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拳术秘诀,第七章,拳法历史与真传

此乃依寻常世俗之通称,故名之为拳法。其实各名家巨手,少有用拳者,况以吾宗少林为南派之开山祖乎!试观吾少林所练之手式,百七十余手,用拳者不得十分之一,即用拳矣,亦不过握如虎爪,从未有五指齐握之平拳也。盖以平拳而出,乃见笑于方家之事,即以实用而言,平拳之制胜,力分而不能中要害,又何济于实用乎?兹将吾宗之拳法叙之如下:

  其一、五拳之发源

  少林手技,以五拳为上乘至精至神之术,非于此道有所悟入,或工夫欠缺,气力未纯者,皆不轻易传授。顾非吝惜隐秘,因此中三昧,不易通晓,即朝夕从事于斯,若不悟其用精用力之微,亦不过袭其皮毛,终无是处。此柔术学之所以非易也。
  
五拳之法,人多以传自梁时之达摩禅师,其实达摩师由北南来时,居于此寺,见徒从日众,类皆精神萎靡,筋肉衰惫,每一说法入座,则徒众即有昏钝不振者,于是达摩师乃训示徒众曰:佛法虽外乎躯壳,然不了解此性,终不能先令灵魂与躯壳相离,是欲见性,必先强身,盖躯壳强而后灵魂易悟也,果皆如诸生之志靡神昏,一入蒲团,睡魔即侵,则明性之功,俟诸何日?吾今为诸生先立一强身术,每日晨光熹微,同起而习之,必当日进而有功也。于是乃为徒众示一练习法,其前后左右共不过十八手而已。

今详述如下:

  先排步直立,呼浊吸清,挺腰鼓肘,(此乃足肘),凝神听气,正体努目,此为入手之内功。

  ▲朝天直举

  解曰:即以手朝上伸举,气贯三焦,左上则右下,两掌须平,掌心相印,名为朝天踏地,此为二手。

▲排山运动

  解曰:上式演毕,即将足排开一尺余距离,用柳叶掌向前推排,左右前后,次第推运,仍须力贯掌心,气发丹田,有猛虎下山之势,此为三手。

按:此与岳武穆之双推手法,甚觉相类,不过,岳系双掌齐出,此系单掌,前推后应,微略异耳。

▲黑虎伸腰

  解曰:前式毕,收足正立,再开短马,两手仍作掌式,左右分推,由短马变为高马(先低后高),必须以腰用力,两掌齐出,且伸满时两掌心与后足心更须相印,如是左右前后起落伸推,久之则腰膝坚强,收功甚速。此为四手。

▲雁翼舒展

  解曰:伸推毕,收马排足,略事休息,再吸气一口,下贯丹田,用手紧贴腿部,运腋力由下渐起,以平肩为度,如舒雁翼,且两手起落时,足跟随起,落则随落,腰须硬实,足尖得力,两手起时,隐觉气贯胸开,肱涨指热,方为得益,此为一手。

▲揖肘勾胸

  解曰:此手先排正两足,再以右足或左足踏进一步,以阳掌平排揖下至膝为止(先曲掌而至膝变为平掌),收转时以掌渐次作勾曲势,紧贴至胸,腰稍向后翻,使气注丹田,力鼓两肘拐,但揖下时身须低伏,后足根不可离地,此练习气功之手。河南西江两派及川黔湘楚等处之拳技家,多依此练习,亦少林宗法之衣钵也。此为一手。

▲挽弓开胸

  解曰:此与世俗所传之八段锦中“左右开弓如射雕”正复相类。其不同者,在此系短马,而彼系正立,其效遂相去甚远。如练习时,可依骑乘射球之式,腰须后翻,一字地盆,即为合法。此为一手。

▲金豹露爪

  解曰:上均掌式,此乃变为豹拳式也(豹拳式指之前中二指作钩勒形,大节与掌背平齐,拇指亦作曲形紧贴掌边)。练时如左手拦护,则用右手作豹爪拳,尽力冲出,两手循环练习,必须开声吐气(吐出之时,必须与拳力相应),两足仍作半马,用力与前无异(即腋力是也)。此为一手。

▲腿力跌荡

  解曰:前皆用手,此乃用足,其法有四:

  足尖直踢,此踢足须稍低,高则无力而有弊。

  横腿扫击,此出横腿,其势如扫,身须取侧,收腿宜速而稳。

  长腿高举,此腿法颇不可轻率施用。因此举起甚高,身法之虚空,在在堪虞,若遇名家,易为人制,须练习精到,出落如风,始可免意外也。演时左右前后习之,必须力贯足尖为要。

  钩腿盘旋,此法脚尖由外向内钩盘,练时两足如画大圆圈,身法仍以半马为宜。

其二、五拳之增益变化

  如上四法,合之前述,曰十八法,又曰十八罗汉手,即达摩初祖之开宗法也,当时第为强筋壮骨之用,至达摩师圆寂,徒众星散,几绝衣钵。

数百年后,乃有觉远上人,以严州某名公子,因事而剃度于此,性豪迈,素娴技击及剑术,得此而变化增益之,共为七十二手。即上段五式之各前十五手,(三手重)是也。化散式而为整式,且参互错综于其间,以尽其法之体与用,亦吾宗之马鸣龙树也。自是之后,人颇精于练习,少林之名遂渐著。俗士名人,亦有远道来学者,上人知此术不足以称绝技,乃谢绝生徒,改俗装,挟资游西北川楚滇蜀各地,欲求精于此者而师焉。

