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作文教学及策略的认知与重构(较为冗长枯燥,慎入)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困扰着语文学科发展的难题。虽然经历了近百年的语文作文教学研究,但这个难题依然存在。一般来说,语文教师的进行作文所参考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我们先来看看课程标准是如何表述的: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至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比较两个课程标准的规定,我们会发现,在课标中虽然强调了写作的作用和设置教学的方向和要求,但却没有给具体训练写作的方法和步骤。而且由于两个课表是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所指定的,故而把对写作的要求写成了分阶段的表述形式。但这样就造成了另一个问题,即原本是整体存在的写作过程和应该同时具备参考的因素被人为地划分了年龄段落。这样的结果是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的写作教学和高中阶段的写作教学成为各自为战的情况,以至于,对写作教学的指导形成了困难,使得作文教学形成的支离破碎的片段,而不是完整的能力形成过程。2007年第35期的《语文教学通讯》刊载了王荣生教授的文章《我国的语文课为什么几乎没有写作教学?》就是对课程标准与实际教学脱离行为的反省。笔者虽然对王教授的观点不敢苟同,但认为王教授的说法对于语文作文现状,起到了彰显弊端的作用。
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要想真正达到有效的作文教学,就必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变以往只凭美文阅读经验指导作文的思路,还原学生的书写主体的地位,引导学生完成通过书写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
一、对作文真相的认识
对于作文的真相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实施,所以我们首先要认清作文的真相是什么。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每个老师都能说上几句,但又都无法说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构想一个这样的场景:有一张复杂的拼图,在规定的时间内,交给很多人拼,但这张拼图的全景图遗失了,每个人只能在局部摸索,但因为没有全景图作为参考,时间又有限,只有极少人能够取得局部的成果,所以大多数拼图者根本不知道这张图是什么样的。
好了,回到作文的话题。我把这张图的名字叫“作文”,而全景图则是“作文的真相”。说到这,我们可以回答前面的问题了:我们之所以说不清作文教学,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作文的真相。那么什么是作文的真相?
想要追寻作文的真相,必然要从作文的定义入手。
黎锦熙在1925年出版的《作文及文学教学法》中的《国语的“作文”教学法》一章中是这样的表述的:
既然黎锦熙没有给我们提供足够的信息,那么我就看看目前关于作文的定义是什么?
查了一下得到下面这个四个定义。
作文:写文章(多指学生练习写作)⑴
作文: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⑵
写作:写文章(有时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⑶
文章:把有组织的话用文字写成的篇章。⑷
从这几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个概念,作文、文章、写作、文字。不管是动词性还是名词性的作文和写作在概念中都包含着“文章”这个概念,“文章”是由“有组织的话用文字写成”的,这样一来我们其实面临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对静态的“文字”的指向进行分析,另一个是处于动态的“组织”这些文字的原则。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一般的《语言学概论》是这样描述文字的:“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一种文字的发展变化,主要是出于完善地记录语言的需要。”⑸在这样的描述中,文字失去了它自己的独立的地位,文字成为了语言的附庸。因为这句话是以语言为主体的描述行为,而我们要从“文字”的主体去看待它的作用。
文字作为语言的补充形式,它打破了语言不可长时间保留的局限,成为了穿越时空而传达信息的符号。这是为人们所共知的,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文字本身也是记录时间和空间的工具,同时文字也是人类所创造出的记录人类活动的工具,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字承载着时空与人的烙印穿越时空而传达信息。也就是说,文字的指向其实只有三种“时间、空间、人事”⑹。在这三种指向里,又可根据稳定性分为两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时间”,之所以把时间属性确定为第一等级,是因为时间的流逝是不可改变的;而第二等级中的“空间”“人事”都不能脱离“时间”而独自存在。在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三种指向的内容,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汇集在每一汉字中的。或者说,每一个汉字都包含了“时间、空间、人事”这三种指向,但这三种指向并不是平均分配的。当孤立的汉字一个一个被连缀起来时,各自不同的属性被表出,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侧重于“时间”的连缀产生叙述,侧重于“空间”的连缀产生描写和说明,侧重于“人事”的连缀产生议论和抒情。进而,由语句构成的文章也就具有了这三种指向。这三种指向看似很少,但“时间”一直在不停地流逝;“空间”中有万物,“人事”中有万事,而且“每一物,每一事”都有着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这些内容不同的组合结果,就形成了无穷无尽的文章。⑺但也正因为文章自身有着这三种指向,也就必然因侧重不同而诞生出不同的文体,例如,侧重“时间”的文章,可归为历史类文体;侧重“空间”的文章,可归为实用类文体;侧重于“人事”的文章,可归为抒情类文体和文学类文体。
