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是诗人永远的追求 娄炳成
——《得陇望蜀诗丛》简评
最近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得陇望蜀诗丛》,是我市五位重量级诗人的诗歌作品结集组合的套书,分别是秦戎(高天佑)的《踏歌而舞》、毛树林的《露珠无岸》、过河卒(焦红原)的《擦洗阳光》、老盖(王怀钦)的《世态与季节》和向前的《惊蛰的声音》。得主编高天佑先生赠书,如获至宝,爱不释手,遂有此评述。
这部诗丛套书的前四位作者,在我市文坛诗坛上都有很高的地位,都有排名靠前的座次;向前虽是后起之秀,其诗歌亦有超拔之作。同时,这五位诗人也都是我的朋友,我与前四位有着四十余年、三十余年不等时间的交往交情;知道向前也不晚,但读他的诗歌作品较迟,却也令我刮目相看。由于“知根知底”之故,倒还觉得自己有资格对他们的诗作给予品评,谈谈自己的读后感。
拜读五位诗人的诗歌结集,感觉如饮琼醪,醇香四溢。五位诗人的诗作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拜读之后,归纳总结,认为大致有四个方面可说可道,那就是五位诗人的诗作里都透露出深厚的陇蜀情结、陇南情结、诗人情结和理想情结。现就这四个方面逐一加以评述,不妥之处,希望作者、读者不吝赐教,予以批评指正。
一、五位诗人的陇蜀情结
这套诗丛的总名叫做《得陇望蜀》,问世于当下全市倾力建设“陇蜀之城”的前期阶段。在“得陇望蜀”、与蜀思齐、积极进取的陇南新时期,五位诗人怀着十分深厚的“陇蜀情结”,用自己的诗作精品为建设“陇蜀之城”摇旗呐喊,擂鼓助阵,可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恰是时候,恰到好处。
秦戎(高天佑)的《踏歌而舞》,其卷五题名为“陇蜀之情”,其中的一首同名诗歌共有四段,每一段的开头都写道:“你从某某来,带着一份情”,让人感到从四面八方来的人,都与陇蜀之城结下了不解之缘,带来了深厚的情谊,留下了深刻的观感。
毛树林的《露珠无岸》卷五题名为“陇蜀断想”中的一首《生命之舞》的短诗,首段写道:“日夜迎着风雨,辛劳的种子\在山坡每一片春光上繁殖\我举起手臂上升为锄\如山的枝丫,敲击天庭的红阳”,给人感觉人间烟火生生不息,就是源于“得陇望蜀”的动力。
过河卒(焦红原)、老盖(王怀钦)、向前的诗集,虽然没有“陇蜀”字样的卷集和诗题,但是从他们结集的与陇南有关的诗篇里,依然能够读到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陇蜀情结”,让人们感受到陇南大地上秦陇文化特色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巴蜀文化的风采。
二、五位诗人的陇南情结
秦戎(高天佑)是天水清水人,老盖(王怀钦)是河北正定人,但他们从走出大学校门开始就工作生活在陇南,与毛树林、过河卒(焦红原)、向前这些土生土长的陇南人一样,共同具有深入骨髓的“陇南情结”,把自己置身于陇南人中的一份子,用饱蘸浓墨、一腔热情写就的诗歌,讲述陇南故事,讴歌陇南人民,描写陇南风物。
秦戎(高天佑)“陇蜀之情”中的大部分诗歌,毛树林“泥土之痛”中的十五首诗歌,过河卒(焦红原)“武都哎武都”中的五十九首短诗集萃,老盖(王怀钦)几乎全部诗集,向前的“武都风物”、“家乡武都”中的五十六首诗歌,都高调的使用情感强烈的音符,放声歌唱美丽的陇南、沸腾的热土、温馨的家园。
秦戎(高天佑)的《阴平道行吟》(组诗),从武都响崖坝一直写到三河汇集的玉垒关,直至嘉陵江的入川口,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有现代气息。毛树林的《有一种痛苦源自泥土》,三段十一行,却有极大的信息量,潜藏着家国情怀的忧患情绪。过河卒(焦红原)的《生活在如此理想的国度》,收录在短诗集萃却不是短诗,诗歌洋洋洒洒,上下五千年,纵横江河湖海,把家乡描绘得独一无二。老盖(王怀钦)除了个别诗作之外,几乎全部诗集都写的是陇南的天地山水,视角辽阔,又不乏微观聚焦,极具人文情怀。向前的《武都风物》的二十九首诗,花卉植物占去了绝大多数,对家乡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木都倾注了阳光雨露般的情感,如同神瑛侍者之对于绛珠草般的呵护浇灌。
三、五位诗人的诗人情结
诗人都有“诗人情结”,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所谓的“诗人情结”就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心仪恋人的追慕,对沧海桑田的感受,对岁月流逝的伤怀,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对万事万物的膜拜,对诗歌艺术的参悟等等。捧读五位诗人的诗集,没有无病呻吟,没有“小资情调”,没有期期艾艾,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的同时,还充满了深深的“诗人情结”。
