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师微课系列:你不能不知道的“反问”

(图片源自网络)

彭老师微课系列

写在前面:对于反问这个东西,情有独钟。好奇怪,小的时候,常遇见很多目不识丁的乡里乡亲,却将这个很专业的修辞手法话里话外运用得得心应手炉火纯青。显然,这玩意儿有时并非一个技术活。哈哈。

——彭荣辉

你不能不知道的“反问”

同学们好,我是彭老师。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的一个话题是:你不能不知道的“反问”。

大家知道,和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和设问一样,反问是一种常用的修饰方法。那么,什么是反问呢?反问是借助疑问句来传递确定信息以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的一种修辞方式。换句话说,它是用肯定或否定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否定或肯定的含义。大家用心看,这个表述其实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用肯定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否定的意思;第二,用否定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反问。

我们看这个句子:这件事难道是你做的吗?

这就是典型的用肯定的疑问句形式来表达否定的意思。这件事难道是你做的吗?意思就是:这件事不是你做的。

我们再看一个句子: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这就是典型的用否定的疑问句来表达肯定的意思?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意思就是: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通常,我们将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述的句子,统称为反问句。刚刚两个句子,如果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我们说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如果问这两个句子是什么句子,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反问句。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反问是无疑而问”,通常表达者是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因此,反问句不同于一般问句。反问句的语气要比直陈句强劲有力有利于表达鲜明的爱憎态度

刚刚列举的两个句子,你看第一句“这件事难道是你做的吗”,意思是,这件事不但不是你做的,而且不是你做的,这其中明显暗含蔑视、挖苦与讥讽。再看第二句“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意思是,海上日出不但是伟大的奇观,而且是伟大的奇观,这其中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与赞美。所以,两相比较,反问句不仅加强了语气,感情色彩也明显比陈述句强烈的多。

所以,简单来说,反问句是问而不答的句子,但答案却蕴含在疑问之中。与另一个修辞手法设问不同,它是有问没答,而设问则是有问有答。虽然有问没答,但答案却在问题之中。

反问句有两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即“难道……吗?”和“怎能……呢?”上面的第二个例句,也可以这样说:“难道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海上日出怎能不是伟大的奇观呢?”“难道”的位置,可以放在主语的后面,也可以放在主语的前面。所以,“难道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也可以说成“海上日出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提到反问句,我们很自然就想到陈述句。因为反问本身就是用肯定或否定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否定或肯定的含义。所以,从这个逻辑上来说,两者之间可以互换。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其实只需要两个步骤:一、将选定的合适的表达方式即“难道……吗?”“怎能……呢?添加到句子适当的位置,或者删去(当然,陈述句的末尾应是句号,而反问句的最后只能用问号);二、把句子里原先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语进行一次再否定,即将“是”改成“不是”,将“有”改成“没有”,将“不是”改成“是”等等。

譬如下面两个句子:

1. 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2. 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这是两个反问句。如果把它们换一种方式表达,写成陈述句,知道了上面的方法,改换起来就很简单。第一句,将固定句式“难道吗”删掉,把原句的“不是”改成“是”,再把句号的问号改成句号,就可以了。这样一改,原句就可改成: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同理,第二句,先把“难道吗”删掉了,把“是”改成“不是”,再将句末问号改成句号,句子就改成:打仗不是为了多杀人。

反过来,将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直接反其道而用之就可以了。

那么反问有什么好处呢?其实,前面已有表述。总结一点,就是: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具体到某个特定的语境和特定的句子,大家可以借由这个表述灵活理解和表达。

好,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的阅读和表达中,多多领会,多多运用。最后,给大家留下两个句子,大家有兴趣,可以改一改:

例1: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否定的内容:例如: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

例2: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例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

同学们,再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