这时我们可以说,文章(学生所做的文)的真相就是对“时,空,人”进行统一的记录。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第二个问题——文字的动态组织原则。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提到:“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这段话乍看上去谈到了文章的形成过程和组织原则,其实不然。从“人之立言”到“积章而成篇”是谈文章,是由“积”而生的,但他并没有说明“积”所以遵循的动态原则是什么。而后面的“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这些话,更接近于对已经成篇的文章进行修改。所以我们还要再从源头看一下这个动态的组织原则。
我们知道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使用的是结绳记事和图画记事的方式。后来文字的出现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取代“结绳记事”、“图画记事”的方式,虽然“结绳”与“图画”被取代了,但“结绳记事”、“图画记事”却决定了组织文字的动态原则。这个组织文字的动态原则就是“历时”与“暂时”的结合。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把两个问题弄清楚了。我们可以说,我们找到了“作文”这一行为的真相。这个真相就是,作文(写文章)就是——使用文字从“时间,空间,人事”任何一个内容上入手,通过在“历时”和“暂时”之间不停切换的形式,对“时间,空间,人事”进行统一的记录。
二、认清作文教学自身的局限性
认清作文教学的局限性,是达成有效作文教学的立足点,所以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如何才是正确的教学内容。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作文本身的认识和研究不够深入,没有从根本上认清作文的真相特征和总结出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从而在教学环节中出现了“有效”和“无效”的现象,进而产生了“有效”和“无效”这类的简单判断,其实,这类判断背后所蕴含的是我们希望通过对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最终达到变“无效”为“有效”的目的。笔者打算从教学、学生和教师三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为这个话题提供一些个人的分析。
1、在教学方面
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之所以产生无效的情况,主要是在缺少统一认识的前提下,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作文训练目标是否过于空泛,脱离了实际”、“作文评分标准是否过高,过死”、“教学中是否缺少了训练过程”、“是否给学生的成长空过窄,时间过短”等等,而这些都对“有效”和“无效”的结论产生直接影响。
2、在学生方面
“有效”的标准的错位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挫折。长期以来,我们把有效教学定位为学生能写呈现出文辞优美、思想深刻的文章,其实评价这种“有效”的标准并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而是以外部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行为。前面的“好文章”只是语文教学结果(而且只是一部分结果),而不是“效果”。真正的“有效”并非在于结果的呈现如何,而是学生在不断训练过程中逐步提高的效果。因为只有根据学生情况,使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得到的提高才算是“有效”。也就是说,以往我们把学生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当作作文训练过程的评价准则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作文教学不应该用抽象的“好文章”的特征去要求每一个学生,而应该让每个学生都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得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这样才是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的体现。
3、在教师方面
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是占了主导的地位,所以教师活动是关系到作文教学有效和无效的关键因素。这涉及“教师的自我定位是否准确”和“教师对作文教学是否有清晰明确的认识”两方面的问题。首先,谈谈教师自我定位是否准确的问题。出题,提要求,按照一定标准作文打分数。这样的过程其实使得教师成为了一个游离于作文教学活动之外评判者,这个评判者并没有介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即便是让学生修改作文时,也往往是教师从自己的角度“让学生按教师的思路去改正”。这样的评判和指导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远离评判者的形象,根据学生的文章提出适时合理且更合乎学生水平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指导者和辅助者。其次,教师对作文教学是否有清晰明确的认识也是关系到作文有效和无效的重要问题。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作文教学缺乏系统而深入的认识,所以大多数教师并不知道在作文方面,什么东西是我们能够传授给学生,什么东西是我们教不全的,什么东西是我们不能教的。正由于认识上的模糊和混乱,所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就出现了很多偏差,以至于出现了“能够教的没有教”,“教不全的拼命教”,“不能教的总在教”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想真的全面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教师多在自身定位和对作文的研究上多下些功夫。
三、明确作文教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当我们知道作文教学的局限性之后,首先要确定作文教学中的需要澄清的几个基本问题。
