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越王勾践欲杀范蠡,没想到成就了商祖陶朱公
鸟尽弓藏
公元前493年,越王勾践在会稽山被吴王击败,不得已之下投降保全性命,越王勾践和范蠡君臣二人入吴为奴三年。期间就是著名的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多年来励精图治,最终凭着范蠡的辅佐和文种“伐吴七术”的帮助下消灭吴国。
常言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虽然灭掉吴国成就一番霸业,但是因为范蠡和文种二人的能力太强,功高震主之下,对二人逐渐生疑。
之后范蠡收拾行装离开越国,但是为越王献上灭吴七术的文种就没能保全性命了。范蠡离去时,曾给文种写了一封信,劝说其早日离去,只不过文种看完后并没有选择离开越国,而是一直在家称病不参与朝事。
没想到即便是如此,也有人诬陷文种这是要反叛的迹象,于是越王就赐剑让其自裁,说道:“你曾经为我献上灭吴的计策,我只用了其中三种就打败吴国,其余四种你就为我替先王试一试吧。”文种只能听命自杀身亡。
布衣之极
范蠡辅佐越王时,已经位至上大夫、上将军,军政无一不精,离去后先是去了齐国改名换姓,在当地从事农业生产。不久后在范蠡一家人的辛苦治理之下,就积累了数十万财产,当齐国听闻后,认为他是一个有贤能的人,于是送去相印请他做了国相。
当时是农业经济时代,最主要的商品就是粮食,多年从事农业生产的范蠡对此更是熟悉。在以前农业产品都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每年根据季节天气不同,产量自然也就大不一样。
再加上时不时的会遇上旱灾、涝灾,更是可能颗粒无收,导致粮价大涨。于是范蠡就采取贵抛贱买的策略,他认为商品的价格如果贵到极致就会下降,如果低到极致就会上涨,根据这一理论,很快就带着周边的人一起富了起来。
经商之道
范蠡“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的思想无非是对价格的掌控,当商品价格高的时候就要视作粪土一样迅速卖出去,当价格低的时候就其视作珠宝一般大量买入,那么如何预判价格的涨落,就是致富的关键所在。
因为旱年丰年的循环,不愁没有机会再度购入货物抛售,如此他就在粮食丰收的时候便大肆购入,等遇到旱年价格高涨的时候就尽量抛售,不久就富甲天下名声远传。
《陶朱公经商十八则》: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参考文献
《史记》
《陶朱事业,端木生涯》
《陶朱公:浙商远祖的智慧》
《下海致富陶朱公》——翁礼华
-作者-
百川,愿作一介撰史人,笔尽中华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