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开泰: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主导的生存意义1

黄开泰: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主导的生存意义1

​        科学与商业文化的发达,对于生存是大有好处的。短期的好处,就是解除生存之忧,防灾减灾,远期的好处,是在毁灭人类的天灾来临之前,帮助人类逃离地球,避免恐龙那样的命运。可是,西方文化主导下的科学与商业文化,变成了强势者为我唯争的武器,掠夺、殖民、屠杀,给许多弱势群体、国家带来无尽的深重灾难。

坚船利炮、鸦片掠夺、八国联军,如放出笼子的猛兽,蜂拥般冲进中国,在强迫中国签订各种各样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的同时,运用鸦片等商业活动,收刮中国财富,毒害中国人的身体。唯物唯利、为我唯争的西方文化,汹涌而至,中国人的身体垮了,中国军阀混战了,国将不国了。

其实,包括宗教在内的西方文化,都有野性霸道、自利蛮横的属性。做那些种族灭绝、烧杀抢掠、战争侵略的恶事的西方人,有宗教信仰,受宗教熏陶,口里喊着爱,手里却在抢、在杀。19世纪,坚船利炮冲开国门,西方鸦片和宗教进入中国,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发生碰撞。在文化碰撞之中,西方文化就很野性霸道,唯我独尊,对中国文化不是包容,而是否定,歪曲污蔑,给中国文化扣上了腐朽、没落的帽子,给中医扣上了伪科学、骗子的帽子。

不仅中国文化,就连中国人,西方文化都不当人看。1883年美国物理学家亨利·奥古斯特·罗兰(Henry Augustus Rowland1848-1901)在《为纯科学呼吁》的演讲中,称中国人是野蛮人。至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之类,在租界,在一些高档消费场所,解放前司空见惯。就是20世纪,西方还把一些人不当人,低等民族、劣等人种之类的意识,不时冒出来,制造了惊天的生命惨案。

中国文化恰恰相反,待客如宾,外国人来了厚礼相送,希望中西文化能够结合、汇通,百多年来都在找寻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通之处,很想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虽然中西 汇通、融合到今天也没有成功,但反映了中国文化宽广、博大的胸怀。

遗憾的是,因为汇通、融合不成,不少黄皮肤的文化精英,抹黑中国文化,用显微镜逻辑说中医有害无益,中国文化一无是处。西方文化的野性霸道,通过这些黄皮肤的中国精英,对中国文化进行了长达百多年的文化攻击,后来有些人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有组织、有预谋地消灭中国文化和中医。

我们认识文化,要深入到精神层次,去认识文化的基本精神、核心思想,而不是停留在文化的实用层面,用原始智人的眼光——物和利去认识、去评判。实用性文化只是工具,其理论有特定的客观对象,特定的文化作用,特定的生产效益,有不同的生存价值,是不能混淆融合的。

文化精神则指导实用性文化发展、掌控实用性文化运用,通过文化智人的文化活动体现出来。文化智人的文化态度,实用性文化的具体运用等等,表面看在人的观念意识,实际在文化精神,因为人的观念意识是文化教育、熏陶出来的。

科学在物,商业在利,都可以为恶,可以为善,可以维生,可以害生,这就要看文化智人的道德,看文化精神的指引了。宗教文化、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文化精神,哪一种文化精神主导科学等实用性文化,才有利生存,维生、养生、护生,为生命保驾护航,不破坏生存关系之和,不杀生、害生、伤生呢?

宗教文化的精神支柱在上帝,西方文化在物在利。宗教精神虽然在文艺复兴之后,在西方文化中,让位于科学了,但不少科学家依然具有很浓重的宗教情结,人和科学都会皈依上帝,牛顿就是典型的例子。

中国文化儒家塑造仁义道德,佛学尊重生命,道家尊重自然,都以人为本,使人成人,成为有生命智慧的人,有人文修养的人。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有形象的比喻,“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以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道家就像是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 南怀瑾·论语别裁(上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4版,第6页

人的生存不同于动物,是衣食住用的生存,是文化精神主导的生存,需要有百货店,有药店,更需要粮食店。这个“粮食”,没有吃到口里的粮食那么实在,但有了这个“粮食店”,人才能长大成人,文化生存才能进步为文明生存。没有了“粮食店”,人没有营养,成不了人,文化生存便没有人性,也就像原始生存时代一样,胜王败寇,弱肉强食。道家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把乱了的文化生存扳回正轨,回到稳定、有序的和平状况。孔孟思想随时发挥作用,把人养大成人,让人知道如何生存才是人的生存,人才能活得好、活得久。

在生存问题上,中国文化自强不息,靠自己努力,自己奋斗,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都靠自己去争取更好的生存环境、生存状况。自然就是自然,我们在自然中生存,要认识自然,但不能畏惧自然,不能造一个神出来,把自然力量归到神,把希望寄托在神那里,自己不积极不作为。

认识自然,有多种角度,立场不同,善恶欲念不同,就会形成多种不同文化。不同文化去认识自然,自然又会有不同的定义、不同的意义。科学的自然定义很狭隘,把自己能够认识的,叫自然,不能认识的叫“超自然”,这个自然概念其实很不自然。这个问题,后面有专门的讨论。

中国文化站在自然之外,站在活生生的人体之外,把所有在文化之外、在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东西,都当成自然。自然是自其然,是宇宙客观、地球客观、生命客观,不是科学认为的自然,不是科学认为的客观。