1、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
关于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我只想说:我们应该“把作文当作文”来研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看到很多老师在介绍经验时,经常把作文训练的目标定在“教学生做人”上。(我不反对作文教学要体现出育人的内容——尤其是汉语本身的有承载文化内涵方面的要求。)但我们要看到教育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多数教师在研究作文教学时没有到意识到二者的区别,因此在教学设计和内容落实上“教学目标”往往被“教育目标”所取代!学生应掌握的“技能”被“思想意识”所取代。这样的做法看上去是要贯彻“文道统一”原则,其实是忽略文道之间的依存关系,要知道,任何表现“载道”的文章应该是先“文”,“道”才能有依附的对象;没有“文”,“道”只能是玄而又玄的空言。同样在作文训练中过分强调人文性,而忽视作文本身的规律,实际上也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因为人文精神的实质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实践中。因此我们应该看到:作文作为一种文字的运用,它有自身的规律,你可以在运用这个规律的时候加入育人的内容,但这个规律本身和育人的理念无关。
2、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
我理解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应该是找到尽可能地排除各种因素影响的一种规律,这种规律是人的认知规律。这种规律是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学习而掌握的,而且这种规律不会因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难以掌握。比如说,有两个人,其中一个略懂电脑,另一个是电脑高手,两个人对电脑知识的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两个人打开电脑的过程却是相同的。再比如,一名赛车手和一名普通的司机,两个人开车的速度和技巧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但都需要使用点火装置使发动机运转。我想通过对作文教学过程的分析,把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固定在“相同”这一点上。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通过训练掌握了“相同”的技能。
3、作文教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对象
我们的研究成果或者说写作规律是为了谁服务的呢?这个问题涉及到,以什么样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是统一的。也就是说规律应从一定水平学生的身上总结,反过来又在同水平的学生身上实施。所以就要看我们如何确立研究对象了!弗洛伊德只采用支持他理论的病例,所以精神分析学说日渐衰微;马斯洛伊正常状态的人为研究对象,所以人本主义被广泛应用。孔子曾把自己的学生分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但现代的教育观念告诉我们教育不应该只面向那些“中人以上”的“精英”,而应该面向那些“中人以下”的“普通人”。既然我们作文教学研究的是一种人人能掌握的本质规律,那么作文教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基于水平最低的学生的展开的。因此上,只拿个别学生的现象来推广所谓经验的做法,完全是无视教育原则的行为。
4、需要避免的两种错误倾向
如果教师想追求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的可操作性、统一性和规范性,就必须避免两种错误倾向。在课堂作文教学中有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把作文指导让位给课外阅读。第二种是把作文指导让位给课外练笔。课堂上无非是,读读好文章,分析分析结构和修辞,互相批改等等一些活动。这也是无视作文教学本体的做法!我们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词汇,培养语感,增强写作能力”的实质是一种“无意识”的积累,这种积累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因学生的差异,有的效果能够很快体现,有的效果可能要很久之后才体现出来。而我们的作文指导应该尽量减少学生的无效劳动,让他们有“规”可随,有“径”可走。
再说第二种让位的情况,有的老师说“让学生每天写八百字的文章,肯定会提高!”的确,想当初海明威也只是每天练四百字嘛。每天写八百字能比海明威提前成功!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八百字的文章要占用多少时间?如果说在小学其他科目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可以展开的话,到了高中在所有学科难度的压力下,每天八百字的目标又怎么可能达到呢?
在学生课余时间的安排上,我们不应该仅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抢、占、挤,而应该注重指导,让学生自己安排,毕竟那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设想应该有一种,能够在课堂中发挥作文指导作用,符合所有学生认知规律的标准的既简单又高效的训练内容,而且这些训练内容不因授课教师的水平而有差异。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的策略先让学生有话可说,然后再逐步提高,这样才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正常途径,以下是笔者在策略方面的一些尝试,列出来共参考。
策略1:任何事物皆可入文章
给学生讲,如果我们明白了作文是一种对“时空人”的统一记录,那么我们所见到的任何事物皆可成为文章的内容。
周作人在他文章说过这样一件事,“英国密伦(A·A·Milne)的小品文集,有一处曾这样说,有时排字房来催稿,实在想不出什么东西来写,只好听天由命,翻开字典,随手抓到的就是题目。有一回抓到金鱼,结果果然有一篇金鱼收在集里。”
