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轻松
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烦琐复杂。所以很多班主任每天都沦为“问题的处理者”,天天为班里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忙碌。那如何才能不沦为“问题的处理者”呢?其实,有经验的班主任并不是不处理问题,而是能提前“预”见班级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提前做好准备。
一、“预”设班级的奋斗目标,促班集体的形成
“不打无准备的仗”。在新班级接手前,应该对班级进行了解和规划。提前“预”设班级奋斗目标和班集体的形成。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建成,离不开一个合适的集体奋斗目标,这也是强大班级凝聚力的来源。作为班级组织者和领导者的班主任,更应该提早结合本班的实际,提前“预”定出班级奋斗目标。并对整个班集体的形成做出前瞻性的规划。如: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怎样建立起来的?班级的规章制度怎样才行之有效?等。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说真是极有道理。班级工作不主动规划,必将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容易落到被班级里的烦恼事牵着鼻子走的境地。
二、“预”学生的“小毛病”,止不良风气形成
班级不良风气的形成往往是从单个学生的“小毛病”(轻微违纪)开始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学生上课讲话、迟到、睡觉、抄袭作业、玩手机、吃东西等等。慢慢其他同学因为“羊群效应”(羡慕、鄙视、不想吃亏等原因)开始模仿,逐渐从学生的个别行为发展到群体行为,最终发展成为班级中的不良风气。
正如古语所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班级管理也是一样的。从一开始就应该预想到并制定好对这些学生“小毛病”(轻微违纪)的处理办法。毕竟一个学生违纪是个案,好处理。等到一群学生违纪形成了不良风气后,往往难以收拾了。在“预”学生的“小毛病”,止不良风气形成中;要“预”以下几点:
(一)预先制定好班规,并广而告之
像分发到每个同学手上、张贴在班上明显的位置,班会课上讲解说明。让学生产生敬畏心理,努力将违纪学生的比例降低。
(二)预设合理的违纪处理办法,严格公平的执行
苏联教育家“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合理的处理手段,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而严格公平的执行可以很好地避免学生中“羊群效应”的发生。预设合理的违纪处理办法,严格公平的执行,对于阻止不良风气形成是极为重要的。
(三)预设表扬和奖励,提前设定对守纪同学各种形式的表扬和奖励
对守纪同学给予各种形式的表扬和奖励。是对班上正气的一种肯定,是以表扬和奖励等方式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学生学会守纪。也变相加大了学生的违纪成本。
三、“预”学生个人的变化,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班主任每天都避免不了和学生接触,很容易就能发现学生的一些微小的变化。比如比原来更注意打扮了、或突然连续迟到、或一段时间老犯困睡觉、或突然老发呆、又或者突然受伤回校等。一些班主任可能会认为是“小事”批评教育一下草草了事。但很多的学生犯“大事”都是从犯这些小事开始的。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预”;“预”学生个人的变化。下面是我“预”学生个人的变化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我带过的一个女生,在八年级后半学期,由于学习难度和压力都增加了。作为中等成绩的她,上课开始有发呆情况、照镜子、偷偷弄头發。我发现后并没有找这个女生,而是直接在班里主讲了一节“堕落的天使”的主题班会。内容是一个女学生从爱美、爱玩,到去酒吧玩,最后被迫变坏堕落的过程。在课堂上我还引导学生就案例讨论,还特别提问了她。主题班会课后,这个女生开始有所改变。直到上了九年级后,她告诉我说,那段时间因为学习压力大,她和一个小学的同学开始爱打扮,去KTV发泄。后来因为我的班会课,她产生了害怕和担忧,没有再去了。
案例二:2015年我班上的二个成绩较弱的男生,学期中期突然上课犯困,个别脸上、脚上还有擦伤。下课后也总聚在一起讨论。我“预”想他们应该是晚上玩摩托车,就在自己的课上(物理)提了一下摩托车的转速问题,果然他们兴趣极大。于是我利用主题班会课和自习课,分别展示了交通事故的危害,和展示了一个喜欢赛车的学生,因为没钱换车,最后被迫成为惯偷的故事。并让学生讨论“用生命作为玩乐的代价,值不值?”“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问题。后来,这两个男生因为玩车的一个朋友真的为换车去偷窃,而开始远离这项活动了。并在家长和学校的帮助下开始以自己能修理和改装摩托车为志向,努力地投入了学习。
上面的案例,我都是“预”学生个人的变化,会发展的最不好的结果来进行教育。也许有些人会觉得我有些“夸大其词”,但作为没有社会经历的学生,不正需要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吗?提前的预判,就是让他们了解事情发展的过程,建立他们对一些事情、事物警示和敬畏心理。减少事情往更坏方向发展的可能。
当然,“预”不能阻止班级上所有问题的出现,但不“预”应该会出现更多更难处理的问题。所以在此,特建议各位睿智的班主任能在工作中先“预”一下,减少复杂问题的发生,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最终能“预”见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