杨侍讲书 上转运明刑部书
卷十四 书七篇
上杜副枢书 上李杂端书 与士建中秀才书
与张泂进士书 上王沂公书 上王状元书 上孔徐州书
卷十五 书七篇
上孙少傅书 答欧阳永叔书 上范青州书 与祖择之书
与君贶学士书 上孙先生书 与范十三奉礼书
卷十六 书八篇
上韩密学经略使书 与董秀才书 与张秀才书
与士熙道书 与裴员外书 与范思远书
与汉州王都官鱼屯田书 上徐州张刑部书
卷十七 书七篇
上范经略书 代张顾推官上铨主书 代高长官上转运书
上徐州扈谏议书 与奉符知县书 上颍州蔡侍郎书
与张安石书
卷十八 序八篇
三朝圣政录序 唐鉴序 石曼卿诗集序
送龚鼎臣序 送祖择之序 送张绩李常序
送刘先之序 吕虞部士龙字序
卷十九 记十一篇
祥符诏书记 宋城县夫子庙记 泰山书院记
青州州学公用记 新济记 去二画本商
宣化军新桥记 柘城县巡检廨署记 郓城县新堤记
祭堂记 拜扫堂记
卷二十 启表文十篇
谢益州张密学启 谢益州转运明学士启 谢兗州李相公启
谒兗州通判孟虞部启 代郓州通判李屯田荐士建中表
郓州知州祈雨文 上南京夏尚书启 移府学诸生
南京夫子庙上梁文 南京知府祈晴文
附录一 佚文
上王枢密书 根本 斥游惰(节略) 石氏墓表
祭孔中丞 春秋说 与苏颂书(片断) 师说(片断)
附录二 志传
徂徕石先生墓志铭并序 东都事略本传
宋史本传 宋元学案本传
附录三 序跋词记
四库全书总目·徂徕集提要
重刻徂徕先生集序 徐肇显
石徂徕集序 张伯行
徂徕石先生全集序 石 键
重刻徂徕先生集序 石维岩
徂徕石先生全集跋 丁詠淇
徂徕文集校后记 剑舟居士
鲁两先生合集序 徐宗干
新雕徂徕石先生文集序 王之翰
新雕徂徕石先生文集跋 丁艮善
重雕徂徕石先生文集校记 徐 坊
重印石徂徕先生集序 徐守揆
宋诗钞·徂徕诗钞·序
三朝圣政录序 韩 琦
圣宋文选所收石介文目
郡齐读书志徂徕集提要
直斋书录解题徂徕集提要
文献通考徂徕集提要
读徂徕文集 全祖望
徂徕文集跋 孙星衍
徂徕集跋 王士祯
徂徕文集跋 钱 曾
徂徕石先生祠堂记 魏了翁
鲁两先生祠记 党怀英
鲁两先生祠记 吴 宽
鲁两先生祠记 侯应瑜
重修鲁两先生祠堂记 施闰章
重修鲁两先生祠堂记 刘谦吉
奉鲁两先生附和圣祠记 徐宗干
拟请宋孙石两先生从祀议 徐宗干
石徂徕先生像赞 张昭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