这个“随手抓到”的方式,可以说明,文章的内容不是被限制住的。金鱼只是一个切入口,后面的要靠我们自己来展开。怎么展开?从“时空人”下手,我可以随便拿一个东西来,并能从这个东西上展开而成就一篇文章。例如,一支铅笔。我可以写铅笔产生的过程,写好了这就是一篇说明文。如果说,我不知道铅笔是如何产生的?没关系,我可以把铅笔拟人化,写成寓言的形式,这样写得不太准确也没有关系,因为文体要求不同。不用担心这样不行,韩愈其实也这么干过,他给毛笔写过一篇《毛颖传》,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去找来看一看。如果这还不行,我可以写,不同种类的铅笔,有不同的样子,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命运,这样就和人生能联系上了,这我可以写成议论文。这个不行的话,还可以写自己使用铅笔的过程,从几岁开始用铅笔,以前喜欢什么样的铅笔,现在还用不用铅笔,以后还会不会用,在自己使用铅笔的过程中,围绕着铅笔是否有过一些事件……
前面是我给出的一个示例,后面的内容大家可以自己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补充。铅笔是这样,钢笔,铅笔盒,橡皮,尺,发卡,镜子,各种用具无不是这样展开就是了。
策略2:作文前期准备中的隐性原则
每个语文教师都面临着作文这个难题。说它难是因为对语文教师而言写作文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个困难在于,我们似乎没有从我们的老师那里得来任何肯定的信息,并且有理由相信我们的老师也曾经面临着这个难题。换句话说,这个难题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难题,但我们是教师,对于这个难题,我们无从回避,我们也不能回避。
有很多评论家把学生不会写作文归咎于教师不写下水文,即教师先不会写当然学生不会写,其实这是一种表面上的分析,一个教师他的写作能力和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是像数学上的正比关系,而且有的时候还会出现反比的关系,因为会写的教师不一定会教。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作文难写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我认为作文难写的根源在于,我们对作文没有全面的认识。对于作文教学,即便是有写作经验的教师也会感到束手无策,因为教师能会写那只是教师的经验,这种经验的习得并不是来自于教材,也就是说教师在当学生也没有被告知,应该注意什么或怎样写,所以在大部分指导学生写作的课上,教师也只能敷衍了事,因为教材没有给教师提供更多的东西可说。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也这样干了至少许多年了。比如说,我们在回答学生“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供选择的答案是不多的,不外乎“多阅读,多写日记,勤思考”等等这些备选答案。这些答案虽然是对的、很有效的,但似乎真照着这样做的人似乎寥寥,因为这样做很麻烦,而且真要做到不容易,更何况作了这些真的能写好作文吗,恐怕还是个未知数。这样一来我们似乎就进入了一个僵局,一方面教师说,我尽力地在教但学生不愿意照着做,另一方面学生说老师教的东西太麻烦,能否更有简单一点的呢?面对这个僵局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说一方面我们要从更大的范围中去建立更抽象的认识,另一方面我们要做的是更具体、更细致的指导工作。
那么什么是“更抽象的认识”呢?这个“更抽象”是指在认识上的提升。我们的一个毛病就是在于,我们在教作文的时候,只把看见的部分教给学生。我们一般在指导作文时,不外乎提出“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这个几个环节。这几个环节是怎样来的呢?是我们根据阅读文章的经历而总结出来的,但这个顺序本身不应该是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因为但凡有过写作经验的教师都会知道这个过程虽然存在,尚还不足以能够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就是说一直以来,我们使用固定的程式去教学生,而实际上这个程式本身就是有缺陷的,然而我们一直没有认识到这个缺陷。那么这个缺陷在于哪里呢?这个问题似乎更难回答了,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能往“更抽象”的方向上走。我们先来打个比方,我经常把写作文比作盖房子,因为二者在搭建的过程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对于这些相似我想很多老师可能也有这种感受。其实,我固然可以说“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是在一步一步地搭建,但我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建房子之前是有许多事情要做的,比如要打地基,而写作的“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只是体现了搭建的过程而已,没有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任何一座房子是搭建不起来的!这样追下来,我们就会发现,以前我们一直使用的“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这个过程不过是一种最终目标性的指向,如果用这个内容去教学生,学生根本不可能学会写作,他们最多只是学会复述这几个环节而已。也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好了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学生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
