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运河——淮安清晏园
北京广角摄影学会今年的年度主题是“古都运河情”,五一期间,我们大致沿着京杭大运河进行了一番走访,其间有很多感触。
第一站,长途800公里,直达淮安市。淮安市被称为“中国运河之都”,位于江苏省的苏北地区。对于我们这样长期居住在北京的人来说,淮安是一个很小的城市,常住人口大约只有约100万,却也不失小繁华。与当地的淮安居民交谈,那里的居民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对自己的生活也非常满意。
中国南方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就如淮安这样的小城市,竟然有四条河道穿城而过,最北边的盐河,然后是黄河故道,之后是里运河和京杭运河。最后这些河流都将汇入淮河,然后入海。中国南方富庶,是因为水资源丰富,大家享受着鱼米之乡的富饶,期望安居乐业,而痛苦竟也来源于水资源丰富,洪水泛滥从来是当地居民生活的一部分。黄河故道便是当年黄河夺淮的遗迹,在人力还不那么发达的时候,人们无法完全控制地上的水。黄河就如同叛逆期的少年,任性妄为,其入海段摇摆不定,而使当地居民痛苦不已。
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凿邗沟,这条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经年不断地维修加固而形成的运河,固然其重要的价值在于连通了南北,加强了中央集权,却也同样是中国南方民生中极端重要的水利工程。这里历代官员重要的职责在于漕运,同样也在于水利,这两件事情在这里合而为一。他们的目标是“河清海晏”,所以我们首先去参观的,便是淮安的“清晏园”。
清晏园其实只是淮安市区一个开放的公园,就像北京的颐和园、天坛公园一样,只不过清晏园是完全开放的。在这个开放的公园里,有一处遗址,是江南河道总督部院遗址。
这是一个两进的院落,东、西厢房,两进院落由游廊连接,虽然经过翻新,却真是遗址所在。院落中间的小院子里,中国古代治理水患的先驱们站立在这里。
这处遗址现在是陈列馆,常年展示当年治理河道的方法,经历的苦难,辉煌的成绩。
从这里,还有后面几天我们前往考察的淮安其它遗址,淮安市虽然小,却遍布遗址古迹,文化深厚。不过正如北京本地没有多少人会仔细去参观紫禁城,淮安也并没有多少人真的那么在意这里曾经的历史。
游廊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历代皇帝赐的御碑,表彰此地治水的成绩。
出了总督部院遗址,是几处古代文人聚会的遗址。南方文人墨客,书香气质,即使到了今天,也有众多文人以卖字为生,颇有古风,古时当然更是如此。部院遗址外是当年文人们经常聚会的荷芳书院,至今仍是清晏园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荷芳书院是清乾隆15年,河道总督高斌为迎圣驾而建,而后便成为了文人墨客们与总督大人高谈阔论之所。在荷芳书院旁,是总督举办宴席的今雨楼。
如今的今雨楼同样是展览馆,里面介绍了全国各地的镇水文化。在今雨楼旁,我们看到一座石舫,虽然没有颐和园的石舫那么气派,却也不可多得。
荷芳书院、今雨楼、清晏舫围绕着一个水池,池中立着一座小亭子,名为谌亭,当年的湛亭只是一个茅草亭,现在翻新之后,景致优美。
这样好的景致园林,清晏园是我国治水和漕运史上唯一保存完好的衙署园林,全国文保单位,国家水利风景区,3A级景区,有“江淮第一园”之称,是苏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园林。当年叶帅喜欢这里,也曾将家安在这里。
清晏园中还有一座关帝庙,香火倒是挺旺盛。
清晏园中还有一些景致。
下文我们再介绍淮安的里运河与京杭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