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手札全集深度解析(带释文)
/01/
姨母帖
▼
《姨母帖》
行楷,硬黄纸本
纵26.3厘米,横53.8厘米
辽宁博物馆藏
释文:“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帖前引有跋,“臣十代再从伯祖晋右车将军羲之书”,是王羲之后裔唐武则天时期王方庆所附。
《姨母帖》原迹已无,现存的是唐代的墨迹钩填摹本,行草书尺牍帖。这篇书法虽为行书,但间杂隶书笔法,是隶行转向真行的代表书法。古朴凝重,自然随意,是王羲之的名帖。
此帖本无名引,是唐时重新摹本时所加《姨母帖》,因内容是哀悼其姨母逝世的文字。王羲之的母亲姓卫,卫氏的姐姐就是王羲之曾师从书法的晋代著名书法家卫夫人,《姨母帖》中所哀悼的姨母也就指卫夫人。此帖钩填技术极其精妙,可谓“下真迹一等。” 董其昌曾称此帖“奕奕生动,并其用墨之意一一备具,王氏家风漏泄殆尽”。
/02/
上虞帖
▼
《上虞帖》
唐摹王羲之草书硬黄本
高23.5厘米,横2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此卷为北宋内府旧藏,至今尚何存原装,帖前有宋徽宗赵佶金书签题《晋王羲之上虞帖》,卷有南唐内府“集贤院御书印”、“内合同印” 以及宋内府朱文双龙圆印、“政和”、“宣和”、“御书”葫芦印、“内府图书之印”等。明代曾藏晋王府,后由韩逢禧、梁清标、商载、程定夷递藏。明代詹景凤《东图玄览》、清代安仪周《墨缘汇观》有著录。原迹现藏上海博物馆。有影印本行世。
/ 03/
大道帖
▼
《大道帖》
临本,行草书
纵27.7厘米,横7.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大道久不下,知先未然耶。
笔势连贯类草书,却以行书结字为主调。“耶”字末笔竖画纵长,为王书中不多见的异态。清人孙承泽以为是米芾所临。
/04/
寒切帖
▼
《寒切帖》又名“廿七帖”、“谢司马帖”
纵25.6厘米,横21.5厘米
现藏天津博物馆
释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老久悬情。吞食甚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羲之报。
此帖宋代曾入绍兴内府,明代流入民间,曾为王时敏等递藏。
文中“谢司马”应为谢安。谢安为王羲之至友。谢安于升平四年(公元360年)出山为桓温西司马,时41岁。王羲之此信应写于此年,次年,即升平五年逝世。因此,此书应是其末年书。评者都认为,王羲之书法到末年,才达到极致,于此帖可以临略其末年书法妙处。
此帖书体遒勁妍润,沉著流動,写时好像毫不费力,体现王羲之晚年书法高度成熟,水到渠成,极致妙处。正如唐人孙过庭说:“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平和,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所以能够“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
/05/
快雪时晴帖
▼
《快雪时晴帖》
唐摹本
纵23cm,横14.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君倩。
此帖是王羲之写给“山阴张侯”的一封简短的信。在大雪过后,天气转晴,问候朋友是否安好。起首用一句“羲之顿首”,结语又加上同样的敬语,这在古人的书信中还很少见。王羲之的墨蹟至今已失传,这件书蹟是后人忠实的摹本,不过仍然可以看出本来的面貌。
此帖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形成特有的节奏韵律。圆劲古雅,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悠闲逸豫。
/06/
七月帖
▼
《七月帖》又称《秋月帖》,与《都下帖》装为一卷
摹本, 麻纸本,草书
纵 27.7 厘米,横25.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七月一日羲之白:忽然秋月,但有感叹。信反,得去月七日书,知足下故羸疾问。触暑远涉,忧卿不可言。吾故羸乏,力不具。王羲之白。
曾为金章宗、项元汴等藏。
/07/
都下帖
▼
《都下帖》又称《桓公当阳帖》
摹本,麻纸本,草书
纵27.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得都下九日书。见桓公当阳去月九日书。久当至洛,但运迟可忧耳。蔡公遂委笃,又加廗下,日数十行,深可忧虑。得仁(祖廿六日问,疾更危笃,深可忧!当今人物眇然,而艰疾若此,令人短气。)
永和十二年(356)书。与《右军书记》相校,此帖“仁”字下裁去27字。
/08/
平安帖
▼
《平安帖》此帖亦称《修载帖》,与《何如帖》、《奉橘帖》共一纸,横46.8厘米