上人云:“至兰州(陕之兰州),遇一叟年六十余矣,以小贩为生活。上人寓旅舍,一日见该叟自肆中购油酱归,道过闹市人丛中,偶不慎,其物污某暴客衣,客大怒,即出其巨臂作掌颊势,三击皆不中,叟谢罪益恭。暴客愈怒,再举其腿踢之,叟乃大呼曰:‘污衣吾知罪,然非一击可了,若不念吾年老,必死于贵客拳腿之下,望恕之恕之!’且急避于市旁墙阴下,手作揖式谢罪。暴客怒仍未已,踏步赶踢之。斯时市人皆自为该叟危,而余尤抱不平,以为此细事,且彼白发叟,何能经此客一击,不死则残废无用耳。正欲急出手解救。不料该叟见暴客不可理喻,欺人百步,乃静立墙阴俟之,该客先赶至,首起一脚,叟侧身让,击力太猛,墙土纷纷裂坠。

暴客再踢,叟再让,至三踢,则该叟身微侧下,以左手轻挑,右手骈两指在暴客之足背处敲击一下,视暴客已跌地不能动,且唇青面白,若痛不可忍者。

旋经人解散扶去。于是市人同惊老叟有拳术,而余为尤异之。因尾老者行,至市后尽处,有小屋数间,老者归而叹息,颇露不安之状。余乃不嫌唐突,叩门访之,相见通姓名。始知叟李姓,先本中州人,数十年前,迁于兰州,子一人习木工,并言俄顷该暴徒之无礼,言下叹息,若有深忧。余曰:‘以叟之绝技,一暴徒不足虑也。’叟摇首曰:‘此人乃江湖恶痞,吾不幸而遇,此刻虽无事,终必不能休息,使余年在少壮,余亦不畏,今力衰,又寄居客旅,与君无异,恐朝夕遭暗算也。’余乃乘机进曰:‘叟能从吾作汗漫游乎?’叟曰:‘偶尔相逢,何能以此累人?余尚有子,形影莫离,合之足下为三人,长途殊不易也。’余乃实告以余之此行,系访求此道高明之士,并少林之宗派。叟闻余言,叹息答曰:‘余实浅学。君既不弃,余可为君绍介一人,即余之老友白玉峰是也(白氏山西太原人),此乃近世技击家之泰斗,大河南北,莫与伦比。余乃小巫之见大巫耳!刻居洛阳,以授徒自给,君可访之,倘渠首肯相就,少林当树一绝技!’余乃强叟行,其子亦相随,至洛阳见白氏。白氏躯干不大,而精锐之气逼人,年五十余,壮健非常。叟为绍介,同居洛之同福寺。朝夕求教,倾心请益。”

叟与白氏感上人之诚,遂同归少林,未几白氏竟自剃度,号曰秋月禅师。因白氏妻早丧,无子,仅伶仃一人故也。叟子旋亦皈依禅林,改号澄慧。惟叟在寺尚十余年,未曾剃度云。

少林自得白氏与李叟,技术一变,融合旧时宗法,而创增为百七十余手,内外交练,遂成少林派中之神妙绝技。皆觉远上人一人之功也。

注:闻此系金元时事。

白氏之技,气功最精,且长剑术。家初裕,以酷嗜此道,凡过客以一技半长进者,无不养之。久则家为中落。氏更倾产携资游四方,技日进,至无以存活,乃授徒自给。自归少林,益勤修猛进,取旧法而融会贯通之,并增加为百七十余手。分名之为龙虎豹蛇鹤五式。而斯道乃集大成。此白氏之功,为不可灭也。

李叟少年时,闻以擒拿著名,后商贩于兰,不肯以技显,平生喜练大小洪拳 注 大小洪拳创自北派,凡陕洛川楚等处多宗法之。其拳式手法颇花妙虚演可玩,惟于实功不甚得力,而江湖卖技者流尤喜学之。故身法甚灵捷,以掌法骈指为专门绝技,并精棍击。

后少林有棍击一术,即为叟所传,其棍共只七法:(一)点 (二)拔 (三)扫 (四)撬 (五)压 (六)坐 (七)退跃 其法甚精,惜近世竟少传人,殊可慨矣!

