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常识1:人最底层的心理动机
趋利避害是人最底层的心理动机,人所有的心理反应都是以这一条为基准的。
我们在做任何选择的时候,都是在做权衡,权衡什么呢?权衡利弊。就是我们要综合考虑怎样去做选择,才可以让自己的投入带来的效益最大化。
不过这种权衡有的是理性的,有的是感性的。如果我们感觉一件事对自己好处更大,就倾向于做这件事。如果感觉一件事对自己坏处更大,那我们就倾向于不做这件事。
这个很好理解,我们在找对象、选学校、选工作的时候都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很多时候不同的利益会冲突,这才是矛盾的关键,也是选择的关键。
微观经济学也是研究怎么样帮助我们趋利避害,实现投入产出最大化的。
同样是趋利避害,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维度,是长期和短期。
经济学主要是理性的分析,如何做出全面的、长远的更优选择,更看重整体的利益。
心理反应主要是感性的选择,是帮助我们做出快速的、短期有利的选择,更看重短期的利益。
所以顺从心理反应的主要表现就是短视,比如很多人无法坚持,就是因为短期看不到的收益,追求即时满足。
这些心理反应在原始时期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做出更好的选择,比如从众、比如跟从权威,但是现在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很多短期有益的事情,通常是以长期的利益为代价的,本能的心理反应通常会引领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
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些事情更需要用经济学的思维理性的思考,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如何更好的选择。
而有一些事情更重要的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哪些心理的倾向在影响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动。
这两种情况是不一样的。
只有综合这两者我们才能够看清到底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得到更好的结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