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维吾尔族同宗同源的裕固族,从哪里来?
西域都护
新疆在地观察家。
新疆和甘肃有一个不是维吾尔,胜似维吾尔的民族:裕固族。听英语念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名称,有时会有一种恍惚的感觉。
有的名称怎么会是一样的呢?
比如:Uyghur是维吾尔,Yughur是裕固。拼写不同,但读音一样。这种相似性其实不是偶然的。因为裕固族和维吾尔族之间是有渊源与故事的。
裕固族的来源,可溯源于公元7世纪居住在蒙古高原及鄂尔浑河流域一带的回纥人。据史料记载,公元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在鄂尔浑河流域建立回纥汗国,回纥汗国统辖范围盛时曾东抵室韦,西至阿尔泰山,北到贝加尔湖以南,南抵阴山、凉州、甘州、伊州、北庭以北一线。
公元9世纪30年代末,回鹘汗国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内讧,加之连年风雪灾害瘟疫蔓延,回鹘政权面临崩溃。公元840年,黠戛斯部10万铁骑乘机偷袭,灭亡回鹘政权,各部落分崩离析,四处逃散。其中十三部拥乌介特勤为可汗,南下归附唐朝;另有十五部在庞特勤率领下向西南迁徙,一支投奔葛逻禄,一支奔安西,占领北庭、吐鲁番、焉耆等;另一支奔河西走廊,史称河西回鹘。投奔河西走廊的这一支回鹘人,便是今天裕固族的先民。他们分布在东起秦州、西至瓜(州)、沙(州),人数有二三十万。从此,他们与其他几支回鹘人走上了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
初到河西地区的回鹘人,先后依附归附过占据河西的吐蕃、唐朝,后于甘州建立政权,称甘州回鹘。到公元1028年甘州被党项族首领李元吴占据并入西夏政权止,长达一个半世纪左右。
随着甘州回鹘政权的崩溃,甘州回鹘各部再次离散。后来,宋史把散居于甘肃、青海、新疆的回鹘人,统称之为“黄头回纥”,就是后来的撒里畏吾人。“撒里”是黄的意思,“畏吾”则是回鹘的转音。因而汉文史籍将其译为“黄头回纥”,甘州回鹘也包括在“撒里畏吾”之内。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亲征西夏,命蒙古大将速不台进入河西走廊西部,攻下撤里畏吾特勤赤闵等部。从此,他们便被纳入蒙古帝国统治之下。撒里畏吾就是裕固族的直接先民。在这段漫长岁月里,操古突厥语的一部分撒里畏吾人同操蒙古语的蒙古人相互融合。
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初,由于明朝各卫统治者之间相互攻杀,加上吐鲁番封建贵族察合台后王等不断侵袭抢掠撤里畏吾地区,原河西走廊各族人民深受其苦,纷纷要求内迁。游牧于甘、新、青交接处的撒里畏吾人,向着肃州、甘州塞内和肃州、甘州南山迁徙,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东迁入关。
这一时期是裕固族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但支因游牧部落的分散性和各民族具有的独立性,出现了既融合、又保持各自特点的状况,形成了一个具有自己古老民族传统的民族,这个民族自称为“尧乎尔,”就是现在的裕固族。同时,由于上述原因也形成了裕固族使用两种语言的状况,一部分人使用属于蒙古语族的东部裕固语,一部分人使用属于突厥语族的西部裕固语。
撒里畏吾人的东迁入关,可说是裕固族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至今尚在裕固族人民的传说中广为流传。
裕固族对今日的新中国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1937年春,红军的西路军在敌军的围追堵截下进入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幸运的是,很多红军战士进入了尧呼尔草原。尧呼尔就是当时裕固族的称谓。红军是3月1日进入这片草原的,4月22日走出。在此期间,弹尽粮绝的红军在裕固族牧民的毡房里得到了休养。有的伤员也得到了救治。
据载,当时有3000多红军官兵进入了裕固族生活的草原,后来有800多走出了祁连山。更让人感动的是,不少红军伤员就留在了这片草原上,直到解放。裕固族对这段历史是非常骄傲。
裕固族大多数人信仰萨满教和藏传佛教,在他们的心里,对红军的“觉世济人”的善行是自然而然的,顺理成章的。但是,对于国家来讲,这种善行值得永远纪念。
今天的裕固族才有1万多人口,看看裕固族走过的这些路,没有理由怀疑:裕固族一定可以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