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16:要善于攻乎异端

《论语·为政》第16章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这一章是孔子的一句话。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非常简单的八个字,字面意思比较好理解,但是后人还是有不同的解释。攻,就是攻击进攻批判。异端,我们现在也还在用这个词,异就是不正常,异端就是反常的言论、反常的行为、反常的人。攻乎异端,就是对于那些反常的言论、不合常理的言论、不正确的观点、不端正的行为进行批判。

斯,是一个代词,这,指代前面的“攻乎异端”;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一个语气词。关键是“害”字的意义,这个字怎么解释?如果仅仅是看字面上来说,这是有害的,或者是坏的。

异端,从大的来说,就是不正确,不正常的行为;从小的来说,指的就是和孔子的思想不一致的那些观点。如果去批判和孔子思想不一致的这些人是有害的,那孔子的观点是不是还算是正确的呢?如果直接就把害翻译成有害的话,那这句话讲不通。

所以这个害,应该是无害的意思。但是怎么把它解释成无害呢?

杨伯峻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他瞄准了最后一个字——已。这个“已”,可以翻译成已经,也可以翻译成停止。如果把它翻译成已经、停止的话,那么也可以解释的通,就是这种害处也就停止了,也就完结了,也就不存在了。这样也解释的通。

但是,也已明显是一个语气词。如果不把“已”解释成一个实词的话,怎么翻译才通顺呢?

钱钟书先生有一篇文章啊,详细解释了古代的一些用词的规律,就指出:一些我们现在看来是反义词的词,在古代是可以通用的,并且可以用一个词,包含两种截然相反的意思。比如“治”与“乱”,是一对反义词,治就是太平盛世,乱那就是乱世。本来是一对反义词,但是古代往往可以用“乱”来指代太平盛世。

这里这个已经的已,也可以同一个词,具有两种相反的意思。比如说已经。表达已经做完了的意思的时候,已表示完成,同时也表达做的动作已经停止,可以翻译成完结,了结消失。完成和消失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意思。所以,我们还是要把“也已”看成一个语气词啊,害,用它相反的意思来翻译,是无害,有好处,这样就解释的通了。

虽然《论语》一章是一章,是分开的,不连贯的。但是这一则我们不妨和上一章结合起来看。“攻乎异端”,可以和“学而不思”,结合起来理解。也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间,发现那些不正确的言论要加以批判,这样才能远离灾害,才不会让自己随波逐流而变坏,这样呢,就理解得相对准确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