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实火与虚火的区别,终于把上火搞清楚了
火为六气之一,太过不足,均可致病。火致病的种类虽多,不外阴阳而已。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阴阳之间的变化,导致火的特性发生了变化。所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阴阳平衡为常态,若邪气过盛导致火气太过,此为邪气盛则实,因此实火多用清解之法。
同样的道理,阴阳平衡则不病,若阴精虚衰,则阳胜阴衰,故此时的火当为虚火。明白了虚火产生的原因,我们就非常清楚,治疗阴火,需要把虚衰的阴精补充回来,因此多用补法。
这样我们再来理解火邪的阴阳属性就很清楚了,实火是因为邪气过盛导致的,即,原有的阴没有变化,阳变多了,这时的火也称为阳火;虚火是因为阴精虚衰导致的,即,原有的阳没有变化,阴不足了,这时的火也称为阴火。
哪些情况会导致实火产生?
第一,火运太过,有可能产生实火,此为外因。
第二,六淫之邪过盛,也可能产生实火,此为外因。
第三,饮食积滞,情志过激,也可能产生实火,此为内因。
实火病因形成后,会导致哪些症状?
实火为阳邪,故凡是激进的症状,或者是出现怕热的症状等都可能是实火。比如烦躁,大便干燥,口焦,精神亢奋,气力充实等。脉象上呈现脉实、脉数、脉滑等特点。
因此临床辩证主要抓两点,第一是正气不衰,第二是邪气太盛。只要判定这两点,就要当机立断,立刻治疗,勿使其迁延生变。
正邪盛衰能够辨析清楚,火邪的位置也要了然于胸。
1.火气闭于表,不能外达,则以升发之法治之,不宜用寒凉之药。记得一次牙龈疼痛,火势起的非常快,于是方中重用蝉蜕,一日三饮,三小时后疼痛即刻改善。这就是判定邪气向外行,因此助力一下,让邪气散去,病退人安。
2.火邪入里,若未伤阴,当用苦寒之剂清之;若已伤阴,当用甘寒之剂滋之。
3.邪热燥结于内,凡有痞、满、燥、坚等症,以苦咸寒之剂下之,不可使其迁延日久,导致变证频发。
4.若火盛而导致风动,风火相兼,变证多见津枯、血燥、掉眩、僵直、疮痍、痛痒等病。更有甚者甚至可能出现昏闭卒中、痉厥抽搐、动血出血、高热中暑等急重危症均直接与风火病邪有关。
哪些情况会导致虚火产生?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是刘渡舟对阴火形成与证治,论述的极为详细。
“阴火”的形成,多由于七情、**、劳伤等因。然亦有外邪内入,或误治伤阳的,亦颇不乏例。“阴火”的范围,综合历代医家的著述和临床常见的症状,约可分为下列四类:
1、内伤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所从生,故宜养而不宜伤。若饮食、劳倦、内伤脾胃,则导致谷气的下流而蕴为湿热。此时非独少阴肾水受困,亦必促成少阴的“阴火上冲”。少阴之经,上系于心,但心尊不受邪,有邪则心包代受。《灵枢·邪客》云:“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心之包络。”如是,包络相火受“阴火”之扰,乃有大热、烦渴、脉洪大等热证出现。针对这种病理,李东垣制订了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的“甘温除热”的治法,药用:黄芪、人参、炙甘草以补脾气而实表里,升麻、柴胡以升举清阳,橘皮理胸中之浊,当归滋心包之血,更以白术健脾以去湿。庶脾气健运,清阳上升,阴火下降,心包之热解,则周身大热自除。
2、阴虚火盛
肾为阴阳水火之根。然人体阴阳水火,必须保持平衡协调,若水火偏盛,则生寒热之病。
阴虚则火盛,非火之真盛,实由水之不足。张景岳云:“盖火性本热,使火中无水,其热必极,热极则亡阴,而万物焦枯矣。”人或欲念过极,房室耗伤,必动相火,亦涸其水;或在汗下之后,失血之余,均能导致水虚不能制火之证。例如:心烦、少寐、头晕、口干、咳嗽、盗汗、夜热及亡血、失精等。