那么作文的前期准备有哪些内容呢?对于这个问题,有的老师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有的老师说阅读是进步的阶梯,有的老师说培养学生思维是最佳的途径,还有的老师说把各个方面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语文的综合性……这些说法本身是没有错误的,因为这些说法从各个方面进行的阐释都有一定的价值,但对于语文教师和学生来说,这些说法还缺乏可操作性。因为生活的范围广大,阅读有一定的局限性,思维又过于抽象,综合的说法更加难以把握。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寻找那些学生能够轻易学生并能轻松应用的原则。那么这个原则是什么呢?其实这个原则很简单,只有两条而已:对外要关注,对内要观照。如果学生学会了这两条,那么他的“作文的前期准备”工作就进行的基本差不多了,剩下的就要交给时间这个魔术师了来塑造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两条虽然抽象,但是却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做的,而且做起来也容易的。那么为什么是这两条呢?因为写作行为的实施者是人,而写作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人的经历,而经历的构成是随时间构成的,在这个构成过程中,对外关注和对内观照的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经历是否充实,而充实的经历自然要有一种诉说的要求。(从这角度上看,我们其实根本不用倡导作文的个性化,因为作为个体的人,每个人都有着与他人不同的人生经历,从而生长出与众不同的生命作品,也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个体,那么每个个体基于生命经历的表达必然是个性化的作文。)
著名作家王安忆曾经在她的小说《纪实与虚构》中有过一段这样话:
她(一个小说家【笔者注】)的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问题上,那就是:她这个人,生存于这个世界,时间上的位置是什么,空间上的位置又是什么。她这个人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又与周围事物处于什么样的关系。她用计算的公式归之于纵和横的关系,一切就简单了。……再后来,她又发现,其实她只要透彻了解了这纵横里面的关系,就是一个大故事。这纵和横的关系,正是一部巨著的结构。
这个描述是作者以作家的敏感而察觉到的大部分写作行为的真相。当人们追求表达的时候,最后剩下的往往不是小说中的情节,而是源自自身所付出的“关注”与“观照”的结果。如果您不相信“对外关注和对内观照”的说法,我们不妨拿已经成为经典的著作来衡量一下,《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小麻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与地坛》、《追忆似水年华》、《变形记》、《等待戈多》、《老人与海》、《墙上的斑点》……这些作品其实都是这两个原则在时间之力下的结合产物!如果需要,我还能找出像《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登高》诸如此类的诗篇来作证,甚至我可以说,除了应用文和极少数纯虚构的文学作品之外的所有文本都是“对外关注和对内观照”的产物。有了这样的一个“对外关注和对内观照”形成的基础,剩下的就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了。因为,能够形成巨著的关键因素是我们不可能给予学生的,这个关键因素就是时间,既然我们并不能全部给予学生“作文基础”的全部内容,那么我们只能做到,我们可以做到的那部分而已,这就是除了以往要在技巧上的训练之外,还要训练与培养学生的“对外关注和对内观照”的能力。
策略3:知思悟行的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东西并不是我们讲过了学生就能够掌握。有的东西甚至讲很多遍后,学生依然一脸茫然。可有的东西,只讲一遍学生马上就会有反应并且牢牢记住。后来经过分析,我发现凡是只讲一遍学生就能掌握的内容往往都是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贴近的、能够在生活有直接或间接感受到的。由此,我得出的结论是,任何训练都应该是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训练,也只有符合认知过程的训练最终才可能顺利地转化为能力。作文教学本来也应该如此,但以往的写作目标也好,写作标准也好,均没有体现出这一规律。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谈一点个人的设想,供大家参考并欢迎讨论。
对低年级的学生不妨先积累词汇、培养语感、强化修辞。先练说,后练读,可以让学生读经典,但不可过早地让学生动笔写,等到词汇、语感、修辞达到一定水平时,再以阶梯式的训练目标加以引导。
对较高年级的学生,我认为可以加强学生对认知过程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往的训练所强调的过程只有两个“知”与“行”。但用在写作上往往是“知”易“行”难。其实只要我们关注一下人的认知过程就可以解决写作的内容问题。
那么人的认知过程是怎样的呢?我的理解是:这一过程是由四部分组成的,即知、思、悟、行。也就是在“知”与“行”之间加入了“思”与“悟”。并且确立了以小作文练思路,以大作文练语言和表达的方案。
现举例说明一下。
我在给学生练习小作文时的做法是这样的:
1、给学生一篇短小的文字或寓言故事,看过之后先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阐发什么样的观点和道理。——知
2、确定自己的观点后,反溯自己这种观点形成的过程。——思
3、为自己的观点找到现实中相应的论据并进一步提出具有普遍性的观点。——悟
4、进一步地阐述上面观点的指导意义,总结成篇。——行
我觉得如果真的贯彻了这四步,那么学生就基本解决了写作的内容问题。至于后面文章怎样安排、如何表述就依赖于学生自身的认识深度、生活经历和表达技巧了,等进入这一阶段后,就是教师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以上是笔者对作文本身的认识、对作文教学的局限的认识、对作文前期要求的认识和对具体实施教学的一些策略和思考,虽为敝帚但不敢自珍,野人献曝,以期方家不吝赐教。
—————————————————————————
注释:
⑴《现代汉语词典》,第1554页,1988年1月第二版,商务印书馆
⑵同上注
⑶《现代汉语词典》,第1276页,1988年1月第二版,商务印书馆
⑷《新华字典》,第514页,商务印书馆1998
⑸《语言学概论》邢公畹,第276页,语文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⑹虽然我们常说语言分为时间、空间、逻辑、心理四种顺序,但这只是从表达的过程来说的,而不是从文章的表现的内容上来说的。
附录作文指导四则:
第一则:唐堆儿、西瓜和螃蟹——记一次作文指导
