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全文”简直是噩梦,为什么还要学习文言文?苏轼:呵呵
在学生时代,每个人就经历过一场噩梦,那就是对文言文的学习,特别是每篇文言课文后面那五个字——“并背诵全文”,侵占了多少中小学生的休息娱乐时间。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一说起文言文就皱眉头,其中大多数除了学生时代课本中那些文言文之外,就完全没有读过其他文言文,不读的理由也很简单,温柔点的说“看不懂”,暴躁点的说“读来有什么用”?
文言文真得那么可怕吗?为什么都是汉语,现代人就很难读懂呢?被抛弃了100多年的语言形式,真有必要去学习吗?
说起来,文言文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确实没有什么用,但文化需要传承,如果想要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那还真得好好研究文言文,毕竟就在100多年前,中国还在使用文言文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文言文中的秘密,说不定会帮你客服“文言文恐惧症”,甚至有可能爱上这种语言形式呢!
1、什么是文言文?
到底什么是文言文,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对此做过解释: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从王力先生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文言文是一种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言。
我们日常生活中交流的语言,分为口语和书面语言,口语就是我们平常面对面说话的方式,书面语言则是指书信、文章中所采用的叙述方式。
在最开始的时候(先秦时期),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并不大,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口语的演变,人们说话和书写的差别越来越大,“文言文”就逐渐成为了书面专用,即便是今天我们都采用白话文,在说话与写文章的时候,也会有差别。
比如老师在给同学写期末评语的时候,一定会写:“该生在校期间表现良好,热爱劳动……”,如果用口头语进行书面叙述,就十分奇怪了:“这个学生在学校里面乖得很,又勤快……”老师把评语写成这样,家长多半要揪心孩子在学校到底学到了什么玩意儿。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古人平常说话也是满口“之乎者也”,古人的口头语也是说白话,穿越回古代,只要不提笔写信,日常交流还是能应付过去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文言文是相对五四后发展成熟的白话文而言,在古代并没有文言文之说。
文言文有十分明显的特征,比如注重用典、讲究对仗和音律等,而且语言简练,古代文人们在文章方面为了卖弄自己的才华,把文章写得越来越浮夸,自魏晋到唐朝,形成了“虚有其表”的骈文,在唐朝中期,由韩愈领衔,发起了“古文运动”,就是要去其繁华,回归通俗。
韩愈的古文运动初见成效,但好景不长,唐末五代时期文风又变得浮夸华丽,到北宋时期,欧阳修等人又发起了“新古文运动”,从此宋朝的散文进入了巅峰时期,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赤壁赋》等,都是文言文中的精品,也由此诞生了“唐宋八大家”。
2、文言文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
前文中,我们引用王力先生的解释,对文言文有一条基本定义: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
学者们通过研究,普遍承认文言文与先秦时期的口语是基本一致的,如《诗经·国风》中的大量诗歌,都是采集于当时民间的歌谣,而《论语》这种记载语录的书,就基本上都是对口语的记述,从中可以看出先秦口语到底是怎样表达的。
但历史要向前推进,语言也要不断发展,文章与口语就逐渐产生了距离,这种现象被称为“言文分离”。简单来说,早先人们使用的口语,在生活和时代的变化中,已经跟不上人们的节奏了,所以口语的变化就超越了书写的变化,于是口语和书面语言的差别越来越大。
如果你翻看汉代的古籍,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先秦古籍上都有汉朝学者作的批注,而且不同学派的人批注都会有差异,这说明汉朝普通人已经看不懂先秦文章了,需要有专家来进行解释,从这个意义上来,先秦时期的文章对于汉朝人,就相当于是“文言文”。
语言越往后发展,也就越口语化,唐宋之后,言文分离的现象越发严重,文人在写文章的时候,还经常用一些口语化的词汇来辅助表达,比如被苏轼使用到登峰造极的“呵呵”:
“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与陈季常》
这是苏轼在于好友陈季常的书信中,表达睡觉使人快乐的一段话,其中赫然一个“呵呵”,如果不了解东坡的写作风格,你一定会以为这是后人恶搞的吧?
明清时期,传统文学中文言文还保持着它的高姿态,但口语化的表达明显更符合普通百姓的口味,于是各种白话小说大行其道,明朝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清朝的《红楼梦》,稳稳占据着中国白话小说的巅峰。
不仅如此,在皇帝的朱批也经常出现卖萌的语言,像康熙皇帝喜欢在朱批中写“知道了”这种高度口语化的词,雍正皇帝更是喜欢卖萌,竟然写出了“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
这些朱批中,我们也能感受到高高在上的皇帝,那可爱接地气的一面。
到了近代就更不用说了,在胡适、鲁迅等人的努力下,大力推广白话文,其目的也是为了消除言和文的差别,要“以我手写我口”。
如今,书面语言和口语几乎没有太大差别,都是采用白话文,这确实是一种更加高效,更符合现代人的交流方式。书面语既然源于口语,那么为什么不随着口语的变化而变化呢,这种变化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如果你有兴趣,翻开一本《古文观止》,里面记录着从先秦到明末的222篇经典文章,从头看到尾你特别清楚地看见语言的发展过程,一开始看先秦的文章,几乎需要逐句逐字地查阅资料才能理解,在看到最后明代的文章,你会发现自己几乎不用查阅资料,也能流畅地看完一篇文章,这一方面说明你的语言功力进步了,另一方面也正说明了,语言和文章,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在不断向着通俗易懂的方向发展。
喜欢记得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