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独特的针法,可治上百种疑难疾病
(一)不得卧
陈某某,女,38岁,中医。1985年来诊。患失眠十余年,若环境欠宁静,则通宵达旦不寐,曾多方治疗,罔效。查:脉浮弦沉弱,舌体瘦小质微红,苔薄白。诊为阴虚不得卧,用壮水之主,以镇阳光法,为之针双太溪,得气有如鱼吞钩,当夜即一觉睡至天明。
按:若仅用脏腑辩证,则不得卧之病因可分为心脾血亏,阴亏火旺,心胆气虚等等。而其临床表现也不尽一致。治法亦有所不同。而应用比类之法,则不论何脏所发之不得卧,皆可按“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阴,阴虚故目不冥”而调肾以治。盖因肾者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藏之,滋肝木复灌中土而上济心肺,肾者主液入心化赤而为血,流溢于冲任为经血之海是也。
(二)呕血
刘某某,女,68岁。胃脘痛十余年,近二周加剧,伴有腹胀闷及呕吐,口干渴,但欲漱,而不欲咽,大便一周未通,小便短赤。查:脉沉而微滑,舌质微紫红,苔白厚腻,胃脘部喜温而据按,双下肢凹肿1度。
始则辩为血寒湿,每日为之刺中脘,三里,三阴交,三日后胃痛虽减,但大便仍不通,呕吐亦不止,于第四诊时,患者自觉恶心,旋即呕吐100毫升有食残物之紫暗血块。色脉却已如前状,惟舌下可见少量屈张之络。
考《金匮·惊悸吐下血胸满血病脉症病治》“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皮无热为阴状,是血也,当下之”之论,及唐宗海氏《血证论》“血之归缩,在于血海,冲为血海,其脉阴于阳明,未有冲气不逆而血逆者也”之言,因之体会到患者土逆便秘,今调其脾胃而未收阳明下行为顺,吐之使通之效,实当责之于肾。一指导引归根术提示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故能积水上下溢于皮肤而为浮肿,肾气冲逆,水邪入胃,而坏决,亦可为呕血,为二窍不通。故为之改刺双太溪穴以开关门亦即下之之意。翌日大便通,呕吐止,凹肿亦见消。间日一次,共为之针刺12次,迄今已逾半载,仍一如常人。
(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度)
李某某,女32岁,工人。因夜晚封火不当,晨起头剧痛,头昏头胀,耳鸣眼花,心悸乏力,恶心呕吐,站立不稳,意识模糊,口唇粘膜及指甲呈樱桃红色,面色潮红,多汗,脉弱而数。舌质淡红,苔薄白。
援物比类:肾者,先天之本,居坎位而寓水火与其中,水火未济则清阳不生,浊阴不降,而导致头痛、昏、胀、恶心及呕吐。肾开窍于耳,肾气不充则耳鸣聋。目之所以能视物乃肝肾精华之所照,肾精不足,则眼为之昏花。
肾脉其支者从肺出络心,肺根于肾,坎离水火不相既济则呼吸频数而心悸。肾主作强且主志,司机巧,虚则肢软乏力,意识模糊。口唇、指甲、粘膜及颜面潮红,皆为阴阳格拒,阴极似阳,至虚有盛侯之象。肾者主蜇,封藏之本,主固密,固密无权则自汗。故为之针双太溪,立已。
(四)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祁某,女,62岁。双眼睑下垂两年半,始为左眼,继而右眼。1983年19月及1984年8月分别于某医院和某某医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X线片示:上纵隔未见肿块影,遂给予新斯的明、阿托品、枸橼酸钾、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E等药物治疗,始则有效,继则无效,因之于1985年初来我院要求针刺。
来诊时,症见双眼睑下垂,右轻左重,晨起症减,日晡加剧。双目调节反射迟钝,无复视,亦无吞咽障碍、鼻腔返溢、声嘶及肢体肌群之症证,深反射正常。脉沉弱,苔白微腻。
《灵枢·大惑论》:“肌肉之精为约束。”张隐庵《灵枢集注》:“约束者,目之上下纲。太阳为开为目之上纲,阳明为阖为目之下纲。”双上睑下垂者,乃太阳经气虚乏之征。南少林火功推拿导引术提示膀胱足太阳之脉,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约束者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可取膀胱经之腧穴以为治。援物比类用上病下取法针双昆仑穴,得气如鱼吞钩,双眼裂立即增大,未及20次,恢复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