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山,是河,更是孩子的天
文/高英 〔首发原创文章〕
为人父母,堪称人生的重大机遇。无论再普通的人,成为父母之后,都要变得比单身生活时更为坚强勇敢,因而在年幼的孩子心里,父母的形象完美无缺,格外高大伟岸。
于是,孩子深深依恋着父母,相信父母可以随时为自己遮风避雨,许多人在童年时代就这样把父母当成可以随时依靠的山,当成可以永远滋养自己的河,甚至是一片专属于自己的天。
譬如在作家贾平凹笔下,父亲就像一座伟岸的山,母亲宛如一条细腻的河,父亲的爱支撑着他的信念,母亲的爱滋养着他的心田。
在散文《祭父》中,贾平凹这样概括一生在乡村做教师的父亲:“父亲忠厚而严厉,胆小却嫉恶如仇,他以此建立了他的人品和德行,也以此使他吃了许多苦头,受了许多难处。”另外,父亲因德高望重日常会在村里替人主持公道,而在去世后备受村人怀念,这让贾平凹感受到自己的父亲“低微却崇高,平凡而伟大”。
然而,在很小的时候,贾平凹惧怕过严厉的父亲,以至于在父亲面前不敢说一句话;在恋爱的时候,贾平凹没有听父亲的话,后来因此打骂过他的父亲承认了他的选择正确;在成为作家后,贾平凹反感过父亲为自己发表了文章而得意之外,还要聚众到家中饮酒,如母亲所抱怨的那样,“家里的好吃好喝全让外人享用了”!
可是,这位并不完美的父亲,依然因着深厚的父爱,化身为熠熠生辉的高大形象。无论是一向不愿求人的父亲为了给贾平凹的妹妹们找工作,不得不低三下四地去求人,还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发表了作品就得意忘形,却是快乐不肯独享,总邀别人来家聚饮,丝毫不掩饰因子而荣的欢喜,都体现了父爱浓浓。
贾平凹父亲喝酒的故事,在散文《喝酒》与《祭父》中都有讲述。贾平凹认为,父亲之所以嗜酒,除了失意时借酒浇愁的习惯,还有因自己的创作成绩而得意畅饮的缘故。后来,父亲写信劝贾平凹不要嗜酒,后悔自己没有做好榜样,居然从此戒酒,然而有一天却又为贾平凹而开戒饮酒。
贾平凹的作品一度饱受争议,其创作遭遇批评,他当时没敢告诉父亲,但父亲“听人说了,专程赶三十里到县城去翻报纸,熬煎得几个晚上睡不着”,因母亲听不懂这些事而打瞌睡生气得骂母亲。然后,父亲带着贾平凹的幼女赶到城里,默默地陪伴儿子一段时间,还在某一天特意开戒邀儿子喝酒,并耐心地劝导了贾平凹,促使他振作起来。
父亲说:“我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当然,没事咱不寻事,出了事但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要有个主见。人生是三节四节过的,哪能一直走平路?搞你们这行事,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当一生的事儿干了,就不要被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失所迷惘。这就是我给你说的,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来,你喝喝,我也要喝的。”
于是,在精神困境中,父亲陪自己重新开戒喝酒的场景,成为了一股无形的支持力量,令贾平凹终生难忘。
读着贾平凹笔下的父亲,我不由想起了我那已经离世的父亲。我的父亲有些地方与贾平凹的父亲很像,例如有文化,例如爱喝酒,例如躁脾气,例如爱操心,例如心细腻,例如不愿求人但为了孩子可以放低自己,例如会为了子女的成绩而感到荣耀,例如临终都走得心不甘情不愿……当父亲永远地去了,我才明白,父亲身上的缺点当如瑕不掩瑜,比起他心中无比真切的父爱来,根本算不上什么。
母爱的力量同样不容忽视。在散文《纺车声声》中,贾平凹主要书写了在父亲因特殊年代的运动而于家中缺席的那段难熬的岁月里,母亲带着几个孩子如何艰苦度日的情景。作者巧妙地用“嗡儿、嗡儿”的纺车声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从而细致入微地展现出母亲的坚韧不拔与舔犊情深。
作为普通的没有文化的老一辈农村女性,《纺车声声》中的母亲是十分伟大的。无论日子何其艰难,为几个孩子交学费多么勉强,她都坚持让孩子们全去上学。尽管文中的“我”一再主动要求辍学,母亲都会以无法向他的父亲交代而予以拒绝,并且再穷也不许卖父亲藏在家中的书。后来,实在负担不起学费了,她才让“我”辍学回家帮忙,但要求挣工分的同时必须自学,显然母亲非常有眼光,后来,坚持自学完中学课程并把父亲的藏书读了一半的“我”顺利考上了大学。不能不说,在“我”的成就里,母亲功不可没。
当然,母亲那时要求儿子自学,不许把父亲的藏书当废品卖掉,并没有预见到“我”后来的发展,只是出于对丈夫的敬重。丈夫是当时村里难得的文化人,她懂得文化的重要性,不能让自家的孩子没文化给做过校长的丈夫丢脸,只是这样一个质朴的想法。假如母亲信奉读书无用甚至有害的说法,那就是另一番情形了。
母亲还是重情义的人,当父亲写信提出为免连累她而要离婚时,母亲却对孩子们说:“孩子,不要哭。咱信得过你爸爸,他就是坐个十年八年牢,咱等着他!龙儿,你给你爸爸回封信吧,你就说:咱们能活下去,黄连再苦,咱们能咽下!”
除了处处为孩子着想,在“我”的印象中,最为深刻的是母亲总在晚上纺线。那“嗡儿、嗡儿”的纺车声声,总是会响到深夜,甚至凌晨。母亲用她的辛劳,支撑着一家人的生计,陪伴着坚持读书学习的“我”长大成人。那本是令人辛酸的画面,却因为渗透了母爱的坚韧而变得温情脉脉。
以前农村里的母亲,大都具有这样吃苦耐劳的品格。记得我小的时候,经常在洒满月光的深夜跟着妈妈去村里大街旁的石磨上推磨磨面子。为什么要晚上去?因为白天妈妈要忙着挣工分,晚上才得闲,妈说这样挺好,晚去推磨不用排队争磨。用“含辛茹苦”这样的词语去形容早年农村的母亲们,可谓名副其实。
对于许多出身于农村并已经步入中老年的人来说,读着贾平凹关于父母的文字,都会感到十分亲切,因为在贾平凹笔下的父母形象中,会多少找到一些自己父母的影子,不由不让人体会到自己的父母,无论多么平凡,无论有什么缺点,都曾是孩子眼中的高山,都曾是孩子心中的长河,更是孩子生命中始终离不开的一片天!
高英写于2020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二,周一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