治疗之法,不必去火,惟有补水以配火,则火自敛。赵养葵云:“夫命门之火,乃水中之火,相依而永不相离者也。火之有余,缘真水不足也。毫不敢去火,只补水以配火,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此深得水虚火盛之治法。临证时,每以六味地黄汤、一阴煎,兼服归脾丸,功效殊佳。至于苦寒损阳之剂,慎不可轻投。但“阴火”治疗,取效较迟,服药须坚持一定时期,方能取效,并须同时注意养生,殊为重要。
3、阴盛逼阳
吾人之真水真火藏之于肾,惟水中之火,宜藏不宜露,藏则能生气,露则为病。火之不藏,源于火气极虚,水寒极盛,逼其火而外越。正如赵养葵所云:“平日不能节欲,以致命门火衰,肾中阴盛,龙火无藏身之位,故游于上而不归……”赵氏的论述,是值得我们参考的,但龙火不藏的原因,尚不止此,其中亦有外邪内传,从阴化寒而成的,例如《伤寒论》少阴篇:“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里寒外热”即是阴盛逼阳,龙火不潜的反映。
昔喻嘉言治徐国桢案:伤寒病已有六、七天,证见身热,目赤,口渴索水,但又不能饮,燥热特甚,身卧地上,欲求入井以解除烦热,切其脉洪大无伦,重按无力,察其得水不欲咽,诊为龙火不潜,外显假热之象。予以附子、干姜各五钱,人参三钱,甘草二钱,煎成冷服。服后寒战,戛齿有声,恶寒特盛,以重棉和头复之,尚缩手不肯与诊,阴寒之证始显,再与前药一剂,微汗热退而愈。按此案以索水不欲咽,和脉大无伦、重按无力等证,诊为真寒假热的重证,故用通脉四逆汤加人参,以急救亡失之阳而取得立竿见影之效。
此外,亦有因于误治,损伤阳气而成的。例如:误汗之后,身热,面赤,筋惕肉瞤,振振欲擗地;误下之后,身热不宁,躁烦特甚;亦有汗下之后,额上汗出,气高作喘,面赤如朱……例如《伤寒论》太阳篇的真武汤证、干姜附子汤证、茯苓四逆汤证等。
龙火不藏的常见证候有:上身大热,**冰冷,人事昏沉者;有咽喉肿痛,咳嗽喘促者;有自汗,心烦,大便欲出,小便不禁者;有面赤如朱,不思茶水,而胸腹痛甚欲按者;有口舌生疮,牙缝流血者;有吐血而心烦不安者;有消渴而饮一溲二者……阴盛逼阳之脉,每见洪大无伦,或两尺虚软,或见细数,但都按之无力为其特点。
以上的证候,轻者以辛热之药杂于壮水剂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原”,如右归饮、八味地黄汤之类;重者,则不掺阴柔之品,采用“四逆汤类”以急救亡失之阳。
虚阳上窜,吐红特甚的,镇阴煎加童便,效果很是理想;痰涎涌逆、喘鸣气急、下虚上实的,独参汤调服黑锡丹奇效。若阳虚已极,姜附无功时,宋人的金液丹,间灸气海、关元、太溪等**,壮数愈多,效力方显,以匡四逆辈的不逮。
经治疗后,阳气恢复,龙火潜藏,仍继服甘温之药,以促进生化之源。并须远房帏,养心宁神,或运用气功疗法以巩固疗效,颇属重要。
4、肝气抑郁
肝郁之火,多为情志之病。因肝属木,木性喜条达,肝气喜舒畅,若人情志抑郁,神气不畅,则气郁为火,相火乃发,妇女患此者,尤属多见。赵羽皇云:“盖肝性善怒,其气上行则顺,下行则郁。郁极则火动而诸病生矣。故发于上则头眩耳鸣,而或目赤;发于中则胸满、胁痛,而或吞酸;发于下则少腹疼疝,而或溲溺不利;发于外则寒热往来,似疟非疟,凡此诸证,何莫非肝之象乎?”
另外,肝郁之病,复有脾虚不能培木,肾虚不能涵木而成者;因肝木端赖水土之滋培,失之则违其疏泄之性,郁屈而不伸,于是则有克脾伤阴的不同。肝病及脾,人多易识,而肝病伤阴,人多忽略,因肝肾为乙癸同源,皆内藏相火,今气郁于肝,必火动于肾,相火封藏不固,使精血暗耗,则火动益甚。常见有骨蒸夜热,头目眩晕,心烦不寐,食少痰多,咳红呕血等证。
治疗肝郁之火,断乎不能用苦寒之药,惟在调达肝气,顺其性而治之,方为得体。《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达之”。达者,条达舒畅之义,如逍遥散,方中的白术、茯苓助土以培木;芍药、当归补血以滋木;薄荷、煨姜均能透达木郁,尤以柴胡善能条达肝胆,升发火郁,相合成剂,颇符合“木郁达之”的治则。除用逍遥散治疗外,如兼有脾虚证候的,间服补中益气汤;肾虚火动的,兼用地黄丸,均可随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