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作家】张兰洲:怀念秉烛夜读的那段时光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08】

怀念秉烛夜读的那段时光

河南内黄        张兰洲

出生于七十年代的我,在上初中、高中的那段时光里,一度有过数九寒天秉烛夜读的画面,至今仍然萦萦在目、挥之不去,似乎就在昨天。
那时候自己虽然算不上个学混混,但是当天老师布置的各门功课作业仍能独自完成。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除了假期外,脑子里装的最多的还是书本。父母整天的谆谆教诲时刻萦绕耳畔,老师的言传身教更是洗耳恭听。从小我就喜欢语文课,每次语文老师夹着书本走向讲台,我的精气神立马斗转360度,特别是听老师朗诵书中那一段段优美撼人的文字,让我总是呆呆地沉醉其中,不可自拔。也许这就是我天生与文字有缘的渊源吧!
那时候,除了早自习外,每天上、下午共六节课。尤其是到了冬天、天短夜长,老师为了巩固补强学生们的学习成绩,经常在寒风刺骨、漫漫冬夜的间隙添加两节夜自习。
那年月,农村的供电效果远不及城镇。隔三差五,特别是夜晚常常停电。导致夜晚的乡村一片漆黑,平时就很节衣缩食的农家人更是不敢浪费,没有什么手头要紧的家务活,晚饭后八点钟刚过,就闭门上锁、吹灯入眠了。我们上夜自习的同学们可就倒霉了,家里停电了,学校肯定也是漆黑一片。但是,老师事先安排好的夜自习还得去上。这下只好在晚饭后,趁母亲刷碗之时硬着头皮、耷拉着脑袋向她要买蜡烛的钱!当时曾经记忆犹新,每包红蜡烛是3元(红蜡烛细小每根5毛钱、每包6根),每包白蜡烛是6元(白蜡烛较粗些每根1元、每包6根)。勤劳善良、通情达理的母亲总是停下刷碗的家务,用腰前系着的花格布围裙将双手轻轻一擦,再将花格布围裙随意放下,左手轻抹围裙,右手则插入裤兜,瞬间掏出一个黑色的皮U布钱包。左手攥着,右手很熟练地将6元钱(1张5元1张1元共两张纸币)塞给我。我伸出余温的双手慌忙接住紧紧攥在手心,生怕这6元钱飞走。但这时我的心里面却是暖意融融,因为终于顺利拿到了上夜自习买白蜡烛的6元钱。
然后母亲告诉我:“买上蜡烛后,到学校课堂好好温习功课,珍爱蜡烛,珍惜时间,不要搞浪费!”我轻吮一声背上书包,健步如飞地跑向学校。
快到了学校门口,我走进路边的小卖铺却买了包3元钱的红蜡烛。我心里是这样想的:“少花一分是一分、能省则省,因为那是父母的血汗钱!红蜡烛虽细小,但烛光却同白蜡烛是一样的光明!”
此时此刻,我点上红蜡烛坐在温暖的教室里奋笔疾书,不敢怠慢时间的流逝,更不敢辜负慈母的一片良苦用心啊!
恍惚间,脑海中闪现出明代诗人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慈母的一席话,让我感动倍至,更让我授用一生啊!
从初中到高中,在漆黑寒冷的冬夜,每逢我们上夜自习,我总是用较少的钱买红蜡烛去秉烛夜读!因为心中不敢有丝毫的怨言和不满,更多的感念则是用自己的良好学习成绩去回报父母!
蜡烛虽小,烛光璀璨!
母爱如天,情深似海!
难忘儿时故乡的父母!
犹念昔日故乡秉烛夜读的那段难忘的时光!
往期精彩回顾:
【中州作家】张兰洲:又是一年小雪至
【中州作家】张兰洲:娘的唠叨
【中州作家】张兰洲:游唱于乡间的二瞎子
【中州作家】张兰洲:儿时麦收的记忆系列——颗粒归仓⑥
【中州作家】张兰洲:儿时麦收的记忆系列——扬场⑤
【中州作家】张兰洲:儿时麦收的记忆系列——割麦④
【中州作家】张兰洲:儿时麦收的记忆系列——磨镰刀③
【中州作家】张兰洲:儿时麦收的记忆系列——箍场②
【中州作家】张兰洲:故乡的桥
【中州作家】张兰洲:端午节的记忆
【中州作家】张兰洲:母亲的搓衣板
【中州作家】张兰洲:儿时麦收的记忆系列——小满会
【中州作家】张兰洲:回荡在乡间的冰棍叫卖声
【中州作家】张兰洲:怀念故乡的老物件簸箕

【中州作家】张兰洲:我那要强的母亲

【中州作家】张兰洲:奶奶的泡菜

【中州作家】张兰洲:怀念故乡的老物件竹扒子

【中州作家】张兰洲:清明时节忆岳父

【中州作家】张兰洲:三月再见,四月你好!

【中州作家】张兰洲:怀念和父亲一起植树的时光

【中州作家】张兰洲:二月再见,三月你好!

【中州作家】张兰洲:母亲的那双老腿

【中州作家】张兰洲:儿时元宵节的记忆

【中州作家】张兰洲:一月再见,二月你好!