按:李氏之棍,系单头式。练习时,棍头斜竖,两手擒棍之末端,相距尺余,以棍左右向上划绕,棍尖作圆圈式,以手之虎口(即拇指上缝中是也)用力,此式熟,再开马随棍之转侧而身法出焉。倘能于拳式中熟练,则易于致力,否则颇难入门也。

其三、五拳之精意

  少林技术,自白氏来而宗法一变,初本为强身之练习,继乃成技击之绝学,推其渊源,虽白氏实集其大成,而觉远上人之功,终不可掩也。白氏曰,人之一身,精力气骨神,五者必须交修互练,始可臻上乘神化之境,否则江湖之野技,其不足留法传世也必矣。以是创此五式,内外并修,而技乃神。至今专门名家,犹莫能出此范围也。今述其秘传之拳法精意如下:

  ▲龙拳练神

  解曰:练时周身无须用力,暗听气注丹田,遍体活泼,两臂沉静,五心相印(即手心足心与中心是也),如神龙游空,夭矫不测。

▲虎拳练骨

  解曰: 练时须鼓实全身之气,臂坚腰实,腋力光沛,一气整贯,始终不懈,起落有势,努目强项,有怒虎出林,两爪排山之势。

▲豹拳练力

  解曰: 豹之威不及虎,而力实较虎为巨。盖以豹喜跳跃,腰肾不若虎之弱也。练时必须短马起落,全身鼓力,两拳紧握,五指如钩铜屈铁,故豹式多握拳,又名金豹拳,正以此也。

▲蛇拳练气

  解曰: 气之吞吐抑扬,以沉静柔实为主,如蛇之气,节节通灵,其未着物也,若甚无力者,一与物遇,则气之收敛,胜于勇夫,有经验者自能知也。练气柔身而出,臂活腰灵,骈两指而推按起落,若蛇之有两舌,且游荡曲折,有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之意,所谓“百练之钢,成绕指之柔”即为此写照也。

▲鹤拳练精

  解曰: 此拳以缓急适中为得宜,盖以鹤之精在足,鹤之神在静,学者法此,故练习时,须凝精铸神,舒臂通气,所谓神闲志暇,心手相忘,独立华表,壁悬千仞。学者瞑心孤往,久练精熟时,自能于言外得之。非仓猝所能领悟也。

  能于此五拳习之既精,则身坚气壮,手灵足稳,眼锐胆实,倘与人搏,出其一指半足之功,便可压倒群流。如至乎神化之境,则其效果更有不可言者矣。在学者苦心孤诣求之,幸勿视为小道,而弃之于半途也。弃则与不学等耳!

其四、附述

  「甲」用力暗诀

  觉远上人曰:力以柔而刚,气以运而实。力从气出,气隐力显,无气则力从何来?俗家之力,其来也猛,而其着实也,多浮而鲜沉;名手之力,其来也若在有意无意之间,而其抵隙沾实而后,全力一吐,沉重若山,可以气透肤理。此其故:由于俗家之力刚,名手之力柔;刚则虚浮,柔则沉实。习之既久,自能知晓。盖以一掌或一拳之打出,手一着力,则气有三停:一停于肩穴,二停于拐肘,三停于掌根。如是而求力能贯透指颠或掌心难矣。至于柔运之力,则与此不同,一举手则全身之力奔赴于气之所运,所谓意到气随,速于声响,精确之功,学者可以悟矣。

  「乙」地盆与蹖步之别

  吾弟睛皋问余曰:少林谓之地盆,他家则名之曰站桩,其用如何?有无异同?请稍为言明。使学者有所矜式,而得用力之方。余曰:此事最易辨别,惜人不加察耳。地盆者,短马也,桩步者,半马也。地盆为练习时之用。桩步为临敌时之用。故地盆有一字、八字、||字之别,桩步则有子午、丁字、\\字(又名长三式) 之分。子午之式,如长三形,而后足稍平(与丁之后足同),丁字式则用之者少,以其略有不便也。以吾所见,子午桩法,不惟南北无异,即陕洛川楚等处,亦不能外也。顾以足之立地形势,只有此数,不能特创新奇耳。

  「丙」眼法与听功

  柔术以眼为第一要着,故眼力钝视之人,万勿习此,以应敌易于受制也。谚语云:此道无它巧妙,在眼尖手快胆稳步坚力实五者而已。此虽为浅近之语,然于此五者真能无所欠缺,则应敌亦切实受用不小。初学步者,宜先于此五者加之意也。

各家眼法,有参差不齐之处。关中派谓与敌遇,宜先用眼光注其肩窝,洛派则谓先以眼视敌之胸膛,北派则谓敌之手尖或器物之端,须先凝注,川黔湘楚等技家,则谓须以己之眼光注射敌之眼光,此等之法,俱各有精妙自得之处,不能妄评其优劣。总以融会诸家之长,而以锐利为最要。故少林之法,高出于各家之上而不同者,在平素之内功耳。内功维何?即解脱生死,心定神清。眼力到处,威如猛狮,锐若鹰猿,其妙境不可思议.至于注射之点,以敌之眼光为鹄,手尖物尖,不注自注,习之精熟,自能解悟,浅者不易知也。

听法乃防敌之扼背或暗狙袭击,能听则仓猝有以避让,不致梦梦受敌也。要知听法仍以禅功深者为易,禅定之人,听及毫末,达摩师面壁九年,听阶下之蚁语,声若牛鸣,到此境界,诚听功之极轨矣。区区之听功,渺尔微尘,不足道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