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三回归”,让学生和你无话不谈

教师想要出色地完成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的任务,就必须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走进他们的心里。

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过:“难道敏锐的观察力不是一个教师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吗?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想要成为一名有观察力的老师,想要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有何良策呢?以下3个关键点需要知晓:

回归到人,以人育人

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师职业会存在一个“五年之期”。意思就是在从教五年之后,很容易将自己当成传授知识的“工具”,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载体”。

这一来二去,师生之间缺乏了情感的沟通,只有知识的传递。但知识终归是“冷漠”的,人与人的沟通终归是“温暖”的,如果缺乏了情感,缺少了温度,教育就变得冰冷,也越发远离了“以人育人”的初衷。而想要做到“以人育人”,两个因素必不可少,其一是富有热情,其二是爱中见严。

教育本就是一项与“爱”有关的事业,但是琐碎的事物、千篇一律的工作环境、较大的工作压力等,都会令原本旺盛的活力逐渐消退,这是当代人共有的职业困境。

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富有热情而成功的。教师的职业热情更是教书育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唯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讲求方法,有改革教育教学的热情和意识,才会领略到一路的风景,感受到不一样的快乐。而这种教育热情势必会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认知、对学习的态度。

正如特级教师于漪说:“对教师来说,力量的源泉就是对学生的爱,爱学生才会爱事业,才会对教育工作保持经久不衰的热情。”

当然,“爱”并不是溺爱,而是把对学生的温情和严格要求相结合,要“爱中见严”。不因为某个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就“爱中无严”,同样也不因为某个学生暂时成绩不好而“严中无爱”。

回归教育本真,以情唤情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部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

有一个夸张的笑话,说一位太空飞行员为孩子们讲解太空知识,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想到太空去做什么?”没想到,孩子们回答:“去做作业。”

这应该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但又是对孩子们好奇心、探索欲、想象力的呼唤。而真正能唤醒这些的,绝非是冰冷的作业。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投入的丰富情感,用自己的“情”去激发学生的“情”,这才是教育的本真。

有一位一线的教师讲述了自己与一名学生之间的故事,很能说明“以情唤情”的“功效”。

小政同学在五年级时转入了刘老师的班级,初入班级的他,性格倔强、孤僻,逆反心理强。开学才几天,先是语文课上不完成作业,与老师顶撞,赌气背书包要回家;然后在英语课堂上,因为“小事”觉得伤了“面子”,竟然想用凳子攻击同学……

通过几天的观察,刘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不愿意与小政交往,避而远之。通过家访才得知:其母亲身患重疾,手术后性情暴躁。小政的家庭生活困难,父亲每天外出打工,无暇照看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极度缺乏沟通、交流。

刘老师意识到,眼前这位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大男孩”,内心及其敏感、抑郁,缺乏亲情抚慰、疏导。于是,她经常间接地和小政聊天。

有一次,小政跟妈妈闹别扭不想回家吃饭,了解缘由后,刘老师知道是孩子受了委屈。于是,便拍着他的肩膀,帮他擦着眼泪说 “妈妈一定是身体不舒服,头又痛了,是吗?想想看,虽然妈妈对你发脾气了,可是至少她还在你身边陪着你。……你是她最亲的人,你都不心疼谅解她,还有谁能心疼她呢?”听完这些话,他面有惭愧懂事地点点头……

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刘老师时常对嘘寒问暖,遇到他犯错误的时候,心平气和地帮他理清对错关系,让他自己领悟到怎么做更合适。这位昔日“小猛兽”终于一点点地长大了,成为了充满朝气、关爱他人、成绩进步的“阳光少年”。

通过“以情唤情”走进学生心里绝非一日之功,是需要长年累月不断“浇灌”情感的,但只要以情感为支点,教育就不仅仅是一种手段、一项工作,而是一种力量、一种智慧、一份快乐。

回归学校本原,融入童心、童趣

有人说,好学校应该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学园,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处处充满亲情的家园,放飞理想的田园,师生生命绽放的花园”。

如果单从学生角度出发,好学校一定是要让学生感到快乐的地方,这里应该有他们喜欢的老师、喜欢的环境、喜欢的课堂……一旦学生对自己的学校、生活生出一种“喜欢”,那么就如同拿到了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或者说,已经走进了学生心里。而其中的关键,就是融入童心、童趣。这就要求教师陪着孩子一起享受童年,用爱、用心、用情对待每一个学生。

全国知名班主任于洁老师在文章中聊到自己走进学生心里的方式,她说她每天都会花一个小时的时间阅读学生的日记,然后“用红笔把学生写的有趣的有文采的圈圈,或是对日记做一点小小的点评,画个笑脸或是流泪的面孔。在用词上不说教,而是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嘻嘻哈哈写在本子上。'哈,好玩’'同情你哦’'看好你哦’'我也想吃,我被你写得馋了’'你让我生气了,难受想哭’等话语,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而不是板着一张脸一本正经的扑克牌。

当教师放下“一本正经”的样子,变得富有人情味,有和孩子一样的童心、童趣,就变得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也更愿意吐露心声。

要走进学生的心里,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里,取得每一个学生的信任,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更需要付出十足的细心与耐心。但这也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一切都蕴藏在点滴的生活中,只要愿意倾听、关注,就很容易找到“秘密入口”,真正走进学生们的心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