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滔滔:号称女中尧舜,和司马光联手,砸掉大宋江山

前言

我国古代是男权社会,女性没有政治地位,但仍不乏杰出女性,特别是作为皇后、皇太后的女性,一旦有机会执掌政权,往往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如吕后、武则天,成就不在男性之下。

有这么一位皇太后,她主政时间不长,知名度不高,却被史书誉为“女中尧舜”。

她便是宣仁圣烈皇后高氏——宋英宗的皇后高滔滔,史称英宗高太后。

但在我看来,高滔滔不是什么“女中尧舜”,反而可以说是大宋罪人,她和司马光联手,毁掉了熙丰新法,也砸掉了大宋江山。

从皇后到皇太后,再到太皇太后

说到这位高滔滔,算得上出身名门。

高滔滔的曾祖父是高琼、祖父高继勋都是宋朝前期名将,官至节度使。

到了老爹这一代,高家不太行了,但高滔滔的老爹娶了“宋初四大名将”之一曹彬的孙女曹氏,生下了高滔滔,而曹氏的亲妹妹也就是高滔滔的小姨就是著名的仁宗曹皇后。

宋仁宗一生无子,把宗室赵曙养为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

高滔滔深受曹皇后喜欢,曹皇后把她接进后宫当自己女儿养,而赵曙也由曹皇后抚养,高滔滔和赵曙同岁,俩人从小在一起玩,可谓青梅竹马。

于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宋仁宗和曹皇后作主,让赵曙娶了高滔滔。

很明显,这是一桩政治婚姻,曹皇后利用“职务之便”,把自己外甥女变成了未来皇后。

赵曙继位后,作为正室的高滔滔顺理成章,成为皇后。

不过她这个皇后做了不到四年,宋英宗就驾崩了,他和高滔滔的儿子赵项继位,是为宋神宗。

高滔滔一下变成了寡妇,但同时也晋级为皇太后。

又过了十八年,宋神宗英年早逝,其子赵煦继位,是为宋哲宗。

孙子做了皇帝,宋哲宗又成功晋级为太皇太后。

联手司马光,尽废熙丰新法

二十多年里,先后失去丈夫、儿子,高滔滔心情应该十分郁闷。

但另一方面,她又有些高兴。

高滔滔靠姨母曹皇后上位,政治上也深受曹皇后影响。曹皇后思想十分保守,高皇后也是如此,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宋神宗胸怀大志,锐意进取,任用王安石等一批变法派官员,大肆推行新法,史称“熙丰新法”,也称为“王安石变法”,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效,一定程度改变了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新法触及了特权阶层的利益,招致保守派官员的激烈反对,曹太皇太后、高太后听信谗言,对变法颇有微词,整天在神宗面前吆喝“祖宗之法不可变”,说王安石的坏话。

不过宋神宗意志十分坚定,曹太后、高太后一个是奶奶,一个是老妈,但女人不能干政,她俩也只能看着神宗厉行变法,没有能力改变什么。

但宋神宗一死,形势立刻大变。

继位的宋哲宗年幼,由高太后辅政,保守派官员迎来翻身机会。

高太后是保守派的总后台,掌握权力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保守派头子司马光召回朝廷,拜为宰相。

司马光当初因为反对新法,被宋神宗排斥出权力中心,整天组织人修《资治通鉴》,窝了一肚子气,他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把一大帮被贬的保守派官员召回来帮助自己,然后把变法派骨干全部赶出朝廷,贬到地方,几乎把变法派扫荡一空。

接下来,司马光把全部精力放在废除新法上,青苗法、均输法、保甲法、农田水利法……但凡新法,无论效果好坏,一律废除,就连深受好评的募役法也被废除,史称“元祐更化”。

司马光的所作所为,连很多保守派官员都看不下去,纷纷反对尽废新法,但司马光犯起了牛脾气,谁的话也不听,甚至对好宣称“新法一日不废,我死不瞑目!”

妄为女中尧舜,实则大宋罪人

司马光之所以肆无忌惮尽废新法,主要还是高太后的支持。

高太后不是一般女人,她有相当的政治野心,不喜欢王安石这种充满激情、锐意进取的官员,而是喜欢任用唯唯诺诺、因循守旧的大臣,所以才引用守旧派,尽贬变法派,甚至尽废新法,而司马光实际上不过是她用来驱逐变法派的工具而已。

把变法派清除一空后,高太后继续挑拨,保守派很快发生分裂,分为朔党、蜀党、洛党等几股势力,他们整天吵来吵去,没有谁关心富国强兵之事,宋朝国力不断衰落。

宋哲宗在位十五年,前八年如同傀儡,政权被高太后操纵,而高太后除了尽废新法、挑拨党争外,没有干任何兴利除弊的事情,还导致宋朝党争空前激化,从“政见之争”演变成“意气之争”,而高太后则藉此平衡各方势力,把权力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迟迟不肯还政。

高太后的所作所为让宋哲宗十分不满,她死后,宋哲宗亲政,一反高太后作为,效法父亲厉行变法,任用变法派官员,打击保守派,使得北宋国力达到巅峰。

可以说,正是高太后的短视行为,让北宋后期党争升级,政局失控。如果她能再有一些政治远见,调和新旧两党矛盾,继续推行改革变法,或者早日还政于宋哲宗,宋朝很有希望实现中兴,“靖康之难”或许就可以避免。

从南宋时起,官方全面否定王安石及其变法,以朱熹为首的理学家更以批判王安石著称。

元朝修《宋史》,任用的都是南宋理学人士,因而进一步抹黑新党,推崇旧党,而作为旧党总后台、尽废新法的幕后指使,高太后被大肆鼓吹,从“千古罪人”变成了“女中尧舜”。实际上,她不仅毁掉了新法,也联手司马光砸掉了大宋的江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