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解剖学|脑电图
1
脑电图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通过测量电极之间电活动差异之和来记录大脑皮质电活动的总和。
记录电极(引线)被安置在至少16个头皮标准位点上,用以记录关键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脑电图记录的基本波包括α波(9~10Hz, 在枕叶位置,主要在成人清醒时的安静闭目状态下出现);
β波(20~25 Hz, 在额前和中央区前位置,在清醒或浅睡状态下广泛出现);
δ波 (2~2.5 Hz, 在额前和中央区,在清醒时不出现,但在深睡、昏迷或中毒状态下广泛出现);
θ波(5 ~ 6 Hz,在中央区,平稳、且不在清醒时出现,但在成人困倦时广泛出现)。
图(B)为电极的安置。
图(C)为清醒闭目时的正常脑电图示例,图(D)为睡眠时的正常脑电图。
图(E)与图(F)分别显示了肿瘤病人和癫病样病人的异常脑电活动,例如在全身性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时出现的棘波(广泛性的快速多棘和棘二慢波)和在意识丧失性癫痫发作时出现的3Hz棘波。
2
大脑皮质神经元正常和
癫痫样放电的起因与播散
大脑皮质的电活动总和可以被脑电图(EEG)监测。
正常的皮质电活动反映了通过反馈调控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作用总和。
丘脑到皮质的传入信息可以激发兴奋性电冲动;
中脑则可以对其提供抑制性控制。
重复性的皮质活化能压制抑制性传导,增强兴奋性反馈,并将邻近的神经元募集到重复的兴奋性环路中。
这些自主持续的兴奋性反馈可以引发并播散癫痫样放电。
3
广泛性癫痫样放电的放电
类型和药物作用位点
图中描绘的是大脑广泛性癫痫样放电的放电类型以及降低兴奋性、增强抑制性的抗癫痫药物的作用位点。
赞 (0)