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汗出验案举隅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 闵国斌 曾革凤
陈某 女 46岁 职工 2004年1月30日初诊。
经前盗汗七年。因小产后,遂致每逢月经来潮前10日左右开始每日盗汗,以心窝处为主,经来即止。2003年曾用激素治疗3个月,效佳,但停药下月盗汗又现,他法罔效。托人邀余诊之。
诊时:视其两颧潮红,精神一般,舌质淡红,苔薄黄中有裂纹;询其月经13末次2004年1月12日,量少、色淡红、无血块,无痛经,周期正常,睡眠、饮食尚可,无口干口苦,大便正常,小溲时黄;切其脉细缓,两尺沉弱。四诊合参,此案系肾阴亏虚,虚热内扰,心液不能敛藏所致。拟滋肾养阴,清热敛汗治之。
药用:当归10g 白芍10g 生地10g 山药15g枣皮15g 丹皮6g 茯苓10g 泽泻10g 旱莲草15g女贞子15g 石莲子10g 浮小麦15g 煅牡蛎20g
水煎内服、一日一帖
二诊:进方5帖,心窝处盗汗减少,舌脉同前,效不更方。
三诊:进上方5帖,盗汗止,精神增,睡眠加深,舌苔裂纹减少,脉两尺有力。嘱其下周期经后10日始服原方10帖,嗣后用六味地黄丸合乐力胶囊连服3个月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发。
按:盗汗又称“寝汗”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阴虚、肝热皆可致之。本案始于产后气血虚弱,失治日久,延至“任脉虚……天癸竭”《素问·上古天真论》,遂致肾气亏乏,“阳加于阴”《内经》,心液不敛而汗出。选用近代学者验方:归芍地黄汤加二至,滋养肝肾之阴,二至合石莲子滋阴泻火,浮小麦、煅牡蛎收敛止汗。现代药理研究女贞子、石莲子含有黄酮类物质,辨证辨病相结合,投方10帖即肾气渐复,虚热除,盗汗止。
陈某 女 54岁 职工 2003年5月26日初诊。
八年前大出血愈后,遂见自汗、乏力、烦躁等不适,中西医间断治疗,时好时坏,或因小恙或因心情不爽或因劳累,其证加重。2月前因婆媳**,自汗、乏力复加,经人介绍来诊。
诊时:视其面色晃白,一脸倦容,舌质淡红、体胖、边有齿印,苔薄黄;询其已绝经4年,自汗乏力,动则加重,失眠多梦,偶有烦躁易怒,口干,溲黄,大便正常;切其脉弦细兼滑、沉取无力。四诊合参,此案系肝肾气阴两虚,阴虚生内热,神明被扰,心液不能敛藏,加之气虚固摄无权。拟滋肾养肝清热,益气敛汗治之。
药用:当归10g 决明籽10g 生地10g 山药15g 枣皮15g 茯神15g 莲子芯6g 泽泻10g 女贞子30g 生黄芪30g 焦白术15g 煅龙牡各20g
水煎内服、一日一帖,辅以逍遥丸
二诊:进方5帖,汗出乏力好转,失眠多梦减轻,舌脉同前,原方再进,辅以逍遥丸合刺五加片。
三诊:上方连进25帖,诸证悉除,自述体质增强,唯恐复发来诊,诊舌正常,脉弦细。拟原方10帖,做蜜丸一料,90天早、晚分服,辅以逍遥丸合刺五加片、逍遥丸合乐力胶囊替服,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发。
按:自汗·证名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三因方》认为:“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可因气虚、阳虚、血虚、痰阻、湿伤等因引起,临床以气虚、阳虚者多见。本案沿自血虚,延治日久,久病及肾,复加情志所伤,以致肝、肾气阴两虚,阴虚生热,神明被扰,心液不能敛藏,肾气一虚,肺气生化乏源,自汗复加,诸证蜂起。自拟经验方:归决地黄汤(当归、决明籽、生地、山药、枣皮、茯神、莲子芯、泽泻)加女贞子滋养肝肾之阴,莲子芯、决明籽,折泻心肝之虚火,黄芪、白术培中固表,有“玉屏”之意,重用黄芪是宗锡纯氏:“凡遇肝气虚弱……重用黄芪为主而佐以理气之品,服之覆杯即见效验”。煅龙牡镇静安神收敛止汗,再辅“逍遥”佐使之,药症契合,终收全功。
林某 女 71岁 干部 2003年8月20日初诊。
因高心病胸闷、胸痛、汗出等症住院治疗一月有余,血压控制,胸部症状悉除而出院。出院时汗出未止,动则加重,西医曾用补钙等治疗罔效,慕名前来诊治。
诊时:视其面色晃白,汗浸胸背,头额浸浸汗出,精神不振,舌暗淡边有齿印,苔薄兼黄;询其血压已维持适宜范围,胸部无不适,心电图正常范围,睡眠、饮食尚可,二便正常,但感四肢乏力;切其脉细滑数,未及结代,沉取无力。四诊合参,此案系心气不足,固摄无权,心液无从敛藏。《素问·宣明五气论》:“心为汗”。亦称“汗为心液”。因心血由津液所化,汗由津液所泄,故大汗不仅散热而耗气,也会伤及津液而损于心血。如此恶性循环,心气不复,汗出难止。拟益气固表、养阴和营、生津敛汗。
药用:红参4g 麦冬15g 五味子12g 炙甘草10g 桂杖6g 白芍12g 大枣10g 黄芪15g 白术15g 防风10g 煅牡蛎30g
二诊:进方3帖,非动汗止,舌脉同前,原方再进。
三诊:共进上方12帖,诸证悉除,自述健若常人,诊舌正常,脉细兼弦,沉取乏力。嘱其间断服用本方,或用参脉口服液合玉屏风口服液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乃七旬高龄,患高心病数年,心气不足,经住院治疗,血循系统病症未见,但心气未复,心液敛藏无权,自汗不止,拟参脉散加桂枝倍芍药汤,减生姜发散之弊。方中人参、炙甘草、桂杖、益心气通经脉利血气,麦冬、五味子、大枣、白芍养阴和营,景岳氏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以辅阳气之生,制阳药之燥;再合“玉屏”加煅牡蛎补益肺气,固摄止汗。三方合用,标本同治,气阴兼顾,疗效神速此乃谨守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