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如何把“送别词”写得清新俏皮?

送别的情绪通常应当是悲伤的,但也有例外,比如宋代词人王观就有一首词,将送别表达的清新俏皮。这次我们就来读一读他这首《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水是眼波横)
这是一首送别词,但乍一看,它似乎该是一首情词,因为开篇就写眉毛眼睛,又跟着写“眉眼盈盈”(“盈盈”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美女的美好),字面上实在像一首标准的情词,但实际上,这却是一首送别词,因为小标题里就明明白白地写着:“送鲍浩然之浙东”。
(山是眉峰聚)
王观是江苏高邮人(也有一说认为他为如皋人),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累官大理寺丞,曾知江都县。鲍浩然,我们在现有的资料里已经查不到这个人,只能从这首词里知道他是浙东人。在宋代,“浙东”是“两浙东路”的简称,位置在现在的浙江省衢江、富春江、钱塘江以东地区。
从这首词的词意看,写这首词的季节,当是春末,因为送别之地,春天已经归去,而浙东应当正值春时,送别地当在北方,一句句读一下:
(欲问行人去那边?)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用水来形容美人的眼睛,用山来形容情人的眉峰,这是常见的比喻,但这里的这两句,却是巧妙的双关,既写浙东的山水之美,说那里的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那里的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实际上还俏皮又巧妙地借指浙东之地的人——鲍浩然的爱姬——的容貌之美(据说鲍浩然有爱姬在浙东,这一次他是要去探望她)。
因为,欲问行人去那(哪)边?眉眼盈盈处。好友要去的地方,是那眉眼交汇、山水清丽的浙东,那也是他爱姬的所在之处。你看,这很俏皮,有两层意思:既可以说是江南之地(浙东)的山水清丽明秀,就如同女子的秀眉和媚眼,又可以说是,那里有一个盈盈眉眼的美人正在等着你,因为古诗有“盈盈楼上女”,显然,这里的“盈盈”也指美人。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也不是没有愁绪,因为刚刚送走了春天,现在又要送别朋友了;但并不悲凉,因为春天虽然是无奈送走的,这次送君离开并不是伤怀的远行,而是友人的归乡。两个“送”,讲淡淡的愁意;两个“归”,又写出了送别的轻松,显然,这不是一次悲伤的离别,或者也有淡淡的别情,但很快冲淡在明快的字句里了。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最后一句实在俏皮。因为这一句既指季节的转换,也指人事的欢愉。浙东在南方,友人去到那里,那里该当正是春天,这一去,似乎是友人在追赶春天,如果赶上春天,就一定不要辜负这大好春光,这是字面的意思。
(若到江南赶上春)
字面背后,还有一层,依然有调皮的意思:你到了那里,如能和你的心上人相聚,你千万要把握住这情感生活里的“春”,“春”又隐隐暗指了友人的男女之情,有戏谑的意思,既俏皮又清新,同时又分寸准确地表达了朋友之间的亲近。
(千万和春住)
这首词我们不用细细分析,《卜算子》词牌本就是短词,词人把这首词写得浅明、轻松、活泼,词义清新,它的妙处在于它既有巧妙的比喻,又有俏皮的双关,细细品味,这样的小令,要比那些送别之际故作感伤的应酬之作好上太多,它既巧妙地表达了送别之情,同时又俏皮地送上了美好的祝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