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人格与边缘性人格特征与治疗方案(好文细读)
根据DSM-Ⅳ美国精神病协会的定义:人格障碍是“内在体验和行为明显偏离人们文化期望的范围,是发病于青春期或早期成年期的长期而稳定的模式,导致痛苦和损害”,该模式表现在以下两个(或多个)方面:①认知(如对自我、他人和事件的认识理解方式);②情感(如情绪反应的范围、强度、不稳定性和适当性);③人际功能;④冲动控制。
儿童异常心理学对父母与儿童的关系研究与调查表明:儿童对父母或他人的依恋,可以有以下几种:
(1)安全型:属正常状况,不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2)回避型:属非正常依恋,容易产生品行障碍、侵犯行为、抑郁症(常常是缺乏自我信赖的结果)
(3)抗拒型:属非正常依恋,容易产生恐惧症、焦虑、身心疾病、抑郁。
(4)紊乱型。问题型家庭对儿童伤害很大,具体伤害学术界意见不一,但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儿童通常表现出广泛的人格障碍。
1、自恋型人格特征
“自恋”这个词源于有关水仙花的希腊神话:有一个小伙子爱上了水中自己的倒影,他如此地痴迷于自己的影像,以至于在水边生根,变成了一株水仙花(narcissus),由此引出自恋这一词:narcissism----excessive or erotic interest in oneself。很多学者认为,尤其以童俊教授为代表,儒家文化就是典型的自恋型文化。
童俊教授在她以前的一篇文章中指出,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家科胡特(Heinz.kohut)根据他的临床实践,给予了儒家自恋型人格障碍最全面的描述和临床解释。他的主要观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一体化的自我客体关系(selfobject) ①科胡特发现这类病人与客体显现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称之为自我客体关系[Sidney.Weissman,1999]。在这种关系中,主体潜意识地将客体当作一个从属于自己的个体,当作自己身体的一部份。
(2)无所不能的自身。科胡特认为在心理发育的早期孩子需要养育者共情(empath)②的接纳和肯定他们带有幻想的雄心, 并允许将养育者理想化。随着与养育者的互动,孩子学会分别哪些是幻想,哪些可成为真实,并发展出正常的自尊、雄心和自我理想。这个阶段正常发展,才能保障随后与他人的关系的正常发展,才有能力区分自己与他人。反之,如果养育者不能共情地接纳,就会导致正常发展必需的早期的雄心和理想化父母印象的缺失[Gandolf.Alnes,1983]。缺失导致的后果就是这种需要代偿性地加强,表现为在随后的人际交往中对他者过分理想化,以及自认为无所不能。
(3)对赞美的无限需要。将他人过分理想化反映了早年的心理创伤,是由于病人希望以此来代替自身缺失的那部分精神结构。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一个全能的神化的他人,并潜意识地将其当作自己的一部份。这类病人,在他们随后的人际关系中出于对早年缺失共情接纳的补偿,并以对赞美无限的需要来证实自己无所不能。[Gandolf.Alnes,1983]
(4)缺乏共情的能力。所谓共情是指能站在他人角度体验他人苦与乐的能力。自恋者由于与他人之间缺乏人际界限,他们无能力去理解他人行为的意义,他们理解和体验他人是将他人当作自己或自己身体的一部份。他们赞美他人是将他人潜意识地当作一个自身客体以满足自己的自恋。正常的爱的关系与病态的自恋的区别在于:正常爱的关系中,虽然有时也将自我理想投射③到对方身上,但能意识到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不同于自己的欲望和需要。对自己来讲是很好或很坏的东西,对他人就不一定好或坏。这被称之为共情的能力。