上次,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告诉学生,作文是由“历时”和“暂时”交织展开的。然后让学生以自己参加“学军活动”或“外出写生”为主要内容吗、在“历时”中展开文章,在局部注意“暂时”的体现,如,活动前的准备活动、心情、时间;集合时的场景;离别时的心情;在旅程中的场景与心理变化;到达后的见闻感受;有趣的意外事件;返程到家。学生基本上能觉察到这个“历时”的存在,但学生担心自己写成“流水账”。我说,不怕写成“流水账”,没有“流水账”就没有好文章。从交上来的作文上看,首先学生凑字数的现象几乎没有了,水平一般的学生都能写到七八百字,好一点的学生超过千字的有十来人。其次,大部分学生注意了“历时”的过程,但在“暂时”的表达上有些困难。所以,这次指导不是写新的题目,主要是指导如何凸显“暂时”的价值,在何处完善“暂时”。
类比,动作电影吸引人的法宝,是在一定时间内,出现一个打斗场面,这样才能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而在作文中,“暂时”的作用就是这样,所以需要用它来吸引读者。
说明“历时”与“暂时”的关系,设喻,大伙都吃过“糖堆儿”(北方叫“糖葫芦”),“糖堆儿”什么样?一个竹签子串若干蘸糖的红果。“历时”就是那根“竹签子”,“暂时”就是那些“蘸糖的红果”,而最后“酸甜可口的感觉”则是文章所能达到的效果。现在假定自己是一个买糖堆儿的人,你会挑什么样的?一般的情况是“红果要饱满,糖要均匀”的,也就是说,文章吸引人的关键在于“暂时”的饱满与有味道。
要想知道“暂时”如何表现,先要明确,作文中的“文”和我们平时交流的语言之间的差别。平时,我们的口语交流,最主要的特征是直白迅捷,我们进商店买东西,眼神、手势、声音都有具体的指向,售货员根据这些就能有相应的判断,所以我们往往直奔主题,只有当相应的信息不足以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才需要进一步补充。作文中的语句则不同,因为文字语句是一种平面化的有损表达,如果像口语那样直奔主题,就不能达到传递信息的效果。简单说,口语要实用,表达时直奔主题,目的是快速有效地进行交流;而作文,要传达虚拟的现实,表达时要求形象、立体、全息,因此文字比口语更值得玩味涵咏。例如,我们生活中交流时,经常说“特别激动”,当两个人面对面时,这种说法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有其他的感官可以补充语言的不足。然而,我们把这个内容写在纸上,则不能如此简单了。因为“特别激动”落在纸上,其他的补充内容没有跟进,拿给别人看,人家只会知道你“特别激动”过,但具体的“激动”是什么表现,“特别”到什么程度,别人是无法获得了。怎么办?要通过对特定时刻(暂时)的场景再现,来达到这个效果。如,心跳,呼吸,头发,皮肤,语言,动作……当然要使用形象的化的语言。这样,即便,你在文章中,没有写出“特别激动”的字样,别人看到这段描述,也会知道你当时“特别激动”。这就是把“暂时”放大的方法。
那么在什么地方可以进行“暂时”的放大呢?“历时”过程中,凡是出现情感、心理活动、动作、场景、虚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的地方都可以看做是捕捉“暂时”的放大点。具体要放大哪些,就要看你自己依据主题的挑选功夫了。这样,当我们在“竹签子”中把“红果”穿好后,我们这串糖堆儿,算是完成百分之八十了。
我之所以说完成百分之八十,是因为还有一样重要的“蘸糖”工序还没有做。这道工序很重要,否则,虽然不能说前功尽弃,但也可说是会事倍功半。这个“蘸糖”的工序,说白了,就是给自己的文章找一个好的“切入口(实际上也是“表出口)”,因为单线的“一线结数子”还不足以吸引人,而且容易让人有“流水账”的感觉。而找准适当的“口”则不同,我们不妨想一下,卖西瓜和卖螃蟹的商贩,卖西瓜时,摊子上要切开一个鲜艳水灵的西瓜,卖螃蟹时,往往揭开一二个蟹壳露出里面满满的膏油。所以我们在写作文时,一定要把自己的想要让人知道的东西(或者,别人希望看到的东西),抓住重点的先行表出。这是在主题上的“切入口”。至于在技巧上的,就更好办了,只需要在“历时”中抓住任何一个“暂时”的片段展开就行了,比如,写学军,不从头开始,而从“景物”开始;写人物,从“声音”开始;写事件,从“实物”开始……后面的,就只剩下在“昨天、今天、明天”之间,进行“历时和暂时的不断切换”了。
上面,啰啰嗦嗦地说了这么多,其实在古人那里只用两句话八个字就表达出来,“穷形尽象”“穷然后工”。不过啰嗦也有啰嗦的好处,至少不再是古人彼此之间会心一笑的“暗语”了。
作业,在上次已有的作文中,挑两个不同的“暂时”进行放大,要注意,放大后,还可以还原到“竹签子”上去,最好不露丝毫破绽。
第二则:2009高考作文的入题与基本构思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作文命题的要求和方式
2、从作文的基本属性出发,研究高考作文的策略
3、通过示例,学会写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问题回顾
1、什么是作文?(作文的真相)
作文(写文章)就是使用文字从“时间,空间,人事” 任何一个内容上入手,通过在“历时”和“暂时”之间不停切换的形式,对“时间,空间,人事”进行统一的记录。
2、作文的基本过程是什么?(认识过程、思维步骤)
知、思、悟、行
3、什么内容可以充当文章的内容?如何获得?
文章内容:任何事物皆可入文章
获得原则:对外关注,对内观照
二、2009天津高考作文命题趋向与对策(简案)
2007年题目:有一句话常挂在嘴边
2008年题目:人之常情
命题趋向: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新课标一致)
应对策略:从个人的生活经历出发,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以小见大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三、行文策略:
类型一:殊相共性——多种情境(事件、人物)所反映的统一内涵
类型二:具相特性——由一种事物入手,对其独特的属性进行充分挖掘
类型一行文详解:
知:分析题目中关键词定性、定范、定型,确立主题
思:可以反映主题性质的不同事件、情境
悟:找出上述“不同”之间的联系、共性内涵、产生原因并作基本表述
行:如何在今后的实践中执行所悟的内容
如果说理不充分或觉得字数不够可以加入“证:对所悟道理的价值、意义进行验证”
饰:调整结构,扮靓语言
示例一:有一句话常挂在嘴边
知:“一句话”(定性)“常”(定范)“我不会”(定内容)
思:
情境一:收作业,我没有交,老师询问——我不会
情境二:考试结束后,与同学对题——我不会
情境三:是否在家里洗衣做饭——我不会
情境四:上学路上自行车链条掉了——我不会
悟:“不会”已经成为了自己逃避的一个理由,这个理由使得自己变得懒惰而能力低下
证:围绕“懒惰而能力低下”分析上述“不会”的原因或后果如何改?
行:今后不会再说“我不会”。
饰:(略)
示例二:
知:太难了
思:
情境一:作业难
情境二:问题难
情境三:获得成绩难
情境四:体育达标难
悟:这也难,那也难,不是难而是懒
证:进行分析,附以道理论证
行:知难而上,知耻后勇
饰:(略)
类型二范文示例:
谦谦君子——袋泡茶
赵 波
袋泡茶就是那种小小的袋装茶,包装简易、冲饮方便。
袋泡茶来自哪里?最先又是在哪里开始盛行?