摹本,硬黄纸本,行书
纵24.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慨。为项元汴、笪重光、清内府等藏。帖中修载为王羲之的从兄弟王耆。
《平安帖》显示正大,高雅的一面。如何运用,如何写出高雅,需要多方面的素养。还比王珣的《伯远帖》,多数人临会写的甜美,而天津的吴玉如写出了高雅。现在国展中写二王的很多,但往往写的文雅秀气,证明对王羲之了解的还很肤浅。
/09/
何如帖
▼
《何如帖》此帖又名《不审尊体帖》
摹本,硬黄纸本,行书
纵24.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赖。寻复白。羲之白。
释文: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帖中“怀充”押署系唐怀充,“察”系姚察。
《何如帖》尽显尊贵高雅,宫廷优雅的气象,其线条健丽,刚劲,富有神采。而且感觉其笔画都高贵。“尊”字的感觉,如人挺着肚子神采奕奕站立的感觉,反应出其生命状态。如何理解,这是个人的看法,供参改。《奉橘帖》收和放的关系,很巧妙,字少也疏朗,适合放大去书写。
/10/
行穰帖
▼
《行穰帖》
再临本,草书
纵24.4厘米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释文: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
《行穰帖》笔画厚实,不显锋棱,有篆籀意味。字势一泻而下,体格开张,姿态多变。
/11/
频有哀祸帖
▼
《频有哀祸帖》
摹本,行书
纵26.9厘米
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藏
释文: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频有哀祸帖》第一行主要靠单字距离去调节疏密关系,“不能自”三个字联写在一起。三行的距离关系,有单字、有组合的应用。尽显大气疏朗。
/ 12 /
孔侍中帖
▼
《孔侍中帖》
摹本,行书
纵26.9厘米
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藏
释文: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不知领军疾后问。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报。
此帖与《频有哀祸帖》共一纸,或将二帖总称为《孔侍中帖》或《九月十七日帖》。与《丧乱·二谢·得示帖》同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迹摹本。《孔侍中帖》在活泼的行书笔意中带有凝重之感。在章法结体上又显示出欹侧取妍的艺术效果。
/ 13 /
丧乱帖
▼
《丧乱帖》
摹本,行草书
纵28.7厘米
日本皇室藏
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丧乱帖》用的新法,用笔翻飞,增加折笔,速度和力度增加了。所以他必然走向新法。能翻腾、纵横驰骋和痛快淋漓。不再笔笔中锋,也有枯笔。两晋南北朝由于连年战乱,被称为华丽血的时代,丧乱帖是典型的新法作品。后人没人把王羲之阳刚大气的东西表现出来,从赵孟頫、董其昌开始就把宽博厚重、方正骨骾、圆浑大气、以及险绝的东西弱化了。就平淡了。
当代书坛学二王的很多,绝大多数都缺乏阳刚气魄。《得示帖》主要是速度、轻重、快慢的节奏。通过《丧乱帖》和《姨母帖》的分析,主要理解从古法到新法的笔法问题。
/ 14 /
二谢帖
▼
《二谢帖》摹本,行草书
纵28.7厘米
日本皇室藏
释文: 二谢面未比面迟承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议当试,寻省。左边剧。
二谢一说为谢安、谢万;一说为谢尚、谢奕;一说为陈郡谢氏兄弟。
《二谢帖》是新法,直接下笔。作品中线条轻重变化较大,要从一副图的角度分析其粗细块面的对比。所形成的板块的轻重关系,互相之间是交叉的,这种章法的应用给我们是一个启示,好像是在读图,整体区域有明显的虚实对比,更加有波澜、感染力。
/ 15 /
得示帖
▼
《得示帖》
摹本,行草书
纵28.7厘米
日本皇室藏
释文: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顿首。
《得示帖》是一幅行草作品,“知足下”成为一组,从行到草、再到行;“吾亦劣劣”为一组,“明、日出”是行楷,“乃行”又一组草书,“不欲”一组行书;遲大概是因为“触雾故也”比较大,看了位置写不下,遲字用了草书后一下子就显得笔画少了,增加了动感变化。
“王羲之顿首”又是一组。动静的节奏,轻重的节奏如音乐的节奏、诗词的平仄,在创作中行楷加入到草书中,草书也可以加入到行楷里,使一件作品达到了丰富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