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无郭靖 勿缺乔峰
金庸平生共著十四部武侠,浩浩荡荡,几千万字文彩飞扬,数百个人鲜活灵动,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有帝王,有乞丐,有英雄,有凡人,这诸多形象之中,配称为“侠之大者”的,只有二人。一为乔峰。,二为郭靖。
此二人,凛凛一躯,顶天立地,心怀天下,为国为民。实为伟丈夫,好男儿。是金老先生笔下最有正气的两个男人。
一直以来,提起“侠之大者”四字,郭靖总是众武迷们的第一反应,然后再仔细想上一想,也许才能想到乔峰。的确,只凭苦守襄阳三十年这一点,郭靖便无愧此称号。但在下始终首推乔峰,甚至认为,宁无郭靖,勿缺乔峰。
先说“正”。
乔峰之正,慷慨博大,伟岸光辉。而郭靖正虽正矣,却总觉有些呆气,有些木讷,读之让人气闷。不过这也难怪他,乔峰乃是契丹皇室之后,血统不凡,气度自然不俗,而郭靖只是猎户之子,在母腹中又倍受磨难,营养不良,智商有些受损也在所难免。
《天龙》中,乔峰虽只是主角之一,但光彩却覆盖全书,大有压过段誉虚竹之势。那种光彩就来自于他的正气,一出场便是当桌豪饮,凛凛生威,震人心魄,连段王子都不禁叹服,与他八拜相交。后来义释耶律洪基,只因认为他是个英雄,便放弃了巨额赎金,如此胸怀让契丹皇帝也为之心折,从此义结金兰。在少室山,乔峰带领十八飞骑,在上千江湖豪客面前,如入无人之境,仅一掌便逼退星宿老仙,救下阿紫,神威凛凛,谁能不服。“英气勃勃”四字,大约只有乔峰当得起。
而郭靖,虽然是正统的男一号,但出场就是个傻孩子的形象,四岁才会说话,连他娘都不禁叹息的笨,可谓是毫无光彩可言。纵观全书,除了结尾处与成吉思汗的一番英雄之论慷慨激昂,再无甚令人神往之处。而黄蓉的娇俏可爱,精灵古怪,聪慧刁钻,处处胜过郭靖,与她相比,郭靖越发显得笨,笨得让人惋惜,可怜。后来经金老先生一番苦心孤诣的塑造,总算将这个笨孩子培养成了一代大侠,真是不容易。但即使金老的妙笔再怎样生花,郭靖的正气中总带着三分愚笨迂腐。比起乔峰便逊色了很多。
再说“智”。
乔峰豪迈激昂,却非一介无谋的武夫,杏子林中,面对肘腋巨变,处理何等机智,何等明断,为保丐帮无内讧之祸,他决然放弃帮主之位,此举隐隐有大将之风。之后为耶律洪基平定叛乱,更是智勇双全,耶律洪基封他为南院大王,当真是慧眼识珠。
“智”对郭靖来说,绝对是弱项。他一生中做的最聪明的事就是认识了一个天下无双的小叫化,从此便受用不尽,有何为难之事,自然都有蓉儿帮他搞定。拜洪七公为师,寻找武穆遗书,在华山之巅,又帮着郭靖得到了天下第一的名声,试想老邪是她慈父,七公是她恩师,那个能跟她的靖哥哥较真,最后她用几句话激疯了欧阳峰。为郭靖成为“侠之大者”铺平道路。靖哥哥身边若没有蓉儿,恐怕早就呜呼哀哉了!
三说“情”。
乔峰在少林寺中将假冒止清和尚劫走,本指望能了解些真相,谁料阴差阳错间,竟注定了他生命中唯一的爱情,那么短暂,却是永恒。乔峰虽粗豪,却也解情,他打伤了冒充成段正淳的阿朱,铸成终生之恨,但在最后一刻,他理解了阿朱的深情,“你不是为救你父亲,你是为了我,为了我!”这样的理解让阿朱含笑而去。
他讨厌邪气古怪的阿紫,只为了阿朱临终前一句,“她是我唯一的妹妹,你请照顾他。”使得他对阿紫百般容忍、照顾,即使险些丧生于她的毒针之下,他也不曾恨她,反自责不该打伤他。千辛万苦救活了阿紫,更加细致入微地照料她,只为她是阿朱的妹妹,她叫他姐夫。
乔峰对阿朱的感情可称是痴心绝对。痴心不难,但绝对却不易,耶律洪基赏赐美女如云,他全然不见;阿紫的爱疯狂炽烈,他全不动心。他的心中只有一个阿朱,谁也无法取代的阿朱。
再看郭靖。他和蓉儿的爱情已是精典,本无需多言,但在二人之间始终有个影子挥之不去,就是华筝。郭靖对蓉儿的爱不容怀疑,但他又难以摆脱必须对华筝承担的道义,曾一度在爱情和婚姻两者间痛苦徘徊。一会儿发誓会回蒙古娶华筝,一会儿又承诺留在桃花岛陪蓉儿。颠颠倒倒,来来回回,十分的不爽,如果不是成吉思汗逼他反宋,使他娘自尽,他大概还要继续徘徊反复。如果换成乔峰,绝对一无反顾选择阿朱,便是十个金刀驸马,又怎抵得上一个阿朱。
如有女子能嫁与乔峰,此生足矣。可怜蓉儿,一朵绝世鲜花插在了“那个啥”上。
四说“义”。
乔峰之义,荡气回肠。杏子林中,他折刀为誓,有生之年,决不伤一个汉人性命,此言铮铮。但在聚贤庄,他无奈之下,破了誓言,以致终生耿耿。他身为契丹人,却宁死不助耶律洪基攻宋,不管宋人如何对他,他始终视大宋为故园。但当段誉虚竹率人来救他,眼见契丹军士的头颅在汉人刀下飞起,血流成河,他心痛茫然,不知所措。他不愿看到厮杀,他希望和平,哪怕这和平要用他的生命换取。
乔峰死了,他的死坦坦荡荡,不负大宋,也不负契丹,他用死换来了和平,对大宋,也对契丹。他的生命真的应验了武侠小说里常用的那句话:大丈夫生有何欢,死有何惧!
郭靖正好与乔峰相反,他是大宋子民,却生长在异族,大宋是他的故土,蒙古却给了他生命。按理说,他也应有和乔峰一样的困惑和痛苦,但他没有,在初守襄阳之时,他就有意去行刺领军攻宋的拖雷。拖雷是他自小结义的“安答”,一向手足情深,在成吉思汗的大军围追他时,拖雷为他准备了马匹盘缠,送他南归。如此情深意重的好兄弟,郭靖竟起了杀念,即使出于爱国,也不免让人心寒。
其后他镇守襄阳三十年,杀的蒙古官兵不计其数,这其中不乏曾经跟随过他的旧部,他也一并杀之,并不曾生过怜意,虽是为国,也着实无义。
所以说,郭靖之义,只对大宋,不顾蒙古,对一方有义,对一方绝情。比之乔峰,实有愧哉。
综上四点,我对此二人的总结是:宁无郭靖,勿缺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