我在胡思乱想。它也许来自日本,然后流传至其他国家?在日本,很多东西都小而精致,它不崇尚大的、广阔的、开敞的一面。西方的食品常堆放得高,极力夸张声势、气派,沉甸甸,显得丰饶;而东方的食品则往往趋向于细小和琐屑。在日本尤其能看到这种东方精神。
如果说小小的袋泡茶是源自日本,那其实又不仅在于尺寸,更因为在日本每一个姿态,每一件物品,似乎都既刻意又讲究(袋泡茶就是有形的约束的,白色,绵软),还带着精确性(袋泡茶也是有精确性的,分量等同,形状单一),以及禅宗的风格:洁净、坦率、若有若无、朴素而日常。泡过之后的茶袋取出弃去,唯留一杯有色的茶水,令人产生幻觉,仿佛斯人已经来过,唯有雪过留痕的寂然。
简易的包装平易近人,让人产生随时可以与它做伴的心愿,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这只是一袋小小的袋装茶,只愿为人解渴,带来浓缩了的茶香、花香、果香和植物清香。
我又怀疑袋泡茶不是首先源自日本,而是英国、美国等某个老牌工业国家或哪个速成品的国度。我家的玻璃柜中就有着袋装的英国爵士红茶、立顿红茶,洛杉矶的草本植物茶,以及墨西哥的香草茶。这些茶或浓郁淳厚,或异香扑鼻,同样是一只薄薄的棉纸袋,还有一根细细的线──冲出来的味道却完全不一样。喝这种茶,省却的是讲究水温、茶具等等繁琐的过程,它是息事宁人的,大事化小的贴心友伴。喝这种茶,不会有茶叶末沾在嘴上的尴尬,你尽可享受那种茶香,脑子里却想着完全与此无关的事。袋泡茶不需要人的特别关注,不把它当回事,它不会因此感到委屈,我们也不会因之感到怠慢,这一种投缘与默契,是彼此深交才能达成的共识。
袋泡茶无疑是简洁、实在的,一袋一袋的小包装挤在一起,连同联结它们的棉线,棉线上系着的小标签,小心翼翼地躺在柜子里一点也不张扬。它们被整齐地叠放在一只方纸盒中,通俗,绝不过分精致显赫。只要撕开,你就能取出它们。不像日本的包装,总嫌过头,一层又一层,没完没了,到头来,也不过是一小包茶而已。袋泡茶是不在乎外表简易的,它的内部却都是真材实料,世风日下,它们坦坦荡荡,是谦逊的真君子。所以即使外表包装简易,它们也不会因此掉价。
袋泡茶源自哪里,似乎并不重要,我的胡思乱想似乎也与袋泡茶本身无关。
一种茶,领着一种生活方式上的小观念走进我们的生活,并且常常相伴,这表示了它的本分。我们用其中一袋泡出一杯热热的红茶,或者把两袋茶包放进盛满冰块的玻璃杯,摇出气沫,滤出茶水,放糖,用切成薄片的柠檬来装饰,然后慢慢饮用、品尝──它传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信息,在喝的时候我们并不会想那么多。
《今晚报》2008.10.14
四、练习
选取身边的一件物品,进行深度挖掘、拓展成文
第三则:明确趋向,导引思路
——浅说2011年天津卷作文特点与审题构思方法
随着今年高考的尘埃落定了,人们对2011年高考的试题热议已经稍有降温,但对于下学期进入高三年级的师生来说,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工作起码还要持续一年之久。在所有的题型当中,作文由于其所占的比例,更为引人注目。现就2011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目谈一谈作文训练时应该注意的内容。
一、作文命题方面的分析
一般来说,面对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抑或是给材料作文等等,这些只是样式的区别,而最重要考察的是考生自由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每一年的作文题目,都吸引着每个人的眼光,这种吸引的意义不单在本年,还涉及下一年的命题趋势。去年天津卷的作文题目“我生活的世界”是话题作文(具体内容略),而今年的题目如下。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是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另一双眼睛。今天,更多种类的镜丰富了我们感知的层次和色彩:望远镜将我们的视线引向远方,显微镜撩开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反光镜让我们瞻前仍可顾后,哈哈镜变幻出多样的自己,三棱镜在我们面前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些镜为我们打开了多维的空间,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深邃,心灵更加明澈。
请从望远镜、显微镜、反光镜、哈哈镜、三棱镜中至少选择两种镜,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二者比较,我们可到看出今年天津卷作文命题的三大特点。
1.形式依然延续去年话题作文的模式,有一定的稳定性。用材料做引导,对学生作文内容有一定限制作用。
2.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自主建构的空间。这两年天津的命题者秉承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理念,从学生生活中撷取相关的内容。几种镜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这就避免了学生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因为学生对物“熟”,才会有“巧”思,才会有创新的机会。
3.限制中又不失开放,多元与自由并重。去年的话题是“我生活的世界”,而今年的命题直接写明要从五种镜子中进行挑选。乍一看上去,这种范围的缩小是不利于学生的发挥的,但命题者“请从望远镜、显微镜、反光镜、哈哈镜、三棱镜中至少选择两种镜”的要求又在有限的范围内增添了多种的变化,为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提供了舞台。
有学者指出好的作文命题者在“拟题时要有两个原则:其一是题目要有弹性;其二是题目能考核考生的剪裁、组织材料的能力、写作表达的艺术技巧和个人识见。”如果以这两个原则来衡量今年天津的作文题目的话,天津的命题者无疑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而笔者相信以上的三个特点也会是2012年天津作文命题的走向。