地球上的生命几十亿年了,几经磨难,前后五次大灭绝,都能够生机勃勃,后来智人站起来了,有了文化智人,有了文化精神主导下的文化生存,这也是自然,需要今天的文化智人去认识,选择有利于生存,有利于文明的文化,来指导实用性文化的发展,来主持实用性文化的运用。

文化生存是智人的一大进步,但进步的方向和路线,对于生存是好还是坏,取决于文化精神。从理论上讲,文化精神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人,不破坏自然生存关系,不和自然规律对着干,利用实用性文化为智人遮风挡雨,守护好生存关系之和,文化智人就拥有美好的生存状况,拥有“天长地久”的生存远景。从实际中看,生存危机日益严重,世界平和没有实现,贫富差距在加大,弱势群体、国家的生存困境在加深……,说明过去主导文化智人生存的文化精神错了,把实用性文化用来满足文化智人的好奇心、物质享乐、追求利益的方向错了、路线错了。

过去的世界是西方文化主导的世界,现实的世界还是西方文化主导的世界,未来主导文化生存的文化精神,若还是西方文化,人类的灭绝恐怕会加速到来。要避免大灭绝,保证实用性文化维护活生生的人的生存关系之和,为生命保驾护航,只有中国文化成为主导生存的文化才有可能。

(黄开泰原创)

(0)

相关推荐

  • 人性•人文•文明之欲与精神进化7.1

    自然客观的生命,有本能之欲神,理性之识神,本能之欲根据生命需要而动,理性则顺从本能之欲而动,需要食物,便有食欲的冲动,理性就做出采集.猎杀的行为,以获得食物.食欲得到满足,恶之欲就收敛起来,善成为理性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的层次2

    制造工具--削尖木棍.打造石器等是思维理性的行为,当看成是文化的先导,有了较为丰富的物质保证之后,人们观察.思考的内容,不再满足于食物的获取,对生存.对自然.对智人关系等等都逐渐有了认识,发明创造出了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的善恶意义8.2

    没有精神进化,不可能有文明!精神进化,有人性的自觉,有生命的觉悟,有仁爱的主动.人类要有文明,要有美好的生存远景,必须解放存在于每一个人生命之中的善之欲.知天命.明善恶,扬人性.立礼仪,使人们本能之欲 ...

  • 人性•人文•文明之西方文化主导的生存状况4.2

    人性·人文·文明之西方文化主导的生存状况4.2 实用性文化是很有用的文化,但有没有生存价值,取决于文化精神.人文精神主导,实用性文化或改善住,或改善食,或改善衣,或改善行,为人们提供物质保障,生活安宁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三)1

    七 中国文化是人性之善化成的文化,"上善若水",仁义道德,内涵的所有文化的发明创造和实践运用,都能够"止于至善",发挥维护生存关系之和的文化作用.中国文化是建设 ...

  • 人性•人文•文明之物我一元文化生存10.1

    没有进化精神的文化智人,运用科学已经作下了许许多多的恶,如何避免再作恶,防止新的生存困扰再发生,需要文化智人对自己发明创造的文化,重新进行顶层设计,在精神层面上找到一个正确的文化方向,确立一条正确的文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精神的分类2

    寺庙有如来.观音等,在一般人心中,能救人脱离苦海,许愿求升官发财:道观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可以助人成仙,以求长命百岁.文化层面,佛.道不帮助人们实现物质欲望,而是帮助人们进化精神,修养道德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五)1

    十二 钱穆说,"若谓中国文化重在人文,西方文化重在讲自然,则人文只在自然中产生,人文亦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人文仍是一自然.天地生下人,赤裸裸的,那叫自然.穿上了衣服,那是自然还是人文呢?又建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克制与海纳百川3

    文化生存的高级阶段,物质生活的改善很容易,农耕时代,文化就已经具备了衣食住用行玩的保障能力,但精神生活.情感生活没有得到改善,依然是因物而喜,为利而悲,精神因为我唯争而紧张,情感因得失而苦乐.特别是战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宗旨3

    和有社会生存关系之和,有自然生存关系之和.社会生存关系和,以自食其力为前提,大家安居乐业,没有你争我夺:自然生存关系和,空气清新.水源洁净.食物天然,没有重金属污染,没有二氧化碳的危害,绿水青山,活得 ...

  • 人性•人文•文明之物我一元文化生存10.2

    科学为物,商业文化为利,统一到人的生存需要,服从人的生存关系之和,有度.有节才有益.所以的文化都是人的文化,所有的人都是活生生的人,是生命存在的人,文化要有人的统一性,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文化的主体,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精神的分类1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精神的分类1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百家争鸣的时代,当时社会战乱纷争,诸子百家各种知识,各显其能,争地盘.争霸权.夺财富,"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欲与精神进化7.2

    人性·人文·文明之欲与精神进化7.2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就已经觉醒了,找到了血流成河的根源--人没有成人,恶之欲嚣张,野性张狂!孔子.孟子总结中华民族过去数千年的文化历史,清醒地认识到了仁义道德的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宗旨2

    人文精神的善,野性之争的恶,以生存关系的和与乱为分界,物质利益以及物质实用性文化不是分析善恶,评判人文精神,认识人性实质的依据.文化不是自然,认识和评判文化善恶,必须从文化中走出来,困在文化之中,不知 ...

  • 人性•人文•文明之西方文化主导的生存状况4.1

    人性·人文·文明之西方文化主导的生存状况4.1 文化是不同的.站在文化立场上,人文.文明,先进.落后,善恶.好坏,各执一词,很难说孰是孰非,唯有以活生生的人为本,站在生存关系的立场上,才能正确地认识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