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火归元引火汤
引火汤出自于清代医家陈士铎《辨证录》,由熟地黄、巴戟天、麦冬、茯苓、五味子组成,具有滋阴补肾、引火下行之功效,是为阴蛾者而设,也是引火归原法的代表方剂之一。引火归原法为中医治病法则之一,它是治疗虚阳浮越、肾火上升的方法,属于“热因热用”的反治法,具体应用主要是在滋阴补肾的同时加少量附子、肉桂之类以“引火归原”,使虚火敛降,阴平阳秘。引火归原旨在引火下潜,使阳归肾宅。当病属阴虚阳浮,虚火上炎之证,而用养阴清火之药无效时,可考虑应用“引火归原”之法。
患者1,男,83 岁。初诊时间: 2019 年 8 月 27 日。患者主述为下肢凉、上身热 1 年。自觉下肢冰凉,虽暑天也需穿厚绒裤、盖棉被,上身热则虽冬季也只穿单衣。进入夏季后症状逐渐加重,平素口干口渴,喜饮凉水,食欲可,小便热,大便不干。来诊时见其下身着棉裤,上身穿短袖,舌质淡红,苔白腻,双脉沉细。既往有轻度血糖轻度升高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曾因本病多处求医无效,各项西医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处方如下: 熟地黄 80 g,天冬 15 g,麦冬 20 g,茯苓 24 g,砂仁 12 g,巴戟天 20 g,五味子12 g,通草 6 g,天花粉 30 g。水煎取汁 400 ml,分早晚温服,日 1 剂,共 7 剂。复诊: 服药后上热下寒之感明显减轻,第二次来诊时已经脱棉裤,只需穿秋裤,盖薄被,口渴亦减轻,饮水减少,小便热感消失。累计服上方 35 剂,病愈。
按: 该患者虽然舌象和脉象并不符合阴虚火旺之象,但症状却是非常明显的上热下寒证。该案为何会起效,究其原因不外药方对症,符合病机。患者年愈八旬,肾精早衰,肾阴亏虚,肾阳虚而上越,所谓坎水不足,水浅不养龙,龙火离位上奔,故出现下肢冰凉而上半身燥热之象,与其他雷龙之火上炎出现的突发牙痛、口疮、头痛、耳鸣耳聋等都是属于同一病机的不同表象而已,故用之能取得佳效。引火汤原方中加了通草和天花粉 2 味,通草意在使其邪热有出处,天花粉主要是治其渴饮。《本草汇言》中评: “天花粉,退五脏郁热……又其性甘寒,善能治渴,从补药而治虚渴,从凉药而治火渴,从气药而治郁渴,从血药而治烦渴,乃治渴之要药也。”
患者2,男,41岁,2017年8月16日初诊。反复口腔溃疡病2年,曾间断用口腔溃疡贴、抗生素、冰硼散、维生素B2片等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此次口腔溃疡复发。现口腔溃疡,有疼痛感,凉水咽下稍快,旋即疼痛复作,伴心烦不宁,失眠多梦。舌体偏瘦质暗淡、舌尖红苔少,脉沉细。西医诊断为复发性口疮。中医诊断为口疮,证属肾阴亏虚,火不归原。治宜滋补肾水,引火归原。给予引火汤加减化裁。药用熟地黄90g,盐巴戟天15g,麦冬30g,茯苓12g,五味子9g,玄参30g。6剂,每日1剂,加水1200mL煎至450mL,分3次服。另用肉桂末2g,空腹用药液冲服。2017年8月23日复诊,服6剂后口腔溃疡面明显缩小,疼痛感消失,心烦失眠也明显减轻。上方再服5剂,诸症基本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按:复发性口疮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与自身免疫、微量元素缺乏、内分泌因素、微循环障碍等有关。中医认为以外感六淫燥火、脏腑内伤热盛为主因,病机是热壅血滞,瘀热互结,火热为患。治当清心泻脾、清泻阳明、醒脾化湿、滋阴降火。钱秋海教授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与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有关,手足少阴经皆循经入舌,肾水衰,心火旺,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火不能温煦肾水,肾水衰于下,心火亢于上,发为口疮。盖龙雷之性,恶大寒而又恶大热,大寒则愈激其怒,而火上炎,大热则愈助其横,而火上炽。故另用肉桂末引火归原,以潜浮游之“相火”,空腹服用可使“浮游之火”直趋下焦。肉桂能升能通,破其阴寒之道,使无根浮越之火得以畅通无阻回归肾宅,使水火相抱,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肾水、引火下行之功,故药到而病除。
本文节选自2019年12月 第35卷12期《实用中医药杂志》之《引火汤临床应用体会》;2020 年11月第35卷第22期《光明中医》之《引火汤临证应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