二、审题的要求
一般来说,每个人在开始写作文之前都要进行一番审题工作,但为什么要审题,怎样审才算基本合格呢?很多学生未必清楚。第一个问题如果简单回答的话,就是题目明确要求,避免跑题现象发生。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会复杂一些,起码要通过分析的方法完成“定范围、定性质、定基调”三个内容才行。下面注意进行以下说明。
定范围。无论何种作文都是先给出一定的范围,让学生在范围内进行创作。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起点作为比较的标准。而这个范围,有的是明确告知的,而有的则是隐含在所给的材料当中的。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是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另一双眼睛。
在这两句话中,既谈到了“镜”的实用意义,又谈到了依附于“镜”的派生意义。这两种意义已经隐含了一个范围“镜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个关系体现在“认识”的提高上。结合要求中的“感悟”来说,可以确定,这个作文,要谈对“镜与人”关系的“感悟”,而且要谈得有一些深度(由“丰富、多样、更加”等词语可以确定)。
定性质。知道了允许行文的范围是第一步,再下来是就是根据材料的内容确定作文的性质了。这里所说的“性质”是根据所给材料判断,作文要求的范围中的侧重点是什么——是侧重感性的,还是侧重理性的。比如天津卷2010年所给的材料当中“缤纷”“跳动”“温馨”“神奇”“平凡”等词语就侧重于感性,而今年的材料中“视线”“瞻前仍可顾后”“多维的空间”“视野”“思想”“心灵”等词语明显是偏重于理性的。在这里要注意,明确了材料中对“性质”是为了及时调整文体思维,从而好确定自己所要写的文体。
定基调。这里的基调是指感情基调。有的同学说,我的作文我做主,我写的什么基调就是什么基调。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作为有统一评价标准的作文是有一定的基调要求的。简单地说,考场作文所要求的基调都是积极的、向上的、光明的,如果作答时不注意这一点,不合要求不说,也很难说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做法。具体到这次作文题目中来看,“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开阔”“深邃”“明澈”等词语都是指向积极方面的,所以可以确定这次作文所要求的基调是昂扬向上、深入有益的。
做完了上面的“三定”,审题的工作基本上就完成了,其实完成的“三定”的过程,也是“定神”的过程,只有让自己的“神”定住了,才可展开下一步构思的工作。
三、构思的展开
一般教师指导作文时,审题之后接着的是“立意”,这样其实并不是十分准确。因为一篇文章的“意”能否“立起来”,并不是以作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是主要依靠相关的思考和材料是否充实。有的学生审题后马上“立意”,但写到一半的时候,发现要说的已经都说完了,这种状况的产生虽然有学生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但更主要的还是仓促立意,没有完整构思的结果。所以构思一定要先与“立意”展开,而且在构思过程中要多立几个意,然后挑选一个可以完篇的立意来写。
那么具体到“几种镜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进行构思呢?
在材料中其实已经给出了一些形象表述了,我们还要进行一下总结,才能成为具有可操作的思路。(当然如果想简单的话,只要顺着材料的内容做“具象语言抽象化”“抽象语言形象化”的过程就行了。但是我们为了以后能够很好地应用还是烦琐一点的好。)
思路一:从物品的发展史入手进行构思。几种镜的发展其实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逐渐进步而产生的,每一种镜的出现都对人类认识世界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围绕对几种镜发明过程谈发明者的贡献,推动人类进步的意义,如显微镜开创微生物学的意义;可以从望远镜外形的多变,说明认识世界有不同的手段;可以从反光镜的诞生强调安全意识、“回顾”的重要性……
思路二:从人与物品的接触史入手进行构思。如果说第一种思路是“几种镜与人类世界”之间的关系的话,从接触史入手则是注重于“几种镜与个人世界”之间关系。如,我第一次见到哈哈镜的情景,第一次看到三棱镜的惊奇,使用显微镜的经历等等都是可以供参考入文的内容。
总之有了这两种“史”的梳理,在思考过程中随着对物的不断熟悉与思考,人的感受自然会逐渐清晰起来。这时候就可以本着“物性人情”的契合点下一番选材取材的功夫而自然进入“立意”的工作了。至于从“立意”以后的工作则“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事情了,在这里笔者也就不赘述了,但笔者想信,经过这样的思考,每个人都能写出既不偏离题目又属于自己的文章来,而且我们基本上可以告别“千人一面”的情况了。
以上是笔者就结合2010年和2011年天津卷作文题目所作的一点整理分析工作。希望能对关心天津作文题目走向的广大师生有所帮助。
第四则、作文指导打油诗七则
1.文章记录是其常,搜寻材料有妙方。
对外关注若不够,切身观照助其彰。
2.歌人咏物无他方,暂时历时在心房。
但得一意串数子,人情物性好拓张。
3.文章展开本无常,时空人事皆可张。
若要寻获精妙处,参差互现是良方。
4.文章本是流水账,不拘长短各成章。
若问精彩何处在,声色动静意味长。
5.世间万物自成章,唯须妙手绘其常。
事理通达最难写,穷形尽相为依傍。
6.精思傅会展华章,知思悟行是其方。
不羡言语说不尽,但求纸短意更长。
7.作文入题费思量,人历物史珍宝藏。
物相情性多变幻,全息深探寻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