[Miriam.Elson,1987]但病态的自恋者则不同,在人际关系中,他们没有共情的能力,他们全按他或她自己的欲望来认知他人。极端一点地说,病态自恋者无视周围人的存在,他眼中只存在他自己,周围的人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用具。或仅被当做一面理想化的镜子,从中可照出同样理想化的自身。美国当代精神分析家肯伯格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者似乎除了自己之外,不爱任何人,但事实上他们爱自己像他们爱别人一样无能,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爱的能力。[Otto.F.Kernberg,1999]
(5)环境与文化对自恋病理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科胡特是近代对自恋病理研究作出最伟大贡献的人物。他认为环境和文化对自恋病理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环境必须提供给人必须的经验,让一个孩子成长不光是作为一个人,而且要感觉到是个人[Stephen.A.Mitchell,1995]”。他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者是一群“悲剧性的人(tragic man)”[ Johan.Gedo,1999]。这种悲剧性人格表现在他们除了在乎他人、社会的评价外,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由于既不能感受自己、也不能感受他人而成为真正精神上的孤独者。
自恋型人格是最基本的与核心的人格障碍,其他人格障碍均由此演化来,边缘型、反社会型、表演型人格可视为自恋型人格的近一步发展。孔子是最典型的自恋型人格,儒家文化是最典型的自恋文化,秦始皇则是最典型的反社会人格,成瘾行为则是边缘型人格的基本特征。自恋型人格是具有女性化特征的人格,因精神父亲缺乏、心理母亲过分强大而造成。
一些专家认为,自恋源于早年父母关爱的不足。在婴儿15-24月阶段,称之为“依附”阶段,婴儿时而进入外界探险,时而又回到照料人的保护之中,如果照料人的意见不一,不尽心或自我中心,孩子在此之间得不到充分的支持,情感脆弱的孩子就会因自我的外在表现而受伤,即自恋性损伤(narcissism injury),为了弥补这种损伤,孩子就以自大、虚假的自我满足照料人的需要。愤怒、权利感从意识层面上分化出来,并致力于通过虚假的自我来获得别人永久的赞赏。自恋者存在情感上的痛苦,感到无价值、能力不足、无意义和不愉快,他们以虚假的自我来加强脆弱的自尊。
一些专家则认为自恋主要是由与父母对孩子的过度重视造成的,Millon认为,一旦父母过度夸张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意识和权利意识,孩子内在的自我形象就加强了,而外在的现实并非如此。当感到失望时,过度夸张的自我形象就会让孩子产生愤怒,不断强化之后就导致自我形象歪曲。通过推理内心结构可限制个体自我形象的膨胀。
还有阿德勒的补偿理论:对儿童关爱的不足和过度表面看来相反,但在本质上二者正好是互补关系:关爱不足是在心理、精神等人格层面,关爱过度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所以,关爱过度一定带来另一层面的关爱不足,这也正是中国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现实情况。而一般的规律是:物质与情感层面关爱过度,精神与人格层面则严重不足。这就造成现实中的中国儿童自恋常常与边缘型人格成共生关系,由小皇帝的自我中心发展到以物质依赖(毒、赌、网)满足过度膨胀的自恋需要,伴随一个人终生。
这些,既是历史的事实,又是现实的事实,这种全民族性的成瘾现象提醒我们:以自恋为特征的儒家文化,渗透到我们灵魂深处的这种自恋性集体无意识才是成瘾行为的终极原因。没有价值观和人格的再造重生,成瘾行为将是中国民族自恋与边缘型民族人格的必然和永远的行为习惯,如幽灵般地跟随着每一个人,在合适的时候化为显性成为法西斯主义。
