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考试粗心的原因及其高效的调整方法
杨老师:
您好!我所在的地方刚刚进行了二诊考试。我562分,全市划的一本线是529分。可是通过我的分析,我从卷面上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做卷子是极度不仔细,现在我一一举例。
物理有三道计算大题,每一道题都没有得全分,且这次考试难度不大。第一道题,与直线运动有关,题目明明说的乙只能加速到最大速度的0。8,我在第一问时用了这个条件,在第二问时也要用到此条件,却将速度带成了最大值,为什么呢,我发现在我画图的时候,就把乙的速度写成了Vm,物理的第二个大题,同样是这种问题,非常遗憾。第三个大题,在移项时居然符号出错,导致结果出错,幸好只是第一小问受影响……再说选择题,明明是问从红光到紫光的变化,我考试时不知怎的想的是从紫光到红光的变化,这样简单的题错了(6分)……化学,叫我写化学式,我偏写结构简式,加聚反应竟忘了写n,很久都没有犯这种错了!无机推断题,有个物质一直没推出来,考完一想,随口就说出了;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乘漏了一个小数点!体现得最多的也就是在理科综合上。
我真的不知道我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这种错误比别人多那么多。我其实也知道我有这个问题,可就是不知怎的,改不了。我也知道仔细很重要。考试时也提醒自己注意,可是还是犯。我承认,我再考理科科目的时候是有些慌的,除非我觉得自己做得好。心态不是很好。
您能帮我分析一下吗?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如何改变,克服?我真的不想在高考上如此失分,真的是非常遗憾。谢谢您。
这位同学:
您好!一般来说,考试粗心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没有认清粗心的危害。总认为“平常做作业也很轻松”、题目都会做,出点小错误没什么了不起。可能你的师长也常常这样评价你:挺聪明,就是有点马虎。所以在你的潜意识中就有了粗心是可以原谅的小毛病,因此,导致在考场上频频出现马虎大意现象。
平时缺乏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比如,写出公式后省略,计算或“拷贝”他人的结果,或用计算器代劳,对于一些必备的基本技能掌握的不扎实、不熟练。导致考场上经常出现“计算错误和笔误”。
浏览试卷感觉题目简单,而得意忘行、盲目作答,忽视了题目中所藏的“包袱”,而导致丢分。
答卷时间安排不当。比如,自己认为某一学科是强项,为了不丢分而仔仔细细答卷,结果考试时间快到的时候,发现时间不够用而草草作答,导致丢了不该丢的分。
平常的练习中一目十行、张冠李戴、丢三落四成了习惯,考试中就会自然而然出现抄错数字、窜行等问题,而导致丢分。
求胜心切。为了表现自己聪明、学习好、答题速度快而追求第一个交卷,或看到其他同学交卷而不甘落后,草率作答,匆忙交卷,结果把可以争取到的分数丢失,导致考试成绩低下。
焦虑紧张。平时作业及测验很少粗心,而到关键性考试时常常出现看错题目、书写失误而丢分。
试卷到手急于答题,而无视答卷的要求或规则,而导致丢分。
针对粗心产生的以上原因,试提出如下矫正方法:
端正对粗心现象的认识,充分认识它的危害性。对于学生来讲粗心影响学习成绩,特别是关键的考试会影响人生运势;对于走上社会的人员来说,粗心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会造成家破人亡、违法犯罪。因此我们不能对粗心现象麻痹大意,而应当把它看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来对待。
平时的学习和作业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进行自我教育,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最大可能做到按部就班严格按照规范行事,做到手、口、脑、耳、眼俱到,并养成习惯。
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谨慎细致,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做事之前自我提醒、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进而形成习惯而消灭粗心。
从细小处做起,比如:起床后开门窗透气→整理床铺→梳洗→吃早餐→更换鞋子→背书包出门等等,每天都严格按照这些程序从事,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也是如此,考试就更不用说了。
以平常的心态对待每一次考试,在考试的过程中不要去想成绩。
每次考试之前深呼吸几次,把心情平静下来,做完题目之后要伸伸懒腰,再深呼吸几次,把心情平复下来再把题目认认真真的做一遍,就是按你的解法做一遍,检查错误,要是时间你觉得来不及,就每做完个题目就深呼吸几次,检查一遍再做下一题,越是简单的题目越要细致检查。
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首先要认真阅读试题做好分析,然后按照分析的思路下笔答题,做完题目之后要检查是否符合解答规范或要求。
在平常的学习与生活之中注意体脑的劳逸结合,考试之前切忌用脑过度。
知道了粗心产生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之后,我们再来谈一谈你所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一方面是你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的解题方法没有掌握;审题不仔细:条件看错;计算上的失误;粗心大意。另一方面是你对自己试题拿到手“一看就会,一做就错”没有及时去归纳、整理,从而导致每次测试都会犯同样的错误。
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首先把平时的典型错误集中在一起,认真分析错因,找出易错的知识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而使其能在考试的过程中引起注意,以达到避免犯同样错误的行为。
其次,要意识到“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后果。这样的结果其实就是在无效劳动,浪费自己的精力和毁灭自己的前途,如此一来你就会引导自己去理性地思考,冷静地对待考试以及考试中“遇到会做的题就兴奋”而毛躁丢分的现象。
