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尚乡】第七章 那一年繁华开遍
王天堂正觉得奇怪,平时一本正经,非礼勿视非礼勿言的私塾老师,怎么会突然之间会吟诵起那首被他认为是有碍男女礼仪大防的诗呢?
私塾先生满身酒气,笑着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欢女爱,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以前是你们没有到这个年龄,就不该对你们说这方面的事情,但是现在,天堂啊,你已经二十多岁,成家的事情也该考虑一下子啊!”
王天堂叹了口气说:“我的两个老父亲年事已高,确实要早一点娶个媳妇过门,让他们二老松一口气了,但是现在兵荒马乱的,去哪里寻找一个合适的佳偶呢?”他自然早就知道私塾先生今天是来做媒来了,就笑了笑说:“老先生,您要是认识合适的人,帮学生介绍一个也好!”
私塾先生哈哈一笑说:“人我倒是有一个,就是不知道你满不满意,你要求女方有什么条件,不防说一说。”
王天堂说:“像我家这种情况的,还敢有什么条件,只要孝顺父母,知书达理就行了。”
“好小子,你这还不算条件啊?小说中的女子哪一个不是知书达理,孝顺父母的?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魄书生中状元,什么样的美事,在小说中都能发生,可是在现实生活里,经常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知书达理,就算是汉子们也是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何况是那些缠着小脚的屋里人呢?”
王天堂想想也是,就说:“这件大事全凭老师您做主,你觉得合适就是合适了!”
私塾先生哈哈一笑,酒倒是醒了七八分,打了个冷战,说:“我这里真的有一个头儿,昨个我的外甥来,说他的姑姑家有一个闺女儿,十七八岁,长得也很水灵,这么大年龄了还没有个婆家,家里人着急她也不着急,其实就是心气儿高。总不想随随便便找个婆家,嫁给寻常的汉子。我想你俩倒是绝配。我就做个月老,给你们穿针引线吧。昨天和我那外甥一说,今天他便托人捎来口信儿,说那闺女听说了你的情况,还很愿意,说不知道你是啥意思。其他都好,就是家有点远!”
王天堂说:“人要是好,就是再远,咱不是有腿吗,还害怕走不到?人不好,就是再近,也有老死不相往来的。关键看人。”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半个月之后,化敏西敏两个老头帮王天堂置办了一些礼品,就托私塾先生前去说媒。因为这是事儿是先前已经说得差不多了,这一次也就是走一个形式,因此也十分顺利,说媒的时候就顺便定了婚期,定在这一年的七月初七。又过半个月,王天堂亲自写了旗书,准备了碗,筷,花米团儿,三十个白面馒头,用一个大提包装着,在提包上面挂了红绳子,仍旧由媒人骑着毛驴,到女方家去送祺书。
所谓送祺书,也就是正式提亲的意思。祺书上面要书写男方的生辰八字,言辞恭敬的提出自己求婚的意思。等待女方的应允。
三天之后,由女方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代表着女方前来还祺。所谓还祺,就是对之前送去的祺书的回函。还祺书上面写着女方的生辰八字,应允婚姻关系的言辞。女方由德高望重的人前来还祺,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对男方家的条件进行终极考察。
送完祺,还完祺,剩下的就是等待婚期了。七月初七转眼就到,这中间化敏和西敏忙碌着布置新房。按照尚乡的习俗,结婚是要起新房子的,但是原本老哥俩就有两套房子,一套老哥俩住,一套做了私塾,现在一时间还真是盖不起房子,又觉得一对新人结婚之后和老哥俩挤在一套房子里面也不合适,正在为难之际,王天堂的生父,也就是他现在的大伯出来了,说:“我那里倒是也能腾出一套房来,毕竟那两个小兔崽子还没有结婚,他们就先让一让,给天堂做新房,等结完婚再说盖房子的事情。”
老哥俩当然愿意,毕竟都不是外人,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这样决定之后,就立刻开始布置新房,请了两个木匠,叮叮咣咣的做了一个月,做好了一张新床,一张新桌子,一个梳妆台,一个脸盆架,一个大衣柜,两张新的吃饭桌。找来一个漆匠,统一上漆。然后是买来白灰将房子里里外外统一粉刷了一遍,将新家具放进新屋里面,整个新房就变得亮堂起来。然后开始遍托关系,传达七月初七结婚的事情,邀请各路亲戚朋友前来祝贺。
到这七月初五,请来帮忙的人都已经到了王天堂家,私塾学生已经放假了,于是就将准备喜宴的灶台起在私塾的院子里面,两排灶台过去,可以同时安放十几口锅。那个年代,一个贫下中农的家里面是拿不出十几个大锅的,其本上全是靠借。听说是王天堂娶媳妇,远近几个村子的人都愿意借,甚至主动上门是不是需要什么。也就在借大锅的同时,借来了桌椅板凳,借来了碗筷,借来了篮子、笸箩、托盘。
万事俱备,就开始烧火做饭。全村的妇女们都来了,聚在房间里和面、发面、包小馍儿,嘻嘻哈哈的好不热闹。这时候也有一些小孩子没有人带,有包小馍儿的妇女们带着。一边包小馍儿,一边逗小孩,“小旦儿,你啥时候娶媳妇,我们也去给你包小馍儿好不好?”
“我想明天就娶媳妇儿!”还不怎么懂事的小男孩儿吐字不清的说道。引的妇女们哈哈大笑,又有人说:“那你媳妇是谁?”
“我媳妇儿就是我妈妈!”小兔崽子得意洋洋的说。他在妇女堆中包小馍儿的妈妈脸上挂不住了,说:“去去去,这里这么多人,随便你选谁都媳妇!赶紧选,你选中了她还得给我叫一声婆子嘞!”
“你想得美,谁叫谁婆子还不一定呢!”妇女们又是一阵大笑。
包好了一些小馍儿而之后,就开始上笼蒸。私塾院子里面的灶台全都烧开了火,上面都架着直径一米左右的大锅,锅上面都放了三四层的笼屉。将小馍儿放在笼屉上面,十几口锅同时开始蒸。锅下面烧着柴火,烟雾缭绕的,人头攒动,到处都是喜庆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