儒家文化是一种无神论或者泛神论文化。因为无神论者将人看作高级动物,所以很多无神论者(包括儒家)持纵欲主义生活态度而无所谓,这种纵欲主义从学术角度讲较缺乏研究的张力和深度价值;但儒家的另一类禁欲主义圣人,人格属于自恋型人格,却具有很复杂的性心理特点。我们在研究精神与性的关系基本中,虽然是以宗教与性的关系研究为主导,但儒家的禁欲主义自恋型人格,很有学术代表性。这里,对于有神论者的研究,以基督教为典型代表,由于基督教自己并不认同于其他宗教的真理性(犹太教、伊斯兰教等),所以基督教与性的关系是单独的一个课题;就宗教与性的关系而言,佛教最有代表性,它既有禁欲的一面,也有纵欲的一面,而且其正负面影响不相上下,它的特点基本可以代表所有除基督教以外的其他宗教的性理论。
2、边缘型的人格特征
在美国DSM-Ⅳ修订版本中,人格障碍被分为三组进行描述:“A组人格障碍被描述成‘奇特的或古怪的’,包括偏执型、分裂样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碍。B组包括反社会型、边缘型、表演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这几型被描述成‘戏剧型、情绪性或反复无常的’。 C组包括‘焦虑或恐惧者’,归于依赖型、回避型、强迫型人格障碍之类。”在B组这一组的人格集合中,其基本人格是自恋型人格(BPD),其它几种都可以看作是自恋型人格的具体变种而已。
“‘边缘’诊断是在1930年引入,用来表明病人存在问题,似乎这些问题落在神经病和精神病之间。客体关系理论家进一步详细说明了它,把‘边缘’解读为一种人格结构,这种人格结构假定与童年时期人格分离发展阶段固化有关。边缘性结构被描述成一种不成熟的人格,以身分扩散为特征,运用原始的防御策略,诸如分裂和投射认同但有着大量完整的现实检验。”边缘型人格障碍DSM-Ⅳ-TR诊断标准是:
“成年早期开始,产生于不同背景的一种人际关系、自我意向和情感的不稳定,并有明显的冲动性的普遍模式,以下五项(或更多项)可以说明:
1、发狂似地努力避免真正的或想象的被抛弃。(注:不包括第5项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2、人际关系不稳定和紧张,以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之间交替变动为特征。
3、身分障碍,自我意向或自我感觉显著地和持久地不稳定。
4、冲动性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可能造成自我伤害(例如,消费、性活动、物质滥用、鲁莽驾车、暴食)。(注:不包括第5项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5、反复的自杀行为、自杀姿态、自杀威胁或自残行为。
6、由于心境反应明显而情绪不稳定(例如,强烈发作的烦躁不安、激惹或焦虑,通常持续几个小时,很少超过几天)。
7、长期感到空虚。
8、不适当的强烈愤怒或对愤怒难以控制(例如,经常发脾气,经常发怒、反复斗殴)。
9、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症状。
“几乎所有BPD病人似乎都遭到过父母粗暴的对待,如体罚、情感性虐待、威胁、父母严重的精神问题或性虐待。假如父母不是行凶者,但他或她不能保护孩子或不能从情感上帮助处理虐待,代之以病人经常抱怨父母对作为一个孩子时的他们具有惩罚和责备的反应。……BPD核心病理概括为从一个被高度惊吓的、被虐待的孩子中产生,这个孩子被单独留在一个恶意的世界,由于担心更进一步的虐待和遗弃,渴望安全和帮助但又充满不信任。显而易见,孔子和秦始皇的童年符合这种描述,可以初步断定他们具有边缘型人格的基本特征。根据进一步的分析可以推测,孔子以自恋型人格为主要人格,而秦始皇则具有鲜明的反社会人格特质。
3、人格障碍的治疗原理:
NPD 患者认为:“我这样很好,不需要改变什么。你根本不能让我改变!”
