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浩去了趟兰陵,他说。。。。。。
孔 浩
孔浩,字繁修,别署菊庐、悠然居、匡谭草堂等,1970年6月出生于山东枣庄,北师大继续教育学院书法专业毕业。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禅画协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当代书画家杂志社艺委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杂志社艺委会委员、中国散文诗歌协会理事、山东省书协会员、山东印社社员、山东省青年作协理事、枣庄市孔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孔子印社社长、枣庄市书画篆刻研究院书画家、枣庄学院中兴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枣庄市知青书画院秘书长、时光公社成员。
书法篆刻作品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四届篆刻展、全国四届刻字展、全国篆刻展(获铜奖),及二届全中国代表书家作品展,二、三届中国榜书大展,中国煤矿艺术节首届篆刻展(获优秀奖),“万印楼奖”国际篆刻大展,“金石永固”全国首届篆刻展,《中国书画报》华夏之星海选40人展,山东省三届书展,山东省五届青年书展(获提名奖),山东省首届篆刻展,山东省首届刻字展,山东省“五一文化奖”(获书法二等奖)等。
《中国书画报》、《青少年书法报》、《时代文学》等多种报刊杂志曾专题介绍,20余万字的书论文章发表于《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专业报刊,部分作品被海内外友人及文博单位收藏。与友人出版有微博书《流年巳语》、《流年午语》、《流年未语》等。
小时候,对兰陵的印象,是一个不太富裕但盛产美酒的地方,是大诗人李白“不知何处是他乡”的感慨。及长,知道兰陵有荀子墓,是大书法家王思衍的故乡。结识王善鹏兄,得以兰陵一行,这才得知兰陵人文之丰厚,历史之悠久,实乃名不虚传。
壬辰春天,注定是一个有意义的季节。在春风拂面、乍暖还寒的日子里,我感觉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善鹏老兄。善鹏兄祖籍兰陵,弱冠之年即离家来到枣庄谋生,工作之余勤于笔耕,常有美文散见诸报端。而他对于家乡兰陵的了解堪称专家,各种典故趣闻可谓了如指掌。与善鹏兄相识缘于新浪微薄,颇有爱心的他因为偶遇一场严重车祸,立即加入到了救人的行列之中,我接到线索后约请采访,和善鹏兄有了第一次的接触。不善言谈的他稍有几分腼腆,但我相信这是一位厚道实在的汉子,遂在后来网上交流,网下小聚,并介绍功彬、小程、晓寒等诸兄与之相识,没多久我们便成了生活中的挚友。兰陵之行,就是善鹏兄所发起的一次采风雅集。
那一天不是天朗气清,更没有惠风和畅,相反却有着几分寒冷和阴霾,或许这样的天气更适合到兰陵祭拜荀子?善鹏兄亲自驾车,直奔兰陵。穿过荀子墓园正在建设的长长的神道,崭新高大的牌坊和祠堂彰显着本次投资的巨大。荀子墓似一个小山包,顶上有工人在劳作。墓前立着三通古碑,提醒人们这座土堆下埋葬着一位智者。看过古碑文字,看过古碑上“文革”时留下的痛,我提议大家集体给这位著名的思想家三鞠躬。离开墓区,但思绪飞扬,荀子当年在兰陵为令二十年,不知他是否也像我们一样,经常和好友雅集?但我知道他耐住了寂寞,执政、著书、授徒,成绩斐然,为后人敬仰。善鹏兄曾写《寂寞荀子》一文纪念荀子,但随着旅游的不断升温,今天的荀子墓注定会成为一个热闹的旅游景点,而不是适宜长眠之地,那时的他不会再寂寞了吧?
担任向导的善鹏兄的“发小”介绍,古兰陵的地盘很大,老峄县就曾经隶属于它,在这片土地上,盛产文人志士。兰陵之行,使我切实领教了兰陵萧氏和兰陵王氏的了不起。
西汉时的萧望之学识渊博,才智过人,刚直不阿,敢于进谏,官至三公,辅佐皇帝治天下,为西汉王朝的统一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萧望之的故乡就在兰陵北的小仲村,其死后葬在故乡。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编篡《文选》的萧统,以及萧绎、萧纲、萧子显、萧子良、萧子范、萧颖士等也都是兰陵人,后来称有才男儿为“萧郎”,即是源于此。
兰陵王氏祠堂内碑碣林立,厅堂肃穆,一个个名字记录着王氏家族不朽的业绩,其中王思衍、王思玷、王鼎钧堪称代表人物。王思衍被称为“铁笔”,曾任刑部主事一职,其书法、诗文有大名气,八国联军“扫荡”北京之后,城内诸多破损牌匾皆由其补题。他还颇有民族气节,日本人入侵兰陵那年,因气愤不过而去世。王思玷不光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还是一位革命斗士,被矛盾誉为文坛上的一颗“午夜彗星”,他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可谓不容置疑。而王鼎钧早年流亡台湾,现居美国,是著名的华文作家,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国际上有着大的影响,兰陵人民已经为其开过数次作品研讨会。
我们在王思玷雕像前合影,在王氏祠堂内肃立,在农家饭馆里品尝郁金香的甘醇,在千年银杏树下寻找历史的痕迹。兰陵,此行真的没有白来,有轻松,有沉重,有惬意,有思索,令我们流连忘返。
下一次再来兰陵的日子相信不会太远……
文:孔浩 微游枣庄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