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只能是历史垃圾吗?
上
谭邦和教授呼吁“写真文章”
谭邦和教授
6月7日中午,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各地作文题引起社会热议。
热议每年都有,但往往就像一阵风,吹过之后复归平静,一切照旧。其实,关于作文教学,我们中学一线教师更需要一些冷思考。
近日,《中学语文》2017年7月上旬刊头条专稿刊发了一篇题为《孩子们已经编不下去了!——谭邦和评2017高考作文题兼及作文教学的改革》的文章。
这是收心斋小编在高考期间对谭邦和教授的一篇专访文章,收心斋6月7日当天首发阅读量7000+(点击阅读全文:孩子们已经编不下去了——谭邦和教授评2017各地高考作文题兼及作文教学的改革),但是从各方反馈情况来看,大家对这篇文章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谭教授对全国九套作文题特别是全国卷一的点评文字上面。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点评今年的作文题之外,文章还有三段文字是对今后作文教学改革的思考,可以说谭教授文章的重点还在后面:
说到最后,忽生感慨。前几天一个亲戚家讨论刚上初中的孩子的教育问题,那位辛苦的妈妈决定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高中。她说她眼睁睁看着一个挺聪明的女孩陷入了作文的困境,里边讲的全是一些假话空话套话,她觉得孩子已经编不下去了,她自己也已经看不下去了,从初一到高考,还有五六年,一想到孩子的作文就有些不寒而栗。
这种感受,绝非个案。其实不仅孩子们编不下去了,家长们看不下去了,老师们也有点教不下去了。我曾经在课堂上问过大学生、研究生,你们的高考作文有留下来的价值没有,他们便一起摇头。问一些高中语文教师,说起作文教学,也多苦恼不堪。这些年,大学生、研究生们的写作能力、文字功夫呈现整体下滑的趋势,言之成理、文从字顺、自然感人的文章,竟然成了罕见之物。
原因何在?应试作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贯制地流行假大空,是不是症结?我们的高考作文作为语文能力评估的一个方面,固然应该有写作技能的检测功能,但几乎所有高考作文都是一些随即就将成为历史垃圾的废纸,真的只能这样吗?可不可以讨论真问题,可不可以发表真见解,可不可以出现一些真有价值的文章,其实回首中国教育史和瞭望别国的高考作文题,并非全无可能。
高考作文以议论文为主要文体,也有少数题目允许写记叙文。我想,议论文是干什么的,不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吗?我希望我们的高考作文命题和高考语文阅卷,对高考作文教学形成良好的导向,那就是帮助我们考生重建尊重事实、服从逻辑的写作理念,返璞归真,面对真实的世界,面对真实的生活,讨论真实的问题,发表真实的见解,抒发真实的感情。从假大空里挣脱出来,走进一个心灵自由的写作天地。写真文章!
下
作文教学的三大苦恼
说起作文教学,一线语文教师确实有很多苦恼。
一是编作文的习惯早已养成,观念改变很困难。长期以来,老师表扬学生总是会说,“这孩子很听话”,学生从而习惯于听话,而不敢说话,久而久之就不会说话了,在写作文的时候只好胡编乱造。老师可能说过,公交车上要给老人家让座,学生于是记住了,写作的时候就编造自己给老人家让座的经历。我在高一的某次月考中发现,一个班竟然有四五个学生通篇记叙自己给老人家让座的经历。后来我问学生,是真的吗?他们笑着说,编的。
二是没有配套的写作教材,写作教学不成体系。60分作文可谓语文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关于作文教学,我们在考试之后念几篇范文就够了么?我们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多写就可以了吗?显然不行的。而高考作文到底要考察些什么?似乎没有明确的表达。作文教学到底该教些什么?似乎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一线语文教师,特别是像我这样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在写作教学的实践中往往不知所措,而我们的学生在提高写作水平的道路上也就更加迷茫。
三是阅读重视程度不够,阅读教学困难重重。这里在探讨写作教学,怎么又说到阅读了呢?事实上,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量的阅读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没有阅读积淀,写作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写作能力的提升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发展过程:先要大量阅读别人的言语,从而认知普遍的语言规律,最后创作属于自己的言语作品,学会表达写作。换言之,写作往往就是始于模仿,成于创新。
说到底,这些道理谁不懂?但落实很困难,因为阅读见效慢,大家等不起!写作也似乎拉不开分数差距,不如多做几个数学题!所以,在刷题出成绩的当下,学生读书往往没有时间,语文的阅读课也很难得到充分保障,有效的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探索更是任重道远。
谭邦和,男,华中师大文学院古典文学教研室教授。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三国演义》学会会长。1999年以来参与教育部组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参加制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及国家级教师培训、语文高考研究等工作。现为教育部中小学教材评审专家,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华中师大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受聘担任文华学院中文系主任及该校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彭志友,男,湖北恩施高中语文教师,教育公众号《收心斋》主编。
样刊与赠书
核按钮系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