第三,要学会审题。从现在起在平时的练习和测验中要不断提醒自己认真审题,提取相关信息,找准题眼再下笔。同时遇到“熟题”要告诉自己很可能在其中埋有“包袱”和设有“暗阻”,这样可以达到认真阅读,注意细微变化,挖掘题干的关键字词、语句,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的目的。审题要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要求。首先把题目看两遍,第一次搞清楚题目的主要意思,内在联系,以及依据什么条件回答什么问题。第二遍看出题的老师要考察什么知识点,这样就可以理解题意,弄清题目给出什么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也就是明确已知和求解。回忆知识点,确定解题方案。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回忆有关的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所学的知识,设计一条解题途径,制订出解题的方案。正确解题,完美答案。把解题的思路一步一步的表达出来,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解题结束时,要注意反复检查,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展开思路寻找规律。这是最后一环,也是大多数学生最容易忽视而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一道题目做完以后,要结合已做好的题目联系前后的思路,从中感悟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来,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是做无数道练习题,也达不到巩固知识、训练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另外,习题做完之后要养成反思的习惯。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第一个层次的反思——这道题是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第二个层次的反思——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第三个层次的反思——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第四个层次的反思——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第五个层次的反思——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第四,回归教材,夯实基础。高考试题的出题原则一般都是,基础题40%,中挡题40%,高难题20%,基础题、中档题基本上都来自课本,这就是说高考能不能考出理想成绩,关键就看你是否吃透了课本。所以这个时候对课本进行复习,弄清、弄懂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公式、基本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第五,凭我的直觉你在很大可能上与精读、细读课本有直接的关系。这是因为课本是一课之本,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和根源,同时也是试题答案的来源,你之所以出现那些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没有真实做到精读、细读课本。记得我曾经与不少临考的同学谈到过,高中特别是高三阶段考试的目的是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缺陷或漏洞(那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够扎识,哪些方面的知识点还没有掌握,答题是不是符合课本上所讲的规范等等),然后通过自我进一步的总结和反思,找出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的方法,进而达到查缺补漏提高高考应考能力的目的。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只看复习资料,只做习题集,而把课本扔在一边,说白了就是丢掉了应考的根本,高考时吃亏也就成了必然。所以无论是尖子生还是普通生,也无论你是否已经把课本看了许多遍,但是在临考这段时间我们还是建议在把课本仔细看一遍,回归课本不是简单的再去看课本,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教材,发现以前没有引起足够认识的内容以及知识交汇处的内容,虽然试题与课本上的内容会有一些变化,但是它却是课本上的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翻新和运用,说白了就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把课本上基础概念透彻理解了,同时也把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纵横向串连了起来,那么我们的成绩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六,要建立错题本。每次考试结束之后,把试卷上出现的错题逐一抄录进行分析,错题出现了要考虑为什么错了,错了的原因何在,我们怎么才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等等。具体方法如下:这道题所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要回归到课本上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来解决问题的?这道题正确的解题过程是什么?解这道题还有其他的做法吗?通过这样的分析之后,找出易错的知识进行强化加固(需要三遍以上的演练),同时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而让自己能在考试的过程中引起注意,以达到避免犯同样错误的目的。
高三的所有考试都是暴露问题的考试,在考试中我们的问题暴露得越多,那么查缺补漏的效果就越扎实,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在高考中碰到问题的机率相对越来越少。假如高考中碰到问题的机率相对越来越少,那么高考成功的机率就会相对变大。所以我们把考试看做是发现自己问题的机会,提高自己学习方式方法的手段,那么我们就会更加坦然和心欣然地对待目前的所有考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