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还是坏小孩?评价孩子不应简单贴标签
近期刷爆全网的高分网剧《隐秘的角落》引发热议,起始于悬疑推理,收结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法治等。三个主角代表的三种类型的“坏小孩”,再度引出社会各界对原生家庭和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反思。这背后其实是社会、家庭、学校对于孩子的评价,以及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评价问题。什么样才是“好孩子”?什么就是“坏孩子”?还有那些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社会各界都在用各自不同的角度和标准来评判、要求和规训孩子,让孩子在多重标准、多重情境、多重眼光中逐渐形成了“多面人”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朱朝阳是“好孩子”的代名词,智商高、学习成绩好,虽然性格略显懦弱且缺少朋友,但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孩子”;严良是小混混的典型,偷抢打架极其叛逆,“坏孩子”的即视感;普普则是女孩柔弱可爱外表下拥有隐忍成熟内心的代表,游离于“好与坏”之间。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外界根据他们的外表和行为,用同一的标准来评判,给他们简单机械地贴上好或坏的标签,但每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及其丰富多样的人生历程却被忽视。而他们的共通之处,则是由于家庭变故衍生出的种种经历,带给他们异于同龄人的成熟与复杂。这部剧中折射出社会化过程中的现实与无奈,与学校、家庭教育中的理想和美好的撕裂感,使得每个小主人公从童年的单纯迅速“变坏”,在选择相信“童话”还是“现实”中挣扎。
信息爆炸的社会转型期,我们又应该如何通过评价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呢?不久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提出的“四个评价”——“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政策对接实践的思路。
转变评价的观念,首先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好的童年是人一生的“心理资本”。而学习成绩和排名,只是多彩童年中必要非充分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是评价的唯一标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评价的维度也应是面向所有儿童,无论性别、民族、区域、家庭背景等差异,最终指向其全面发展,“全面”在纬度上应真正回归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在经度上应重强化过程。
要有机融合社会、学校、家庭一致的价值导向。随着教育发展的“全社会教育”路向,社会、学校、家庭之间的壁垒不断被打破,不同主体的评价和虚拟化同伴关系的快速发展,叠加作用于儿童,会使尚未建立起稳定、正确价值观的儿童,产生混乱和迷失,也会造成“多面派”的现象。“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是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学家的共识,教育以其特有的价值属性,与每个个体生命历程联结,教人向善。因此,要尽量构建全社会多位一体、以德育为本的价值体系和评价机制。
要注重显性语言和隐性行为习惯的互动内涵。笨、懒、磨蹭、反应迟钝等评价,无论是出自家长、教师还是同伴,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视为伤害孩子自尊心、学习动力、互动关系的语言暴力。而“我都是为了你好”“好好学习其他不用管”“你现在不懂”这种伴随着司空见惯的养育行为的情感单向输出,也饱含着“情感绑架”和专断的评价观念,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因此,成年人更要有意识地注意,在显性评价和隐性行为中,克制“自我中心主义”和双重标准,不“越位”评价,不高标准要求他人低标准对待自己,应以同理心换位思考,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关注儿童发展的真实动机和过程,帮助每个儿童在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人生道路中成长成才。(作者:王学男,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责编:田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