① 对优点及治疗不间断地给与赞扬和支持;
② 促进患者优势,增加达到目标的技能,斟酌成功的意义;
③ 增加患者对界限和别人前景的理解;
④ 探讨与自我价值、情绪有关的信念;
⑤ 担心暴露不如别人的一面,列出问题列表;
⑥ 达到远大目标是体现NPD价值和身份的中心;
⑦ 认同NPD的个人优势,集中讨论行为代价及利益,有效的方法;
⑧自我和情感的僵化性判断和适应不良性信念
自恋型人格的患者认知存在歪曲的核心信念,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反而以骄傲作为面具阻拦别人、保护自己,从而导致对自我的过度关注和诸多条件假设,包括对优越感、自我形象、能力、优点、情感等的假设。当环境与核心信念不服,且自尊受到威胁时则感到自恋侮辱,由此激活患者的自我夸大策略和寻求优越感的物质依赖,如吸毒、网络等已获得虚假的自我成功,遮掩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败,如考试不合格、人际关系不良、父母亲子冲突等痛苦。所以,自恋型人格的治疗以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开始学习他人作为开始,尤其以建立情感导向的精神父亲作为健康标志。
4、人际关系的重建是治疗的核心
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对性的认识,已经从佛洛依德的内驱力模式转到“关系模式(relational matrix)”。内驱力模式将性本能的释放与控制视为核心,斯蒂芬·A·米切尔的关系模式将关系模式的建立与维持视为核心结构,将性解释为互动范畴内的反应、表达、或行为,欲望、性欲高潮、身体体验全都被看作是关系的产物。“认同和连续性的维持是人性的核心因素,而性体验只拥有其在关系模式中所具有的意义。性成为了这样一种领域——在那里,关系冲突被塑形和展开。在最亲密的关系中,性起着核心作用。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是基础,强烈愉快和情绪反应的相互交换,很可能是情感的联系与亲密的寻找、建立、丧失及保留的最强有力的媒介。”
这个“关系模式”理论为实践所证实。但人的关系可以分成:人与上帝(绝对真理)、人与人类、人与自然、人与自己,这其中,按照约翰·加尔文的说法,人与绝对真理的关系决定人与人的关系,而人际关系中人与父母的关系又是决定性的。著名自卑心理学家阿德勒则认为,人类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与职业、社会和性这三个主要问题有关。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作反应时,都表现了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许多孩子到了这个时候(青春期)总有表现出独立性、与成人平等、男子气概或女人作风的愿望,青春期的所有危险,都是由于对生活的三个问题(职业、社交和爱情)缺乏适当的训练和准备所造成的。对成年期生活准备不足的孩子,在面临这三大问题时,会觉得恐慌异常。在青春期,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非常重视性的关系,这时如果孩子对此处理不当或接受教育不当,他们往往会采取错误的行动。而广义的性的关系中,最最重要的就是与父性和母性的关系,因为父母是孩子第一异性或同性榜样。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高文斌博士经过研究发现,当代中国青少年成长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三个缺失:
第一是“父亲功能”的缺失。父亲对于青春期的男孩来说是很重要的,父亲往往代表着规划和秩序,孩子自控能力的形成与父亲的作用有很大关系。但是现在很多家庭中,父亲的功能是缺失的,比如一些孩子父母离异了,孩子跟着妈妈生活;有的家庭虽然表面完整,但父亲因为忙总是很少在家;还有的父亲为了生存与发展,不得不离开家庭。这从某种角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网络成瘾的大多是男孩。
第二是游戏缺失。很多人以为在中学阶段孩子已经不需要游戏了,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仍然需要游戏,只不过他们需要社会角色更丰富的游戏。男生是需要在游戏中有一定的肢体接触,甚至肢体冲突的,但现在男生的活动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都和女生差不多,当现实生活无法满足时,他就去找替代品。网络游戏很多都是战斗游戏,所以很容易被男生迷恋上。
第三是同伴的缺失。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没有伙伴就不能从家庭走向社会。但是中国城市中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内同伴为零。同时,现在很多孩子上学远,因为安全问题家长又不得不接送,本来他们上学路上可以和同伴玩耍,现在也不可能了,同学间很难发展出高质量的同伴关系。在网络中,有游戏,有同伴交往,又能获得成就感,正好弥补了三个方面的缺失。
高文斌博士的研究,验证了斯蒂芬·A·米切尔的关系模式理论的正确性。但我的临床心理治疗不但证实了关系模式理论的正确性,但也发现了此理论的有限性,而且更深层次地得出了与荣格一样的结论:宗教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治疗体型,而且也是现代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理论的主要的源头。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疗法,严格讲应该是一种灵性治疗方法,对于无神论者可以将上帝看作一种绝对精神。在物质决定意识的绝对论原则下,唯物主义并不需要心理学,心理学必须而且应当是主客观混合式的唯心主义。有神论者则是唯神主义,与唯心主义有本质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