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观摩过道门“灯仪”吗?一种瑰丽壮观的传统文化景观!

我们都知道,在道教礼仪中,常常要使用香。上香,是人们礼敬诸神、与神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

而在道教科仪中,与香同样重要,使用也极其频繁的一种法器,就是

道书中说:“凡修斋行道,以烧香燃灯最为急务。香者,传心达信,上感真灵;灯者,破暗烛幽,下开泉夜。烧香燃灯,上照诸天福堂,下照长夜地狱。苦魂滞魄,乘此光明,方得解脱。”

道门中在布设坛场时,要安置灯;在祭献供品时,也要使用灯。不仅将灯作为一种常用的法器,而且形成了以灯为主的科仪,这就是“灯仪”

道教灯仪大约始于南北朝时期,至唐宋时已发展比较完善。与世俗百姓家的灯不同,道教灯仪不仅具有照明功用,更重要的是其丰富的宗教及文化意涵。

现存《道藏》中收录的灯仪,就有数十种之多。它们各具法象,各有程序,可以祷告不同的神灵,具有不同的宗教功能。

比如,用于祈福求愿的《玉皇十七慈光灯仪》,用于消灾除罪、保命延寿的《北斗本命延寿灯仪》,用于拔度亡魂的《黄箓破狱灯仪》,等等。

大量灯仪被编撰演习,并应用于各类斋醮法事中,从而使道教灯仪得到了极大发展,呈现出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瑰丽壮观的场面。

例如,唐末五代高道杜光庭依古制所传的金箓斋礼灯之法,要在道户上燃二灯,以照斋主住宅;在本命上燃三灯,以照三魂;在行年上燃七灯,以照七魄;在太岁上燃一灯,以照太岁之辰……

总共要布置十六种灯,共计一百五十九盏。行仪时,“众官弟子旋绕灯下,依位咒之,每咒毕,众官弟子皆礼”,场面颇为严整壮观。

在实际斋醮法事中,设置灯数的多少,可以根据斋主的财力大小而定;不过道教主张灯烛宜尽力而为,斋坛燃灯以丰厚为上。故灯数通常都不会太少,有的甚至达数千上万盏之多。

像当代台湾道教灯仪设置的“斗灯”——由灯、米斗、彩伞及插在斗米上的天师剑、直尺、剪刀、秤锤、圆镜等五种法器组成,各有象征意涵——一般的醮仪要设置斗灯三四百座,大型醮仪则达上千座,十分宏伟。

灯仪中还有“分灯”之法,即在建坛当天正午,举行仪式,用阳燧(古人照日取火用的一种曲率很大的凹面铜镜)从日中取火(道教认为取日中真火可以下彻九幽),先后点燃元始天尊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三清)神位前的烛灯;

到行仪时,再分点坛场各灯,以应“自一分三,从三至九,九九变化,而生万光……”

当代道教的分灯仪式,一般不再用阳燧取日光的古法,而是以烛燃烛,高功法师们边念唱、边燃烛,坛场上众多灯烛回旋转递,美轮美奂,也颇具观赏价值。

道教构想的这套灯仪,为人祈福禳灾,导人趋向光明,尤其是当中以光明击破九幽地狱,拔度幽魂脱离地狱之苦的内容,展现了道教济世度人的慈悲心怀。

时至今日,我们未必还相信这些,但灯仪中所蕴含的历代道教徒对光明美好的追求,对人生苦难的同情,那种悲天悯人的精神,以及民俗传统之美,仍然会令观者动容。

你观摩过“灯仪”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感受!

    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