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之主水

双合
DaYi
ShuangHe

第149期

每天一期,弘扬中医

COURSE ARRANGEMEN

五行属水,阴阳属性为“阴中之阴”,与自然界冬气相通应。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生命之本源,故称为“先天之本”肾寓真阴真阳,能资助、促进、协调全身各脏腑之阴阳,故称肾为“五脏阴阳之本肾藏精,主蛰,故又称“封藏之本)。肾主司全身水液代谢,又被称为"水脏"

肾的主要功能复主藏精,一身之阴阳,主水,主纳气。肾与膀胱相表里,在体合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肾主水的初始内涵

“肾主水”是肾脏的一个重要功能。在《黄帝内经》中对于“肾主水”的论述多放置于讨论脏腑五行归属的大语境中,例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膝。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

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这表明《黄帝内经》中“肾主水”理论的形成,或者说“肾主水”理论最终所被赋予的核心内涵,主要源于五行数术的比附和概括。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对“肾主水”的一段表述,却带给我们启示和思考。其文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肾受藏五脏之精气,若五脏精气充盈,则肾有所禀受,肾精方能泻于外,阴阳和合而使人“有子”。

若五脏精气亏虚,肾无所受藏,肾精耗竭则“无子”。而这一切得以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在于“肾者主水”。或者说,“肾者主水”是对男女交合过程中肾精促使生命繁衍的概括和总结。

相比于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成熟数术思想来归纳和阐释“肾主水”的内涵,“肾主水”的这种内涵是更为早期和原始的内涵。是“肾主水”以数术为标准所确立起来的最终内涵的原始形态和基础。

这种内涵得以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在先民还没有充分了解男女两性交合以繁衍生命的机制时,只能依据水崇拜的原始思维模式,根据人与大自然的相似律,把人类生命之繁衍归于水之作用。

同时,男女两性交媾达到性兴奋时彼此由前阴所分泌的液体在形状上与水相类,受水崇拜思维模式的影响,也很容易把它赋予一定的生殖内涵。其次,房中术学不但认识到了男女两性交合孕育生命的机制,而且把生殖之精归于丹田所固摄。

而后,中医学受方技社会思潮的影响逐步把生殖的功能由丹田归于肾,同时,原始的水崇拜也逐渐褪去了其原始的古朴风貌,形成了传统文化中“水为万物之本原”、“水几于道”等经典理论。

肾统摄生殖之精,生殖之精其内涵又与理论化的“水”相一致。当这两种认识结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肾主水的原始内涵。可以说,肾主水的初始内涵实际上是对肾精主生殖的另一种表达。

肾主水现代理解

《素问·逆调论》称:“肾者水脏,主津液。”肾具有主持和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功能。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它是在肺、脾、肾、胃 膀胱、大肠、小肠、三焦等脏腑的综合作用下完成的,其中肾起着主宰作用。

肾主水的功能是通过肾的气化作用而实现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蒸腾气化,升清降浊。肾位手下焦,接纳肺通调水道而下输的水液,肾中阳气蒸腾气化,分别清浊,将清者重新上输于脾肺,再布散于周身;将浊者下注于膀胱,生成尿液排出体外,以清除体内的废浊之液。其二,推动与调节整个水液代谢过程。

肾藏精,为元气化生之源,元气具有激发、促进各脏腑功能的作用,肺对水液的宣降、脾对水液的转输、三焦的气化,其动力皆源于肾中精气。其三,肾主开阖。

开,是将浊水、废水排出体外;阖,是将机体需要的水液得以保存。同时,其开阖功能还体现在对膀胱贮尿和排尿的控制。与肾阳有关。

肾是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最重要器官,尿液的生成与排泄,膀胱的开与阖,均有赖肾的气化作用来调控。只有肾气的蒸化作用发挥正常,肾阴与肾阳的推动和调控作用协调.膀胱开阖有度.尿液才能正常地生成和排泄。

若肾主水的功能失调,气化失司,开阖失度,就会引起水液代谢障碍。阖多开少,可见尿少、水肿等广” 若开多阖少,则可见小便清长、尿量增多、尿频等病变。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