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国内轻卡市场的新能源化正在加速推进。这一点,从工信部最新一批的新车公示中便可见一斑。
近日,第349批公示中有12款新能源轻卡新车申报,从规模上来看,为近几批次新能源轻卡底盘申报数量最多的一次,也显示了各厂商对新能源轻卡市场的看重。这些新车具体有哪些看点,请看第一商用车网的分析报道。正如内燃机轻卡对于汽/柴油轻卡底盘的依赖,新能源轻卡车型不论是厢车、平板、冷藏等,也均是以新能源轻卡底盘为基础。所以,市场中新能源轻卡底盘的可选择范围愈丰富,也极大程度的预示着新能源轻卡车型即将迎来高增长阶段。据第一商用车网统计,第349批新车公示中,12款新能源轻卡底盘分别由9家企业完成申报,分别为东风轻卡2款、东风柳汽乘龙2款、宇通客车2款、江淮轻卡1款、一汽解放轻卡1款、中国重汽1款、玉柴新能源1款、上汽轻卡1款、陕汽轻卡1款。
一汽解放插电式混合动力载货汽车底盘
虽然此次新能源轻卡底盘的申报企业表现较为平均,并没有哪一家是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者,但上榜企业的数量有明显的增长,并且在申报的企业类别方面,传统轻卡企业、客车企业以及零部件企业,依然是新能源轻卡底盘申报的主力。技术路线上,纯电动轻卡底盘有9款仍是市场主流,另有2款氢燃料电池轻卡底盘(宇通汽车1款、陕汽轻卡1款)与1款柴电混合动力轻卡底盘(解放轻卡)参与申报,为新能源轻卡市场丰富的底盘选择奠定了基础。细究柴油轻卡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厂商在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三大核心总成的性能表现,移植至新能源轻卡市场同样如此。目前,虽然新能源轻卡市场尚未形成一定的体量规模,但其终端核心组件“三电”系统的竞争早已拉开序幕。
中国重汽纯电动载货汽车底盘
以中国重汽申报的CDW1044G361DZHBEV与陕汽轻卡申报的YTQ1044JFFCEV333两款新能源轻卡底盘为例,均采用了汉德/TZ230XSIN105驱动电机,额定功率60kW,最大功率120kW;而宇通客车申报的ZKH1045P1BEVJ2、ZKH1040P1FCEVJ两款底盘,则均采用宇通客车股份生产的TZ220XSYTB89驱动电机,额定功率65kW,最大功率120kW;东风柳汽乘龙申报的LZ1040L2AZBEV12T、LZ1040L2AZBEV11T两款新车底盘则提供有两款驱动电机可选,分别为东风德纳车桥的TZ228XS035DN01与深圳市英威腾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KTZ54X37SG52050,两款电机的额定/峰值功率均为60kW/115kW。
东风柳汽乘龙纯电动载货汽车底盘
从以上电机与底盘的匹配来看,电机自主生产或优先选用集团公司的内部供应商成为各厂商的共识,既保证了自身体系能力的不断完善,带动集团发展,也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时,可以更快的实现响应。此外,精进电动科技生产的TZ180XSA04、TZ220XSA03驱动电机也颇为抢眼,前者额定/峰值功率为42kW/100kW,为东风轻卡的两款纯电动轻卡底盘提供驱动力,后者搭载于上汽轻卡SH1047ZFEVMZY1底盘,峰值功率为120kW。值得一提的是,储能装置方面,上汽轻卡申报的该款底盘为本次公示中,新能源轻卡底盘中唯一采用三元锂离子蓄电池的车型。
陕汽轻卡YTQ1044JFFCEV333燃料电池载货汽车底盘
其它底盘车型中,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占据多数,共计8款。其中,宁德时代5款、湖北亿纬动力2款、郑州深澜动力1款,其余3款均采用天津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生产的锰酸锂蓄电池。丰富的电机及储能装置配套企业,为新能源轻卡的普及做了铺垫,而在其显现出规模效应之前,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已经为用户们做出了最佳选择。比起传统轻卡企业入局新能源赛道,似乎玩“跨界”也在成为新能源轻卡行业的新风尚,继此前厦门金龙、玉柴等客车及零部件企业申报新能源轻卡底盘后,第349批公示中,客车企业再添新员。宇通汽车便是其中之一,其申报的两款新能源轻卡底盘分为别ZKH1045P1BEVJ2与ZKH1040P1FCEVJ,前者采用纯电动驱动,整备质量2620kg,总质量4495kg;而后者为燃料电池底盘车型,并由上海重塑能源科技为其提供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鉴于不久前重塑科技与一汽解放共建了产业生态联盟,其未来表现值得期待。玉柴新能源申报的纯电动轻卡底盘产品型号为YCE1042V9JBEV,由南京越博动力提供驱动电机TZ230XS-YBM406,额定/峰值功率为50kW/85kW;该车整备质量2450kg,总质量4495kg。从申报底盘的相关配置上来看,该款底盘与此前申报的并无太大区别,但玉柴新能源的新能源轻卡底盘产品矩阵将变得更加完善。从工信部新车申报的实际情况来看,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分天下的格局,极有可能成为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未来。轻卡作为重要的细分市场,也势必要从三条技术路线中做出选择,按部就班还是跨越发展成为摆在各厂商面前新的选择题。值得欣慰的是,在这次引领行业大变局的产业转型中,中资企业依旧牢牢把握了“三电”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控,为汽车工业全面反超西方赢下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