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厂北迁 16家工厂1258台设备迁至龙江
1951年6月6日,哈尔滨电机厂破土动工。
工人们在进行生产。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共中央东北局按照中央关于战时疏散东北沿海地区重工业问题的指示,调整东北工业布局,实行“南厂北迁”。1950年10月开始,先后有16家工厂5009名职工和1258台机器设备由东北南部迁至黑龙江省各个地区。
据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孙学民发表的《“南厂北迁”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的“奠基之举”》:“1950年10月,因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辽宁各地的20个工厂奉命迁至黑龙江、松江两省。这次是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二年采取的‘南厂北迁’重大决策,为黑龙江省日后的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称为‘奠基之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原松江省和黑龙江省基本上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在抗美援朝期间,从辽宁省沈阳、丹东、营口等地迁来军工、机械、造纸、纺织、橡胶等25个较大规模的企业。分布在松、黑两省的7个市县,成为当时我省主要的工业力量。
“南厂北迁”发生在抗美援朝之初,处于时间紧、任务急迫的状况下,北迁工厂纷纷冒着严寒北上。抵达目的地后,为了早日投产,又不顾条件艰苦,三九严寒,夜以继日地抓紧时间安装设备,留下了一件件难忘的往事——
哈轴:完好无损抢卸150车皮物资
辽宁瓦房店滚珠轴承厂(东北机械十四厂,现哈轴集团)迁往哈尔滨时,搬迁了大量设备和物资,当时正值严冬,气温达到零下30摄氏度,大家冒着风雪抢卸设备和物资。据当年的老同志回忆,车皮到后两个小时必须卸完,到点后不论卸没卸完,火车头来了,车皮就得拉走。那时一天一夜来四五趟车皮,每次最少3个,最多9个,为了抢卸设备,干活的同志一天一夜最多睡两三个小时的觉,有时也就能眯上十几分钟。当时卸设备没有先进的机械工具,都是人拉肩扛,设备和物资卸下车后,还要运到工厂内的空地上,劳动量是相当大的,持续了一个多月。最后,150多个车皮的330多台设备和3000多吨的物资,没有损坏一个部件,没有丢失一样东西,全部安装在新建的轴承厂。
为了抢先完成国家急需的轴承生产任务,在车间水泥地面还未干的情况下,他们先盖了100多平方米的偏厦子开始临时性生产。5个月后,便开始全面生产了。
哈电:艰苦环境中涌现“质量大王”
哈尔滨离休干部吴尚楼在《哈尔滨抗美援朝时期的南厂北迁》中记载了南厂北迁的艰苦情况。
沈阳电工五厂迁哈后,改称电工四厂,又改名为哈尔滨电机厂(现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工厂落脚在顾乡的一个小制粉厂内。后改在香坊区赛马场,计划将其建设为哈尔滨电机厂。建厂伊始,困难重重。当时该厂内仅有几个仓库,一片简单的厂房和几台旧制粉机,破烂不堪。厂内既没有公路,更没有铁路专用线,从沈阳迁来的机器设备大都运到了香坊站。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冰天雪地里一点一点搬运。搬到厂里后,工人们安装和擦洗设备,马上投入生产。晚上还组织人员持枪护厂。
当时生活条件也是非常艰苦,一部分职工住在旧草棚里,一部分职工住在寺庙的大殿里,没有床,就在地上铺上草垫子。一个大殿住了80多人,挤得翻不过身来。因为是冬天,屋外-30℃,屋内满壁冰霜,四面透风。尽管生活异常艰苦,但没有人叫苦,而是一心扑在生产上。
当时老工人少,青年工人多,他们不计较伙食不好,也不计较文化生活差,白天紧张劳动,晚上刻苦学技术,涌现出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工具车间老工人程星武被人称为“质量大王”,定子硅钢片的第一个扇形冲模就是他带领工人亲手制作出来的,他所领导的钳工小组在劳模会上被授予推广“三检制”先进小组称号,在整个东北电工局系统进行了推广。
紧锣密鼓改扩建强力助推工业化
南厂北迁到哈尔滨,经过短时间生产后,进行了改建、扩建和异地新建工作。例如哈尔滨第一工具厂迁哈后,于1951年1月,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进行了扩建与改造,6月完成改建,总投资580万元。通过扩建与技术改造,工厂扩大了厂房面积,新增了从苏联进口的精密机床等设备。改造后,工厂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到1952年末,职工已由迁厂时的800人,增加到2340人,年工业总产值5270万元,年利润240万元,固定资产1473万元,分别是建厂初期的25倍、24倍和10倍。
“南厂北迁”为黑龙江省的早期工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经过三年的努力,我省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工业产值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49年的36%上升为1952年的52.3%,工业比重超过农业;工业产值由1949年的6.9亿元,一举增加到1952年的17.9亿元,增长了1.6倍;工业产品和规模从原来仅有的油、酒、米、面和小规模、低技术水平的机修、制糖、煤炭、木材企业,发展为具有较大规模的生产机械和电力设备、纺织、橡胶、煤炭、木材深加工等产品的工业基地,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