秦戎(高天佑)的《醉意陇蜀之城》(组诗),以三种民间酒类入诗,把酒文化、陇南物产、古今酒话、诗人友情、饮酒情趣等融于诗行,体现了对生活、对物品、对友人的热爱,遣词造句很平实,明白如话,却读来如同身临其境,令人感动。毛树林的诗集首卷前三首《伫立汨罗江》《艺术的诞生》《诗歌的诞生》,第一首以当今诗人的情感去凭吊古代伟大诗人屈原,凝重得令人需要屏住呼吸阅读;第二首以“瓶子”的具象寓意认知的屏障,只有诗人的“心灵”才可以突破藩篱,迎来艺术生命的呱呱坠地;第三首可以说是第二首的姊妹篇,把诗歌比喻成世间万事万物,需要“用精神中最粗壮的柱”去支撑。这三首诗歌情真意切,都是“诗人情结”的经典体现。
过河卒(焦红原)的《为每首诗建一座庙》,其理由是“因为我们所热爱的文字,和由它架构起来的诗歌,一发声便是众神的合唱,一开口就是,世界上无以伦比的经卷或者雅歌”,其“诗人情结”溢于言表。老盖(王怀钦)的《想写一首十四行诗》,在寒冷的冬天,诗人“我梦见有一点阳光,它抚摸着睡眠,让我想起爱情和灵魂”,把许多冬天的印象与诗人的渴望有机地连接起来,体现了抑郁中舒展开来的“诗人情结”。向前的《惊蛰的声音》,把大地的苏醒与诗人的萌动情思融合于诗行,“用明光的含义弄出声响”,是以“诗人情结”写就的一首生命之歌。
四、五位诗人的理想情结
古往今来,所有的歌者不论是在庙堂之上,还是在乡间荒野,无非是在唱我们自己,唱我们自己的理想和生活。五位诗人诗集中的每一首诗,都发乎内心,成于自然,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题材、各种具象、各种意境,用自己的“诗”去“与远方”的理想相呼应,通过现实的土壤种下理想的稼禾,收割丰硕的希望。
秦戎(高天佑)的《踏歌而舞》(组诗)由三首诗组合而成,第一首《拥着玫瑰入眠》,诗歌中“玫瑰”,既是美人,也是故乡,更是理想。由美丽的玫瑰之梦,进入醉人的理想之乡,人在“诗”里,灵魂却去了“远方”,走向了理想的天国。毛树林的《太阳鸟》,将诗人的心灵比喻为远古传说中的凤凰神鸟,飞向理想的天堂,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把现实与理想合二为一,融为一体。
过河卒(焦红原)的《过河卒说明天》,十三行诗句让理想的鸟儿从苍古飞到今天,飞向明天,把诗人的追求幻化成成群的鸟儿,一直在飞翔,一直在寻找,其动力就是“许多想法仍没实现”。老盖(王怀钦)的《回归》,用四个自然段描写了第一场春雨带给诗人的联想,诗句的许多意向是跳跃式的,但又拴在隐约的理想的绳索上,像夸父一样追逐日车。向前的《放飞心情》中,有一句“我愿蚊蝇有个好心情”十分特别,诗人通过博爱情怀,尽写人与自然、与人类自身和谐相处,远离天灾人祸,当是我们共同的梦想世界、理想社会。
说完上述五位诗人的四点共同之处,再谈谈五位诗人诗歌语言的不同风格。秦戎(高天佑)的诗歌语言,受唐诗的影响较深,大都比较平实,没有突兀之处,但绵里藏针,蕴含了高远的思考和深邃的寓意,文字语言的运用已经炉火纯青,老道自如。毛树林的诗歌语言有书卷气,有古风,显露出知识分子特有的忧患意识,其诗句往往给人以凝重、深沉的感觉。过河卒(焦红原)的诗歌语言有诗经国风的韵味,偏向于民歌体,口语化,把诗人的哲思用乡土语言表达出来,别具一格。老盖(王怀钦)的诗歌语言比较奇骏,有李贺的风范,遣词造句独特,营造的意境变幻莫测,引人入胜。向前的诗歌语言则倾向于现代白话诗歌常见的样式,但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是趋于成熟的表现,有的诗句活泼流畅,有的诗句性情毕现,有的诗句雨帘朦胧。五位诗人都是“这一个”,独树一帜,互不雷同,很好辨认。
结集在《得陇望蜀诗丛》中的五位诗人的所有诗作,都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含金量纯度为999,是他们多年来潜心创作的诗歌精品,是陇南诗歌的典范之作、样板之作,是诗人对陇南这片土地和人民养育之恩的倾情回报,是对建设“陇蜀之城”的精神奉献。其出版发行具有里程碑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可庆可贺,可圈可点!
总之,拜读五位诗人以自己饱蘸心血创作的诗歌大作,可以唤起我们对于先民的崇敬之情,对于这片热土的感恩之心,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激发我们热爱家园、建设家园、赞美家园的乡愁情怀,从而激励我们为陇南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限于篇幅,就此打住,言不尽意,深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