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中和论

中华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中和。“中和者,大则天地、中则帝王、细则昆虫草木,皆不可须臾离者也”。太极拳之所以名为太极,即取意于阴阳的对立统一。太极图既有阴鱼阳鱼的对立,又有两鱼在圆圈中的统一。两者相异对立取其中,阴阳协调统一得其和。阴阳相对,由中而和,二气合一,便是太极。阴阳之间这种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的结构与平衡和合、和谐协同的“和”的关系,便是中和。

太极拳取法于阴阳而运用于中和。“极阴极阳为中,阴阳相半为和”。中是阴阳两气的极盛状态,故“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就是要分清阴阳虚实,把两个极端调和起来,此谓“中”,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正状态。和是阴阳两气的平衡状态,故上下内外,浑然一体;开合变化,皆是一理;连绵不断,贯串一气。此阴阳合一、如环无端之境,是为“和”。既中正安舒,又和顺圆活。由中而和,自能中定。

中定是太极拳十三势(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中的最后一势“定”的全称。它在五行中属土,故又称中土。它是十三势的根基,没有中定,十三势就不能成立。太极拳是先有中定,然后有十三势。由中定而形成的“中定之力”,是太极拳各种劲力的根源。可以说,中定是太极拳的灵魂,没有中定,便没有太极拳灵动变化的运用。中定在字面上的意思是中正稳定,而在太极拳中却是别有洞天。欲求中定之力,须从中、正、平、稳四字中去悉心体会。

中:分清虚实,调和持中。中在得横,胯平保中。杨澄甫在《太极拳说十要》中说:“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虚实即是阴阳,分清虚实,是执其阴阳两端,调整平衡而持其中,此乃“执两用中”儒家思想之体现。“中”在《十八在诀》中解释为“中在得横”。此“横”是指两胯根(髋关节的股骨头)横向松开,并调整致水平状态。以调和阴阳,保持身体的平稳。故“横”可简要地理解为稳,身法中正平稳有赖于胯根的横平。胯在全身的虚实调整中至关重要。胯平则虚实得中;两胯若一高一低,则虚实太过,过则失中,身躯必定歪扭。所以,胯平得横是保证身法中正的前提。

正:中正不倚,垂直不偏。腰间松活,定在有隙。太极拳的身法要求是“身躯宜中正而不倚,脊梁与尾闾,宜垂直而不偏”(杨澄甫《太极拳之练习谈》)。“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杨澄甫《太极拳说十要》)。此“腰隙”即是《十八在诀》中“定在有隙”之“隙”。意指脊柱各椎体特别是腰椎之间的间隙(椎间盘位置)均要松开灵活。“松腰”就是腰隙松活。腰隙松活有利于脊柱的正直,并使虚实变化更为轻灵。其他如肩、肘、胯、膝、踝等全身的关节也要松活,使身体的各部位都松沉于足下,方能稳定有力。所以,“隙”就是活,活中取定。

平:架在四平,眼手肩胯。心平气和,阴阳两半。杨澄甫晚期定型的八十五式太极拳,内称“四平拳”或“四平架”。四平是眼平、手平、肩平、胯平。它不急不缓、不高不低、老少皆宜。但其不阴不阳、不虚不实,不沉不浮,中正平和的真实内涵,却不是人人都能领悟得透的。

稳:中正安舒,泰然自若。虚实相生,沉稳轻灵。稳,是指重心的稳定。欲求重心稳定,首先要做到上述中正平三义;其次,重心变动时腿不但要坐实,实中还要内含虚灵之神意,才能转变轻灵;再次,虚实须致极,才能虚实相生。迈步时虚实转换要做到“动步时重心定,定步后重心移”,如此重心移动才能轻灵平稳。总之,在动态变化中须留心体验“沉”与“轻”的感觉,以求“一足行拳”的佳境。如能从一足着地的行拳过程中保持重心的平稳变化,则可随时能中,这对于太极拳“守中用中”的应用则极具意义。

中定可以产生力量,这种由中定而生之力,称“中定之力”。中正平稳,得其中定。中定之力,得于中土。“定之方中足有根”,此拳诀指明了中定之力生于足下,这种足下之力也称“根劲”。人依靠地心的引力而站立于地面,而地面的反作用力又使足下产生向上的支撑力。这种向上的反作用力就是中定之力的来源。所以中定的运用能够产生“由脚而腿而腰”,最后“形于手指”的力量,这种“其根在脚”的力量就是中定之力。

柔弱的柳树,依赖深扎于大地的根系,可以从容地在风中飘舞。不但能守中而不离位,而且可以完全地做到舍己从风。风急则急应,风缓则缓随,“沾连粘随不丢顶”。杨澄甫给长子杨振铭定字“守中”,可见中定在太极拳中的重要地位,真乃能得“中”者得太极也。

和者,调也。调阴阳,调虚实,调上下,调内外。调平衡,得中用。于己调中,于人用中。太极拳的应用法则,不离“守中用中”四字。只要做到中正平稳,才能调和守中。守中的关键,是用腰胯转变虚实。用中则有赖于“听劲”。听劲可简单地理解为皮肤的触觉,由皮肤灵敏的触觉去感知对方的意图。如果行拳时两手心出现“气团”,说明听劲功夫已初步“上身”,再在推手中勤加训练,听劲便日益精进。用中之时,全凭这一丝触觉去感知对方,并瞬即产生反应,完全不经大脑思想,纯是真意使然。用中之绝妙,是感知对方的中线(百会直通会阴的中轴线)而予以控制。发放可一击即溃,锁住则使人进退失据。中线一旦被控制,两脚立时浮起,根劲全失。想立站不稳,想退摆不脱,想进不由心。只好任人摆布,再无反抗余地。故对敌之时,最重守中。失中则失根,失根则失稳,失稳则失定。中定既失,满盘皆输。所以,“守中”是太极拳立身之本,“用中”是太极拳神妙之用。

中和之理,如秤称物。“执其两端,乃所以用其时中,犹持权衡而称物轻重皆得平”。用杆秤称物时,秤杆两端的虚实为阴阳,调拨秤砣使秤杆水平之时,两端相平为“和”,秤耳之处为“中”,手提秤耳为“持中”,整秤各处平衡和谐的状态为“中和”,操作实践为“致中和”。阴阳两体,由中而和。天地万物无不以阴阳中和为根本法则,天得其而正,地得其而平,物得其而中,人得其而稳。中正平稳,阴阳得和,乃生中定之力。中定生力,中和致用。守中用中,拳之奥妙。太极拳者,分虚实然后求中定,调阴阳然后致中和。太极拳之应用,全在“执两用中”。太极拳之妙境,即在中和。故孙禄堂先生有言:“拳术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无充妙也。”

中为先,和为贵。中立不倚,和而不流。为人处世,高风亮节。此乃我中华民族之矫健品格。立身中正平稳,求其中和致用,乃太极拳之本然。求之中和,用之中和。“中和在我,天人无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