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读书笔记||如何正确评价刘禅?

我们都知道,刘禅昏庸无能,最终做了亡国之君。那么,对刘禅这个人应该怎么评价呢?我觉得不能把他一棍子打死,刘禅身上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但是,我也反对为刘禅翻案。他毕竟是亡国之君,听信宦官黄皓的谗言,断送了先辈的基业,他也不值得我们去翻案。

刘禅实行过一些仁政,我们必须要肯定。刘禅在位四十年,《三国志》中写他的传记时,写到大赦有十余次。也就是说,他在位时,平均不到四年就要大赦一次。封建专制的时代,难免有冤假错案,老百姓中屈死的有多少人?每大赦一次,可以挽救不少人的性命。一个国家,皇帝不可能亲自去调查每一宗案件判得是否合理,只能通过这种方法来获得老百姓的支持。而且,蜀汉统治阶级人员构成也很复杂,有刘备集团的,有原来刘璋集团的,还有益州土著,也有魏国投降过来的。这些人在一起共事,矛盾是免不了的。大赦对于缓和矛盾、维护稳定也是有帮助的。

刘禅给大臣充分放权,这也很不容易。刘禅虽然昏庸,但他没有阻止大臣放手去干,他的统治前期基本上还是没有大的问题。无论是诸葛亮、蒋琬,还是后来的费祎、姜维,刘禅不断给他们封官,还任命他们为益州刺史。蜀国当时只剩一个益州了,也就是说形式上从中央到地方权力都给了他们。大臣受了如此礼遇,怎么可能不尽心竭力呢?

刘禅并不希望蜀国单独和魏国对抗。蒋琬在位时,刘禅就劝蒋琬,魏国动乱时不要盲目出兵,先看看吴国有什么举动。刘禅能想到这一点,也很不容易。蒋琬和姜维都在延续诸葛亮的北伐方针,刘禅就发现蜀国主动招惹魏国是不对的。只可惜,当时大家一心要北伐,他的话没有多少份量。

费祎在位时,对姜维的北伐有所限制。他每次不赞同出兵太多,要保存实力。可惜,费祎死后,姜维继续执意北伐,耗尽了蜀国的家底。同时,也使得魏国改变策略,不再进攻吴国,转而先进攻蜀国,导致蜀国灭亡。可见,蜀国灭亡的锅全部让刘禅来背是不对的。他和费祎一样,不赞同倾全部之力去北伐,希望看魏国和吴国先斗,蜀国坐收渔翁之利。可惜,他没有实权,这种想法没有人去执行。

当然,我们也不能就此去给刘禅翻案。他也做过很多坏事。魏延和杨仪火拼时,事情还没调查清楚,就灭了魏延三族。这样的大事,如果没有他拍板,杨仪有这么大胆子吗?还有一件事,刘禅做得也不厚道。刘琰的妻子进皇宫给太后祝寿,回来时,刘琰怀疑妻子和刘禅有不正当关系。刘琰就让手下人用鞋子打妻子的脸。刘琰的妻子就去告状,结果刘琰被杀了。刘琰的行为充其量是家庭暴力,罪不至死。刘禅这些事情上做得还是太残忍了。

刘禅执政后期听信宦官黄皓,导致朝政混乱,人民苦不堪言。作为皇帝,他难辞其咎。他不希望蜀国一味北伐,但又没能出面制止。他纵然没有实权,但最终拍板的还是他本人,国家大事该决断的时候也不能含糊!任由诸葛亮、姜维北伐,耗尽家底,吸引魏国引兵来犯,断送了父辈的基业,我们不能说他没有一点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