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协倡导的是“创新”还是“审丑”?群众的书法认知真的不足?
一石激起千层浪!
云岗杯首届全国魏碑书法双年展的特等奖作品让书法圈内外的吃瓜群众不淡定了。
围绕这件作品究竟是“特别的好”还是“特别的丑”拉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观点交锋。
特等奖作品
据主办方(山西省委宣传部)和承办方(大同市委宣传部)的正式媒体报道:获得特等奖的陈守斌,获得现场评委的“高度认可”!
(报道来自大同日报)
正是因为如此:评委对此“高度认可”,而很多书法爱好者却对此“高度不认可”!
(为啥不认可?怎么不认可?可移步到此文下看评论区的留言:魏碑书法大赛特等奖作品,是“丑书”吗?请看作者早期的作品)
那么,问题来了!
第一,为什么评委肯定的作品会让群众感到费解?
我想肯定不是因为请的评委艺术水平太低,所以,我求证了下评委名单,发现这些评委都是国展级最牛气的评委“钉子户”(这里大概用词不当,意思是全国性的大展、重要的国家级展览都由他们评出的,呵呵)。
像刘洪彪、张旭光、张继、洪厚甜等诸位都是资深评委。
评审现场图片
这些老师们相当于都是中书协评委库里的“常务”吧?
很显然,主办方想拉着中书协把蛋糕做大,的确也把中书协的权威们都请到了。
然后,权威们给了一份这样的答卷。
再然后,网友们开始对这份答卷围殴了,接着一大批人围上来,往哪拉架的都有,把这一盘菜快炒糊了!
颁奖现场
我看了一位媒体朋友对刘洪彪评委关于对获奖作品评选的一个采访,刘主席的意思是:获奖作品既不能太像古人,也不能太像今人,要像自己,这是评委们共同的评判标准。
哦,原来如此。
艺术权威们认为好的作品,群众却并不是全部买账。
我认为这是一种好的现象。
因为首先是有艺术争鸣才促使艺术繁荣,推动艺术探索,符合百花齐放的艺术方针。
其次是,任何人都有怀疑权威的权利。
再次是,任何权威都是人民给的,被历史和人民认可的才是真正的权威,任何权威都是在不断自我反思中进步的。
颁奖现场中书协领导
第二,中书协主办的赛事和中书协资深评委参与评选的赛事,两种评选标准一样吗?
中书协主办的赛事特指某届国展、某届青年展、某届正书展等这样的赛事。
要知道,这个云岗杯魏碑书法双年展,不是中书协主办的(算是商业展?但组委会的人和评委全是中书协的大咖)。
这两种赛事,看似评委都一样,但评选的标准是否也一样呢?
恐怕有区别!
颁奖仪式场景
我曾听一位国展评委说过,在中书协主办的国展、届展中,评委评选一般是相对保守的,要特别注重传统,是关照大多数,所以,一些特别有想法特别有个性的优秀作品往往会吃亏,评委也担心评出来这样的作品会挨骂,担心其他评委会嘲笑自己。
而商业展则不同。
同样的评委在商业展评选中则可能鼓励一些有想法有个性的作品,较少受这些因素的制约。
这让我想起了张旭光先生在“恒美花都杯”书法大赛评选中提到的原则,那就是鼓励创新。
恒美花都杯书法大赛一等奖作品
这件也是一等奖作品,恒美花都杯评出的。
看到这里,再想想这样的赛事,反正不用中书协背黑锅,就不难理解刘洪彪评委刚才说的意思了:“评出的获奖作品不要像古人,也不要像今人,要特别像自己”!
小编在后面想加一句:哪管别人看懂看不懂!
恒美花都杯书法比赛一等奖作品
第三,中书协到底是倡导“创新”还是倡导“审丑”?
中书协评审和创作有个十六字指导方针,叫“根植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
这里面的意思,很明显,是鼓励创新的,但创新要建立在传统之上。
创新必然的结果是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中书协还得来包容。
说是包容,实际上就是中书协评出来的这些作品要让群众来包容。至少我理解有这么一层意思。
所以,中书协眼界很高的评委要对一些特别有个性、特别有想法的作品先包容一下子,说,这不是丑书,这是创新,这是获奖作品,然后,广大的书法爱好者需要都来包容一下子,跟着学学,下次,被评委包容的可能就轮到自己了。
云岗杯魏碑赛特等奖获得者陈守斌以前作品
如果,自己感觉对人家的创新包容不了,那也别着急。
你想想,一个人如果大鱼大肉的吃腻了,是不是想换换胃口,换点农家菜吃吃更有食欲?
书法创作也是一个道理。评委们看了那么多学古临古的作品,看了那么多的“展览体”,偶尔出现个“孩儿体”是不是眼前一亮?
那些“展览体”就好比大鱼大肉,那些“孩儿体”就好比农家菜。
不过农家菜也分很多种,人家上个煎饼卷大葱,你可以上个烙馍卷馓子啊,再高级点你还可以开发新的农产品,但前提是,你得有营养,也就是你得根植传统,需要注意的是,“根植”是借用植物生长的术语,根一般在泥土里,是看不到,但植物生长却离不开根。
(上面这段话不知道你看明白没有?如果没有,那请细品,有点内涵。)
最后,上完菜,你还得劝自己一句:我不是“审丑”,我是在“创新”!
(原创瞎写,有点散乱,如果文章有点意义,请别吝啬点个赞或转发分享,学书法这么辛苦,咱们书友多交流,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