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日历 | 李白《少年行·其一》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高渐离奏乐痛饮美酒,荆轲舞剑悲歌易水岸边。

从燕国经过,结识爱贤士的燕太子丹,结交依托并州重义轻死的豪侠少年。

少年时应背负壮志豪气,奋发激烈自然会有时机。

趁着击剑机会,向侠客鲁句践自报家门,争博之时幸勿相欺。

注 释

少年行:属乐府旧题,古代诗人一般以此题咏少年壮志,以抒发其慷慨激昂之情。这组诗的第二首宋本注:此首亦作《小放歌行》。
“击筑”句:用高渐离事。典出《史记·刺客列传》。筑:一种古代的弦乐器。
“剑歌”句:用荆轲事。典出《史记·刺客列传》:荆轲赴秦,燕太子丹与众宾客送荆轲于易水之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湄:岸边。
燕太子:名丹,燕王喜之太子。
并州儿:并州一带重义气轻生死的青年男子。儿,指年轻人。
击:一作“声”。鲁句践:人名,赵国之侠客。句:人名用字,读gōu。
争博:因赌博而相争。

赏 析

今天是中国少年先锋队诞辰日,读李白的这首《少年行》非常合适。李白眼中的少年,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壮气的少年,他的“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就是对我们少年提出的殷切希望。
这是李白《少年行》三首中的一首。诗歌采用了古风手法,而非格律诗,语义行云流水,兴寄精妙绝伦,符合李白豪放不羁,重义轻死的性格特点。
诗中所写得高渐离、荆轲,都是李白的偶像。
虽然荆轲没有完成刺秦任务,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但李白毫不掩饰对他的仰慕之情。
因为李白自己也是一个失败者,在官场生涯中被赐金放还,抱负难以伸展。
所谓,英雄相惜,李白的壮气情怀是与荆轲一致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这是一首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诗篇,借助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于建立功名的渴望。
首句,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是说,高渐离奏乐痛饮美酒,荆轲舞剑悲歌易水岸边。
这里诗人连续用了“渐离击筑”、“易水送别”两个典故。
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命荆轲到秦国去谋杀秦始皇,太子丹送荆轲到易水之上。
临别时,高渐离击筑痛饮,荆轲慷慨激昂歌《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送行的众人扑扑拜倒,白色的衣冠如同一片霜雪从天而降。待抬起头来,泪眼蒙蒙中,荆轲已经消失在远处。
肩负着一个国家的希寄和重托,荆轲踏上了征途遥遥的不归路。
这两个典故放在这里,都表达了李白渴望得到国家重用,渴望遇到伯乐,自己平生所学才有施展的空间,并愿意为之舍身取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高渐离会击筑,荆轲擅舞剑,若是遇不到太子丹,也只能老死于户牗,与普通人何异。
从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又是成功的。
幸运的他们遇到了给与他们千载留名机会的太子丹。
二句,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是说,从燕国经过,结识爱贤士的燕太子丹,结交依托并州重义轻死的豪侠少年。
燕国太子丹,曾在秦国当人质,秦始皇对他不好,他逃离秦国,寻找机会报复秦王。
后来,他一手策划了“荆轲刺秦”事件。计划失败后,燕王杀太子丹,将其头颅献秦军以求和。
太子丹也为“荆轲刺秦”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虽然失败了,但他们都让人尊敬,因为他们背负理想,不苟且偷生。
生活在并州的一群游侠儿,他们的身上,也流着高渐离荆轲这样重义轻死的热血。
他们一个个为着自己的理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让人壮怀激烈,慷慨不已。
这也是李白崇慕的群体。
三句,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是说,少年时应背负壮志豪气,奋发激烈自然会有时机。
这是李白对于少年的勉励,少年应该练好基本功,时刻等待机会,为国家做贡献。
末句,因击鲁句践,争博勿相欺。是说,趁着击剑机会,向侠客鲁句践自报家门,争博之时幸勿相欺。
遇到志同道合的,应该珍惜,互相结交,倘若能够一起去刺杀秦王,也许就多出一份希望。
在人生道路上,总有一些与你志同道合的人,好好珍惜他们,一起实现你们的梦想,而不要争搏相欺。
纵观这首《少年行》,可以感受到李白对于实现理想的热烈渴望,他那颗侠客火热的心,永远跳动在历史的天空里,激励无数少年,活出精彩的自己。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