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老师】作文应该写什么?这些材料才能“入围”我们的作文!
不想再为语文学习而发愁
就赶快关注我们
田永梅:先后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山西大同任教,现任内蒙古二连浩特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副校长,中教高级职称。多次荣获全旗、全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二连浩特学科带头人,“口岸名师”。
无论何种文体,对材料的选用都有三个基本原则:
其一,先确定中心,选取能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
比如要写一名助人为乐的同学,那就着力写他如何助人,至于他如何刻苦读书、勤俭节约,就不宜作为写作材料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在南京勾留了一日”只是一笔带过,而父亲买橘子只是片刻时间,却从衣着、动作、体态细致刻画,犹如特写镜头和慢动作,令我们如见其人,这一背影所凝聚的无微不至、深沉的父爱自然见诸笔端。
其二,选取典型材料,即具有广泛代表性,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能够深刻表现中心的材料。
都德的《最后一课》中写韩麦尔先生,只着力写他的衣着,“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这足以表现这节课不同寻常,韩麦尔先生也借此来表达他的爱国之情。老舍先生写《济南的冬天》就围绕“温晴”的特点,写小山的可爱、秀气,像一幅水墨画;写水的温暖、清澈,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最能反映人或事物的个性特点,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中心的典型材料才具有以一当十的力量。
其三,选取新颖的材料,尽量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避免老生常谈。
选择新颖的材料并不是追求希奇古怪的事和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要选择那些有特色的材料,表现出新认识、新感受。可以从熟悉的人物中找到新的切入点:写严师冰冷外表下潜藏的关切和温暖;写粗心的爸爸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写朋友的“疯颠”里蕴含的是健康的心态。
我们一起欣赏看这篇学生佳作:
第 一 次 心 碎
心动无痕,心碎却有声,那是一种宛如玻璃打碎在地上的声音。原来心碎的感觉,是这样令人难以释怀,第一次心碎,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冷暖。(写法点评:开篇点题,心碎的感觉令人难以释怀。设立悬念。)
那是冬至的傍晚,路上的行人都赶着回家吃饭,我与朋友走在街上,遇见了一对老夫妻,这对老夫妻衣着朴素,身穿蓝色土布做成的衣服,上边似乎还有些尘土,好像从乡下进城的农民吧。她焦急地拉着我和我的朋友说:“小同学,我们是进城来看我儿子的,可却不知道儿子在哪,我们身上的钱也没有了,我们都一天没吃饭了,你看,能否请我们吃个饭?”(写法点评:交代故事的起因--路遇求助的老夫妻)
“不好意思,我忘带钱了。”朋友首先打破沉默许久的寂静。我在那犹豫不定,我身上只有要还给父母的十元钱,若帮助了他们,我回家无法交差,不帮助我又于心不忍看着她那真诚的眼神中夹杂着一丝乞求,我便答应了。没走几步,他们就停滞不前了,原来有一个小摊上卖面条。那个老爷爷似乎很急切,说:“来一份面条。”那摊主看了看站在旁边的我,眼神似乎透露着些许不屑。老爷爷急忙说:“只要一碗就够了。”我付了钱,就与朋友一起走了。朋友说那人是个骗子,我不理会朋友的话,回到家,把剩下的钱还给了妈妈,希望妈妈会支持我。
妈妈却严肃地对我说:“小明,现在社会上骗子多,像你这么傻的人为数不多,人家就专门吃定你这种人,以后千万不许再这样做!”面对朋友的质疑,母亲的责备,我却依然没有理解我做错了什么。(写法点评:交代事情的经过,朋友的质疑,母亲的责备,使我的无私帮助沾染了浑浊的颜色)
那天晚上我闷在被子里大哭了一场,如果有一天我经历老夫妻一样的遭遇,如果我是他们,那不是要承受一次次被拒绝的打击,一道道犀利的目光,一个个鄙夷的眼神……我无法想象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境地,但是,我的心真的碎了,不知是在为那对老夫妻而叫冤,还是因被人误解而难过,我只知道,那是我第一次心碎,一句句话仿佛一根根针插进我的心里,很疼很难受。(写法点评:心理描写真实细腻,比喻运用恰当)
生活还是要继续,我也不再管别人的闲言碎语,其实只要做好自己就足够了,有时候不要太在意别人的不理解。第一次心碎,让我明白了人世间的冷暖,也让我体会到了做人的不易。(写法点评:从事情中悟出道理,既点明了中心,又在结构上与开头呼应。)
【教师点评】
本文作者运用倒叙顺叙,记叙了自己帮助一对有困难的老年夫妇,却被朋友质疑、被母亲责备的故事。叙事完整、清楚,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真实、细腻、生动、传神,多处点题突出中心,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中“我”依然要保持一份善良,但求心安。结尾的感悟内容丰富、深刻,引人深思。
同学们,看到作文题,不要急于动笔,要先认真审题确定中心,再围绕中心选取典型的、深刻的、新颖的材料充实作文内容,你的作文自然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end——
作文点评、老师寄语、写作方式、学习方法,尽在评点月刊
一堂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