【中州作家】张兰洲:除夕守岁

【中州作家】张兰洲:又忆三叔

【中州作家元旦特刊】张兰洲:元旦贺岁书人生

【中州作家】张兰洲:千古奇人毛泽东

【中州作家】张兰洲:冬至的记忆

【中州作家】张兰洲:田野上燃烧的红色诗行——内黄尖椒

【中州作家】张兰洲:一枚顶针

【中州作家】张兰洲:一抹秋色

【中州散文】张兰洲:乡愁在秋雨中生香

【中州诗歌】张兰洲:祖国颂

【中州散文】张兰洲:豆瓣酱飘香忆母亲

【中州散文】张兰洲:挥泪写母亲

【中州散文】张兰洲:一张通知书,辛酸求学路

【中州散文】张兰洲:部队的年夜饭

【中州散文】张兰洲:怀念故乡的养牛人

【父亲节特刊】张兰洲:年逾古稀的父亲

作 者 简 介

张兰洲,笔名张思清,河南省内黄县井店镇张王尉村人。本人平时爱好写作,尤其擅长散文、诗歌、小说等,曾自创长篇小说《我的自传》一书,诗歌集《津门勤工草诗汇》,出版散文集《情系乡土魂》”。曾向《中国诗歌网》投稿散文、诗歌达300多篇<首>,现为北京文学传媒签约作家。
中州作家文刊编辑部
           顾问:刁仁庆   徐  文
                主编:张  静
         执行主编: 刘  娜   白长新
                主播:雅 晨
副主编:高宏民  杨存德  赵建强

审稿编辑:史锋华  袁荣丽  鲁光芬

《中州作家文刊》各基地选稿编辑:  

三朵(京浙沪)万七顺(江西浮梁) 张三杰(西峡)左德浩(南阳)赵金厚(山东)戴杰锋(河北)武华民(洛阳) 阿拉毛毛虫(郑州) 李改红(内乡) 周喻晓(安徽)   

 
主编微信:cgzjingjing
诗词投稿微信:18637700365
(0)

相关推荐

  • 中国诗歌报唯美诗歌创作室第231期优选合集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点亮生活!让诗歌温暖人生! 中国诗歌报★有温暖有情怀 中国诗歌报唯美诗歌创作室编辑部 总  编:海底月 副总编:杨优 主  编:晚风 副主编:华灯初上 天外来客 编   ...

  • 【中州作家】张兰洲:难忘爷爷家养兔的那段时光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698] 难忘爷爷家养兔的那段时光 河南内黄        张兰洲 在我小时候,正逢八十年代.农村的经济条件还不是很好,农家人除了种几亩庄稼,并没有额外的收入.勤俭持 ...

  • 【中州作家】张兰洲:想起故乡的桑椹树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8] 想起故乡的桑椹树 河南内黄       张兰洲 常年在津门工作的我,有一次去附近菜市场看到了摊位上堆积如丘的乌黑明亮的桑椹,一簇簇,一串串,鲜嫩欲滴.脍炙人 ...

  • 【中州作家】张兰洲:舌尖味蕾的记忆——柿饼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75] 舌尖味蕾的记忆--柿饼 河南内黄       张兰洲 农村长大的我,记忆中我们豫北平原这一带没有柿子树,要想吃到那甘甜软糯.表皮萦霜的柿饼,只有在春节过年时 ...

  • 【中州作家】张兰洲:故乡的鸭梨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71] 故乡的鸭梨 河南内黄       张兰洲 小时候,我特喜欢吃鸭梨.黄黄的鸭梨酷似一个小小的亚形胡芦,表皮上布满斑斑驳驳的小黑点,猛咬一口,又酥又甜.润嗓通肺 ...

  • 【中州作家】张兰洲:又是一年小麦黄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93] 又是一年小麦黄 河南内黄       张兰洲 在乡下老家豫北平原一带,一般是过了小满节气之后,田野里一望无垠的小麦由深墨油绿开始穗皮变黄.由于前段时间谷雨的 ...

  • 【中州作家】张兰洲:妻子的病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95] 妻子的病 河南内黄       张兰洲 一提到"病"这个字,大家似乎感觉到总有些怅然若失.张慌失措,总觉得有些难为情,触及到了心灵深处的 ...

  • 【中州作家】张兰洲:猪肉粉条大锅菜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60] 猪肉粉条大锅菜 河南内黄       张兰洲 小时候对猪肉粉条大锅菜的记忆犹深.在我们豫北平原这一带,谁家去逝了老人,或者谁家儿女结婚,不论是白事还是红事, ...

  • 【中州作家】张兰洲:最爱故乡的豆腐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96] 最爱故乡的豆腐 河南内黄       张兰洲 只有秋天收割了田野里成片成片金色的黄豆,农家人吃豆腐的美梦才能变成现实. 秋高气爽,遍地丰收,瓜果飘香,秋韵秋 ...

  • 【中州作家】张兰洲:犹念母亲包的端午粽子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99] 犹念母亲包的端午粽子 河南内黄       张兰洲 五月五,又端午.念屈原,赛龙舟.秧歌扭,拉歌情.艾叶香,黄酒酿.糯米粘,粽叶青.母包粽,最是香.每年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